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廉政 (第3/3页)
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未必能够撑到这么长的时间。 方田均税法可以说是大宋有史以来第一个执政者制订的计划实施时间超过自己执政范围的法案,这种图谋后世利益的事情基本上是没有人会去做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自己在离开现在的位置后,其继任者 还能否保留前任的施政方针继续将这个法案继续执行下去,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王安石在这个时候没有想到的是前几个月还有些反对他实施方田均税法的王静辉,在内心中却有着坚定将这项法案 进行到底的决心,毕竟从千年以后地后世来到这个时空,王静辉对一些数字是非常敏感的,他更加习惯精确的数字,就像他千方百计的重新制定新地度量衡系统一样。 通过这次方田均税法事件。王静辉最大的收获便是确立了大宋统计局在廉政查案的过程中享有对贪官财产的优先控制权,并且还确定了连作控制权。这样一来贪官们的生存空间将会大大的被压缩,一旦 被大宋统计局盯上了,并且被他们搜集到证明自己曾经贪污的罪证。那直接地后果便是失去了自己的财产支配的权力。 贪官最爱的是金钱,王静辉对贪官地惩处就是让他们失去金钱财产,这无疑是让贪官们最为心痛的,并且依据条例,统计局有权根据自己的血缘关系远近从自己亲属那里征用财物,来弥补自己的亏空, 这样一来也就杜绝了贪官们想把自己财产转移地想法。尽管这样的连坐法案在王静辉看来是不合理的。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有比这个更不讲理的法案…诛灭九族都存在,相比之下大宋统计局地连坐也就算 不得什么了。 通过这次廉政风暴,王静辉也陆续向朝廷进献策,打算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这次廉政风暴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构建大宋的廉政监察系统。毕竟在他看来大宋统计局这样的强势机构若是没有自己来领导的话 ,那后果难以预料,与其确立一个打不死的怪物,还不如建立一整套小的系统来取代这样地强势机构…像国家情报机构这样的强势国家机器若是所托非人。那将会对国家地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像后 世的锦衣卫、东西两厂等可以说明朝的颠覆和这些强力的情报机构被掌握在一些有野心人手中有着很大的关系。 大宋本来就经济十分发达,再加上王静辉这十几年来不断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实施的非常顺利,大宋的经济状况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贪官污吏的视线得到了 转移…以往的贪官更多注重的是农田,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促使土地兼并进一步恶化,但是现在贪官们则把视线放在了工商业上,从简单的勒索金钱甚至发展到了利用参股等手段来通过控制商号为自己 谋利。 王静辉也是在趁着方田均税法事件查处贪官的时候才发现贪官们的新阵地的,面对这样的变化,他自己也有些哭笑不得…看来古往今来的贪官们都是无师自通,现在的贪官和后世的贪官真是不恐多让, 要不是在这个时代大宋一家独大。还没有逃离本国到别国避难这一说,搞不好真的会上演逃亡辽国等这些后世贪官常用的戏码。 也正是为了清理这些社会的蛀虫。王静辉上书得到了准许,成立了大宋经济犯罪调查局,专门来负责在经济领域中来调查有关官员贪污或是其他犯罪行为。虽然这个机构还比较简陋,但是总归算是有了 一个雏形,在这个时候官员在经济领域犯罪的花招还远不能和后世相比这么花团锦簇,有了这个机构也可以与时俱进摸索前进来预防官员在经济领域的犯罪,积累经验为后面铺平道路。 官员贪赃枉法乃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之中甚为要害的原因之一,若不是官逼民反,很难想像百姓会不要脑袋的来造反推翻旧王朝,这全都是因为活不下去的缘故。王静辉也明白官员贪污**是根 本不可能铲除的,反**和**同样有着古老的历史,他只希望能够在官员头顶上悬个绳套,以示警示之用,另外也是反**和**之间有个制衡,不要差的太远。凡事有个制衡,不求完美无缺,但求各方能 够相互平衡稳定,只有这样大宋才可以快速发展,以便应对今后的挑战。 辽国虽然垮了对大宋不可能再造成危害,但是这个环境的大体趋势就是这样,北方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必然会使得这时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部落想办法南下入侵以求得继续延续发展,契丹人倒下 了并不意味着游牧民族会停止南侵,还会有其他的游牧民族来抗起契丹人没有完成的旗帜来找大宋的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