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_第六章升迁风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升迁风暴 (第11/13页)

找他,有的找他减免补交的管理费,有的来让他审批许可证,有的想请他吃饭,还有的到他的家里去送礼。王文达当然不会随便答应去吃他们的饭,也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他知道,有些饭是不能吃的,吃了不好消化;有的礼物是不能接受的,接受了会烫手。

    那个与钟晶晶发生过矛盾冲突的老板也来了,一听说要补交一年的管理费总共8000元,死活不肯交,就来到王文达的办公室要他减免一些。王文达说:“这是规定,不能减免,你就交了吧!交过管理费,办上许可证,你就可以领回扣押物品,合法经营了。”

    老板说:“王局长,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我交8000都归公家了,你一分落不下,还不如我们私下里做个了结算了。”说着就随手将门关了,拿出一个红包儿放到了他办公桌上:“这是4000,就算我们交个朋友。”

    他将红包朝外一推,坚决地说:“朋友可以交,但是,这钱我是坚决不能收的,你还是交到办公室去吧。”老板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收起钱,去办了补交手续。

    这种所谓的补缴管理费其实说到底就是罚款。但是,他们不能说是罚款,一说罚款,必须要上缴市财政局,只有冠冕堂皇地称之为管理费,才能合理地收入文化局的小金库。所以,类似于文化局这样的行政执法部门,要想搞点油水,利用行业特点,随便打一个擦边球,就能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揩出一些油来,用于他们的吃喝玩乐公费旅游奖金福利。

    这是于公。要论于私,也有好多空子可钻。当然,王文达知道,像这样公开敢与执法人员交劲的人,决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况且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处理结果,如果收了他的钱,无疑是搬起石头朝自己的脚上砸。王文达绝对没有那么傻,也绝对不会伸着脑袋往别人的枪口去撞。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的人托了熟人,到他家里来送一点,让他减免一下,双方得利,他做了顺水人情还获利,为尝不可?然后批一个条子,稽查办的人就给办了。具体办事的人也不会问个中的原因,即使有人问,他也会理直气壮地做出回答说,这是市里某书记打来电话让我处理的,或者说是某局的局长,与文化局有关系,他来求情我能不答应?云云,问话的人谁会一一核对去?其实,这就是一个空子,这种空子自然是从上而下为他打开的。过去类似于这样的稽查也很多,凡是搞了大动作的,总要收一批物品,前脚刚没收,后脚就有一些领导把电话打到局长那里求情,局长自然不会抗拒,只好批了免费单。这就是行政单位内部的潜规则,这种规则延续下来,也正好给了王文达一个借口,趁着这次大稽查,一方面整顿了网络市场秩序,净化了文化环境,为文化局创收了十多万元资金,同时也为自己捞了不少好处。虽然这些好处离他的投入还有距离,但是,如果按这样的速度,不到半年将会收支平衡,不出一年将会翻一番。王文达从权力的运用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权力是个好东西,真是个好东西。

    “接待处处长”

    西川市招商引资的队伍出发了。

    这次招商引资小组比过去简练多了,加上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一共十多人,按

    计划安排,他们先统一坐车到机场,然后一起登机,直接到达招商引资目的地海滨市。

    在市政府大院集中出发时,苏一玮看到周小哭在一辆面包车前进退两难,周小

    哭也看到了他,上前打招呼。苏一玮问她是不是随团去采访?周小哭点了点说:“是呀,车上人满了,看看能不能挤上?”苏一玮说:“那你坐我的吧”周小哭高兴地说:“太好了,那我就坐市长的车。”苏一玮表面上一本正经的,内心却暗暗高兴,从西川到省城飞机场,至少也得五六个小时,有这么一位美女相陪,自

    然是再好不过了。

    坐车也有讲究的。对一般的人来讲,都觉得副驾驶室的位子好,光线好,视觉

    开阔。一些刚刚当了副局长的,或者是当了很多年局级领导的,都喜欢坐这个位子

    上。其中的原因除了视野开阔外,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你坐在后面,别人看

    不到你,你的身份,你的地位怎么能显示出来呢?而地级干部就不同了,他们常常

    在电视报纸上露面,大家都认得他是谁,根本不需显摆,就都愿意坐在后面,觉得

    安全,副驾驶室一般都成了秘书的专座。苏一玮也不例外,让秘书坐前面,自己坐

    后面。这样一来,周小哭就只能坐在后排了。

    自从周小哭的两篇报道上了省台之后,苏一玮对周小哭的看法越来越好了,

    觉得这个小丫头不仅人长得机灵,生得漂亮,新闻敏感性也很强。好的记者就是

    这样,能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能从不平常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来。正是有了

    周小哭的发现与提炼,他才两次登上了省报省台,极大提升了他的社会影响力,

    也无疑为他的政坛生涯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虽然他嘴上没有向周小哭说过一

    声谢字,但是,在内心里他还是非常感激她的。这次抽调随团采访记者,无须他吩咐,李家昌有意抽调了她。秘书长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他必须知道领导的所思所想,不知道这一点,他就不是一个好的秘书长。在这一点上,李家昌很称职,苏一玮对他也很满意。

    周小哭一上来,就带来了一缕淡淡的体香味,苏一玮一闻到心就醉了。于是,便心醉着对周小哭玩笑说:“小哭,这个名字很特别,是不是小时候爱哭鼻子,才起了周小哭这个名字?”

    周小哭嘿嘿一笑说:“你怎么知道?”

    苏一玮说:“怎么不知道?你不是告诉过我,你第一次采访我时就哭了鼻子,可以想象你小时候肯定是个哭鼻子大王。”

    周小哭一听就咯咯咯地笑起来,习惯性地握紧小拳头,做出要打人的样子,可是又马上放下了拳头说:“你把人家气哭了,还好意思揭短?”

    苏一玮心想,这又是一个小妖精!那说话的语气,那小样儿,实在让人爱怜。要是车上没有他人,仅他们俩,说不准那一拳就落了下来,砸在他的身上那将是何等的熨帖?想着,眼里不由得放出了光,接了她的话,笑嘻嘻地说:“我不知道人家那么爱哭,早知道人家那么爱哭,我就不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