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章战斗 (第2/5页)
着火,装填和升降装置无法使用;一发炮弹落在两个主炮塔之间,切断了电力供应管线,只能用人力cao纵。射击控制室的电话系统被打坏,只能用传话筒,不久炮塔里的毒气涌上来,又改用耳机。一名水兵去急救室帮忙,发现缺手断脚的伤员满地都是,而医生都已经阵亡。 7点45分,留佐射出最后一发炮弹,消失在浓密的油烟中。 “完全看不见战列巡洋舰在哪里。我决定将舰列向后转动,不然在转向点等待我们的将是毁灭。”德国公海舰队的最高指挥官舍尔。 此时第五鱼雷艇大队根据盘问虏的水手得知了英国舰队的底细,总共有超过60艘大型军舰,这帮舍尔下定决心,全体作一次战术大转弯。 从战列后端开始,每条船将在敌人炮火前回转180度,这种举动是相当危险的,极易引起碰撞使舰列乱成一团。不过这个风险必须接受,信号发出后德国战舰开始依次转向,和平时期在波罗的海的反复训练此刻发挥效果,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右满舵大转身,机械师们上下忙碌,在白色蒸汽和黑色煤渣上打滚,这个时候如果引擎或者船舵出点问题,那就一切都完了。 几分钟后,公海舰队向西南方脱离战斗,只有希佩尔舰队和巴恩克第三战列舰队受一定损伤,另外两个战列舰队从未进入英舰射程,战力完整。 6点38分,德国的战列巡洋舰也开始依次转向,跟在国王后面向西方撤去。留佐无法跟上大队行动,转向控制室被击穿,暂时只能由转向引擎室直接控制;德弗林格尔也有麻烦,鱼雷网已经被弹片撕破,正挂在舰艉晃荡,随时可能缠住螺旋桨,不得不停车两分钟,炮塔里的水兵纷纷爬出来,在指挥下用太平斧乱砍一气。 这种几百吨重的鱼雷网不仅影响航速,而且在实战中证明毫无作用:仅能提供局部防护,德国战舰也很少在外海停泊,更严重的是常常威胁到螺旋桨。英国在开战前不久就扔掉了这套东西,德国一直到日德兰之后才接受教训。 皇家海军情报部的在事后评价:当舍尔决定转向时,英国舰队暂时的优势就像纸牌搭的房子一样塌下来,刚转过身的德国舰队极其脆弱。但杰利科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6点42分当敌人消失后,他和其他舰长一样认为那只是浓雾的阻隔。 铁公爵号战列舰到此只发射过9轮炮弹,一个桅杆上的观察兵将其形容为“捉迷藏游戏,对方时不时在烟雾中出现,短短几分钟后再消失不见,就像兔子从一个洞跑进另一个洞里。”此时英国的侦察体系再次处于瘫痪状态,舰列前面的法尔茅斯和坎特布雷号巡洋舰明明看到德国大转向,不少战列舰的观察哨包括铁公爵自己的都观察到这次动作,但没有人想起通知舰桥,可能觉得“反正大家都能看见。” 直到6点44分,英国战舰才开始小心翼翼的向德国人消失的方向开去,重新散成6列前进。10分钟过去后,依然没发现德**舰的影子,总司令才觉察到“一定有其他什么原因”他下令全体转向南方。 此时舰列最外端的马尔巴罗号开始陆陆续续受到鱼雷sāo扰,最早一次是在6点45分,可能来自德国驱逐舰或潜艇,观察哨报告由3条鱼雷正从后方接近,被回避躲过。6点54分马尔巴罗舰桥前部发生爆炸,全舰右倾7度,指挥官报告说是因为一发鱼雷或水雷。这给杰利科造成一种感觉,即德国战舰向西撤退是种圈套,在那边等待的是水雷、潜艇和驱逐舰。 不久乔治五世紧急报告:在你前方有潜艇于是杰利科迟迟不下令西进,实际上最近的德国潜艇也在几百英里外。1914年9月22日魏迪根的U-9号潜艇轻易解决3艘巡洋舰,这让皇家海军谈潜色变,不仅本土舰队“截获”了任何一条新出厂的驱逐舰,扣着不把他们投入更吃紧的地中海战场,现在子虚乌有的潜艇又阻挡了整个本土舰队 最前方的贝蒂舰队还在用25节推进,搜索西南方。6点50分他突然下令右舷转向,四艘战列巡洋舰掉头回航,这使他与德国舰队之间的距离重新拉开5000-8000码,关于这次掉头的原因在事后他自己也没有解释。 6点55分,铁公爵命令用灯光信号询问狮号:“你能看见德国战列舰吗?”“不。”后者简短回答。 实际上击中英国巡洋舰的鱼雷来自德国第三鱼雷艇分队,他们奉命营救缓缓沉没的威斯巴登号落难的水兵,但英国舰队将其理解成攻击行为,纷纷开火射击,冲得最前的V48被击中当场爆炸沉没,考虑到自己的编队还满载鱼雷,不值得在救援行动中平白损失掉,指挥官下令撤退,剩下的鱼雷艇悻悻离去。 威斯巴登上的活人已经所剩无几“各种炮弹尖叫着在我们身边落下,扑面而来的灼热气狼中尽是致命的毒素,最后几个人在不停咳嗽呕吐,脸和手都已经变成深黄色,耳朵里流着血,已经被震聋。”这是唯一的幸存者对威斯巴登最后时刻的回忆,没有人跳水逃生。 一群驱逐舰逐渐围拢过来,打算用鱼雷结果这个顽强的对手。古德诺的南安普敦号巡洋舰发来一则消息:“7点04分,敌舰队转往东南偏东方向,本舰接战中。”于是英国舰队掉头西去,威斯巴登孤零零的漂在海面上,最后于6月1日凌晨2点24分终于沉没,战死者高达589人。 贝蒂在数分钟前也报告“敌舰队在西方。”一大群德国鱼雷艇重新接近证实了这个事实。就在舍尔成功实施第一次大转向第二次转向后重新杀上,再次进入英国战列舰群的致命火网中。在战后舍尔写给皇帝的信中,他试图说明这么做的动机:“当时脱离接触开始夜间巡航显然还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