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是人就会招的 (第1/2页)
第七十二章 是人就会招的 “康大人。”她忽然笑笑,康正源看来,就像拔云见日般美丽。 “有想法?”他微笑着问,从心底对这个小姑娘叹服。还有欣赏,还有…心跳。 “人吧,思维有惯性。”春荼蘼解释“所谓惯性,就是习惯。这样,往往一叶障目,也算是灯下黑道理。这件案子因为是盗窃,所以自然就想到往外运东西,怎么就不往内想想呢?” “什么意思?往内想?”康正源突然有些兴奋,好像有什么东西要抓住了。 春荼蘼凑过去,和康正源低语几声。 她是突然起到了古今中外很多越狱事,还有好几个外国案件。其核心就是:挖地道。如果那密库没有用巨大岩石或者铁板垫底或者做四壁,就自然能让人从外面挖进来。而罗大都督虽然经营幽州十数年,这座大都督府却是官造,他之前住过几任地方官。他接手后,从未大兴土木,所以偷偷挖个密库是可能,却不会太坚固。 康正源听了春荼蘼话,也顾不得还病中,大声叫人进来,帮他衣,要立即去找罗大都督。可又想起什么似道“如果赃物已经出城,有没有可能直接运走了呢?” “可能性不大。”春荼蘼摇摇头“那么些珍宝要一次运走,一来不利于逃跑,二来太引人注目,三还要提防罗大都督发现失窃后立即追来。从他们之前行事风格来看,我猜,他们必定先稳住。等避过风头才再行动。不然也不用伪装,直接坐地分赃,之后分道扬镳就可以了。” “这倒是,那样反倒容易个个击破。”康正源深以为然。“实不瞒你,罗大都督人已经追出了方园百里,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找到。没有抓获一人。所以我也早就怀疑,赃物必定还幽州城内或者城外不远处。” “是哪,带着东西跑,说不定第二天就被追回了。”春荼蘼道“再者,城外道路都有哨卡,盘查严格时。根本是无法通过。事实上,我觉得也许做案人都已经分散逃走,隐藏附近地方,只等风头过时,再来化整为零。携财而去。所以这个案子真不能急,除非能找到其他证据。比如,密道什么。” “听消息吧。”康正源笑笑,半个谢字也没对春荼蘼说。两人相处得自,何苦因为所谓礼节再生分? 春荼蘼也为能帮上康正源而高兴,当天晚上情绪很好,非缠着春大山觉得了两招拳法。另一边,康正源和罗大都督也算雷厉风行,第二天全城戒严解除。韩无畏终于可以回来了,不过他才见了春荼蘼一面就又被叫走帮忙。 接着,晚上传来消息,密库下面发现了密道。而密道,是通向大都督府后街一家药铺子里。按照这条线索,大都督府立即抓到了药铺了主人。 金一。二十三岁,有秀才功名,一边行医为生,一边读书,准备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他是本地人,土生土长。父母早亡,跟祖父相依为命长大。祖父金有德,也是名乡间医生,今年五十九岁,没能等得及六十大寿,因病去世。 康正源还告诉春荼蘼,那金一就是他们进城当天遇到出殡队伍主家。 春荼蘼仔细回忆了下,似乎没什么特别深刻印象,只记得大约是个长得萌萌、个子中等,略有些胖小伙子。 “他招了吗?同伙呢?”春荼蘼问。 “他不肯招,一直喊冤。” 康正源皱眉“只说为了贴补家用,把他家东院租给了来做生意几个胡人,不知道那个密道是怎么来。” “密道确实他家东院吗?” “确实。”康正源点头“他家办丧事也是真,他祖父因病去世,停灵数天后发丧。” 春荼蘼又回忆了下,记起那天送葬队伍中确实有胡人,十个上下样子。她把这个情况和康正源一说,康正源就道“已经审问过他,他说那些胡人帮着送葬后,就退了房子,说是要回乡过年了。” “过年?倒没听说过胡人也过咱大唐年。”春荼蘼立即找出这话漏洞,眉头皱紧“如果他所说属实,那些胡人才是真正盗贼,那么,咱们之前推测是对。盗贼提前做了一年周密准备,得手后先四散藏匿,要等风声过了,再取出珍宝分赃。”而且,胡人是大唐人对外族通称,具体是什么民族,其中也是有很大区别。 还有,这些胡人怎么知道罗大都督有两大箱财宝,而且带到了幽州呢?又怎么知道,珍宝密库里呢? “问题关键是,金一不肯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