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3/3页)
,就震落了他们手中钢刀,这份造诣,胜过他们何止百倍?这叫做将门虎子,以贤侄这身功夫,拾青紫如探囊取物,唉,皇天有眼,看来天相兄十年沉冤,也快可昭雪下!” 杨少华神色一黯,微微摇头道:“权jianian当道,要洗刷先父沉冤,只怕不易。” 裘好古一手捋须,说道:“古人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jianian贼气数也快尽了。” 说到这里,忽然笑了笑道:“咱们且不谈这些,今晚时间不早,杨贤侄也该去休息了,明天一早,老朽还有事要和你谈呢!” 杨少华躬身一礼道:“如此,小侄先行告退了。” 说完,转身朝书房行去。 裘好古望着他后形,点点头道:“英雄出少年,杨兄有儿若此,在天之灵,也可以告慰了!” 第二天一朝,杨少华起来之后,刚吃过早餐,但听门外履声阵阵,袭好古已经走了进来。 杨少华赶忙站起,叫了声:“世伯。” 裘好古一手摸着花白胡子,含笑道:“杨贤侄果然起来了,那好,贤侄随我来。” 杨少华道:“世伯有什么事吗?” 袭好古已经转过身去,微微一笑道:“你随老朽去,到了地头,自会知道。” 杨少华看他说的神秘,只好应了声“是”就随着他身后走去。 两人出了书房,沿着曲折长廊,穿行了两进院宇,已经进入内宅。 裘好古领着杨少华跨进一间摆设精致的起居室,但见四壁放着一排紫檀壁橱,橱中琳琅满目,古趣盎然,陈列的尽是稀世古玩。 袭好古脚下一停,回头笑道:“老朽一生癖嗜古董,所以取这两个字做名字,平日只要一有余暇,就一个人会在这里,静静的欣赏,能到我这间屋里来的,当今之世,也不过两三知己而已。” 杨少华道:“世伯这间屋中珍藏的,都是稀世珍品。” 裘好古呵呵一笑,一手拂须道:“这屋中所藏,膺品还是占了十之四五,但这些膺品,可以说是膺品中的精品,已经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 裘好古在京城古董界中,已是首屈一指的巨擘,在他收藏的精品室中,居然有十之四五是膺品! 这话自然听的杨少华微微一愣,惊异的道:“世伯收藏的精品之中,还会有膺品?” 裘好古轻轻叹息一声道:“历代古物,别说汉唐以上,就是汉唐以下,这一二千年以来,经过了多少次兵变灾乱,每一次灾乱,要损失多少古物?又能有多少流传下来?古董,哈哈,古不古,古哉古哉!就是皇上赏鉴的古物,又有几件是真的?” 说到这里,缓步走到里首一口大橱前面,脚尖在橱底轻轻一勾,双手按着橱面,朝里推去。那口大橱,居然应手推入墙壁之中! 裘好古俯下身去,从地上揭起一方铁板,冒出一个黑黝黝的洞窟! 那是地窖,许多有钱人家,为了防备盗贼,都有地窖,存放贵重之物。 裘好古朝杨少华微微一笑,探怀摸出一个精致的白铜火筒,擦的一声,打亮了火筒,说道:“杨贤侄请随老朽来。” 说完,举足跨入洞窟,拾级而下。 杨少华跟着他走下石级,举目看去,这地窖居然十分宽敞,共有三间之多。 每一间都放着十几口大木橱,排列成行,把收藏的古物,罗列橱中。 裘好古领着杨少华,穿过两间砖造的宽大地窖,一直走到里首一间,在左首一口木橱前面停了下来,然后从抽屉中取出一串钥匙,开了铜锁,打开两扇橱门,才回头说道: “这口橱中,收藏的俱是玉碗,自汉唐以来,历代都有,老朽从未听说‘修罗玉碗’之名,咱们且从这些玉碗中找找看。” 橱门打开之后,但见三个木格上,放着成百个各式各样的玉碗。 有的是羊脂白玉,有的略带红纹,有的色呈淡黄,有的如一抹翠绿,经灯光一照,宝光氤氲,令人目迷五色! 杨少华道:“世伯这些玉碗,从哪里搜求来的呢?” 裘好古道:“有一小半是内库发卖出来的,至于另一半,唉,京都里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儿被罢黜,也有多少新官受到升迁,每年有多少王公大臣,富贾巨商的子孙败落下去,每年有多少贡品幸进,升官发财的暴发户,从人堆里冒出来,这就是京城里每一家古董生意水远会川流不歇,古物也就永远在市面上流通的道理,因此也就是精品愈来愈少,膺品愈来愈多,唉,焉知再过几十年,老朽收藏的东西,又会流转到什么人手中去…” “唔!”他忽然问过头来,问道:“杨贤侄,‘修罗玉碗’又作何解释呢?” 杨少华道:“修罗是梵语,也就是阿修罗,佛经中所说的八部众之一,佛教旁文中,就有修罗门一派,这玉碗也许和修罗门有关…” 裘好古道:“这和这些江湖中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要一批接一批的到求古斋去搜索?”—— drzhao扫校,旧雨楼独家连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