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2/5页)
茫茫大海中,有一个孤岛瑟克辽岛,离这里十分遥远,路途异常艰难,倒不如将女儿送到那里去躲避一下。" 宰相同意夫人的办法,决心在孤岛上建一幢别墅,预备足够的饮食和婢仆,作为女儿避难的处所,让她断绝与艾尼斯的来往,这样做,既不得罪国王,又保全了女儿的清白,让她在岛上过快乐而清闲的生活。主意既定,宰相立即召集设计师。建筑师。木工。泥瓦匠集中到瑟克辽岛上,大兴土木,日夜施工,建成一幢十分坚固美观的别墅。工程刚刚竣工,宰相便急忙准备好行李。饮食。金钱,并吩咐女儿连夜出发。 王丽都突然获悉父亲要她上路的消息,惊诧得张口结舌,她已来不及与艾尼斯话别,便眼含热泪,在大门上匆匆留下一首诗: 屋子呀,当爱人到此向我致意, 盼你代我将馨香的心意转寄; 只怨他们鬼鬼祟祟把我算计, 逼我仓猝成行不知所去何地; 从今后,天涯海角各分东西, 鸟儿向我引颈长啼洒下泪滴; 人们在叹息有情人死别生离, 不堪回首往日之情不会忘记。 队伍启程时,宰相吩咐心腹之人,把小姐和伺候她的婢仆们送到孤岛上去之后,要从速回来报信,登陆后,要把大船捣毁。拆散,以免后患。护送的人惟命是从,趁夜深人静启程,护送小姐成行。大队人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不停地跋涉,经过阳关大道,走过深山狭谷,涉平原,越沙漠,最后来到海滨,安营扎寨,迅速打造一只大船,让小姐等人上船,驶往瑟克辽岛,并把她们安置在别墅里。然后返回海岸,毁掉了那只大船。 艾尼斯在王丽都一行出发次日清晨,一觉醒来,照常骑马到王宫去。当他路过宰相府时,想找机会向王丽都表示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可是他到门口一看门上的题诗,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差点儿从马上摔下来。他已无心再到王宫里去服务,便勒转马头,返回家中。从此他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整天闷闷不乐,被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烦恼和不安所缠绕。家里人见他情绪变化很大,关心地询问他,安慰他,他就是一言不发,不肯向任何人吐露真情。 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随着黑夜的降临,他的决心愈加坚定,他要去寻找心上人。夜深时,他黯然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地向郊外走去。他不停地向前走,整整走了一夜;天亮了,他继续往前走,正午时分,骄阳似火,烤得大地热气升腾,晒得山上的石头都快要冒出火来了。他又饥又渴,喉头痛得说不出话来。他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觉得自己就要死去。这时,在漫漫沙漠中,他看到有一棵小树在风中摇摆,好像在向他致意,他艰难地走过去,发现在树下的沟渠中流淌着一条细细的小河,他伏下身去,贪婪地喝水,喘着粗气,背靠着树干休息。他看到自己的两条腿已肿胀得很厉害了,似乎已无力再往前走了。眼望前路茫茫,他不禁潸然泪下。 可是他一想到还没找到心上人王丽都,就振作起精神来,挣扎着继续往前走去。在深山老林中,有毒蛇猛兽挡道,他沉着应付,竭力回避,他虎口余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穿过荆棘丛生的险恶地带,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漠野。他无意间发现沙漠上留有一些脚印,知道那是王丽都一行人留下的足迹,于是抖擞精神,挣扎着向前迈进。他又继续跋涉了几昼夜,终于来到波涛汹涌的海滨,突然,脚印被海水冲淡了,冲没了。他分析了这里的情况,断定王丽都一行是从这里乘船往深海中驶去。他失去了希望,只好坐在沙滩上,望洋兴叹了。他吟道: 前途迢迢我受尽了煎熬, 爱人乘风而去无处寻找, 泪水模糊了这惊涛海潮, 不知所措难寻希望大道。 艾尼斯吟罢,心中感到百般痛苦,由于悲伤过度,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苏醒过来,左顾右盼,不见人影。他担心受到野兽的袭击,不得不艰难地爬到山顶上去躲避。正当他不知所措之时,忽然听到空谷有声,知道是个虔诚的信徒在山中修身养性。他寻声而去,来到一个山洞前敲门,却没人开门;他敲了3次门,还是没人开门。他伤心极了,便坐在山洞前痛哭流涕,吟道: 灾难毁坏了我的心灵, 昼夜间头发变白变硬, 面对大海泪水表心情, 忧愁苦闷郁结在胸中, 何人能理解何人能听? 他刚吟罢,洞门豁然开启,他就势钻了进去,见隐士在为他叹息。彼此见面,隐士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到这儿来的?" 于是他把自己和宰相女儿自由相爱。受阻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叙述了一遍。隐士听了,对他十分同情,便对他说: "我只身一人在这山洞里避世修行已有20年了,此间从来也没有见过一个人。可是奇怪的是,昨天突然听到阵阵哭泣声,我从洞口往山下看,发现海滨来了一群人,他们忙着往一只大船上搬运东西,然后全都上了船。大船向深海中驶去。后来,那只大船又驶回来,人们上岸前,捣毁了大船,扬长而去。我注意到有些人没有从海中回来,也许她们就是你要找的人了。这样看来,你的忧虑和苦恼确实是很深重的了。" 隐士的话,对艾尼斯启发很大,使他明白了一切。两人谈得很投机,成了好朋友。 再说王丽都被送到孤岛上,安置在新建的别墅里,她凭窗望着浩瀚的大海,感到异常的孤寂和冷寞,忍不住伤心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个不停。她边流泪边自言自语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