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奇功斗矮鬼 (第8/10页)
武林中的消息,其传播之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东海一剑莫辉,和白瑞麟曾有一掌之仇,是武林中众所周知的,此消息来自鲨鱼岛,便使人不能不信了。 然而令人不解的,便是究竟何说较为正确,若说真失落于东海,那jianian杀案件,不言而明,便知是白瑞麟的仇人想嫁祸于人的阴谋,再不然,便是没有死。 总之,这些纷至沓来,扑朔迷离的传说,叫人迷惘,难解,莫衷一是,虽然各方面均是言之凿凿,只是谁也无法说出具体事实,因之,自好姑妄言之,和姑妄听之了。 可是这些消息传到了穿云峰,使中川隐侠谢东灵等人,却忧心忡忡起来。 他们想,若以白瑞麟的功力,虽不敢说所向无敌,就目前江湖中的知名人物,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只是唯一令人担忧的,便是江湖经验了,他出道不久,阅历不够,在如此情形下,很易被人暗算。 何况泰山之会,已迫在眉睫,假若真像传说一般,那将来的赴约,虽不一定败在符立手下,却也并无十成把握,故而终日惴惴不安起来。 这仅是对白瑞麟所担的心事,而谢玉龙久去未归,又无一点消息,自不免有些诧疑。 因之,中川隐侠谢东灵,也结束了一下,辞别夫人和司马彬,毅然又走向征尘。 只是他下山之际,仅嘱咐小心门户,并未说出要往何地,他如此做,实乃有他的用意,因为司马彬自白瑞麟离去之后,便整日苦练师门绝学,假若把这些事告诉了他们,自不免又令他们担心。 这是穿云峰近来的情况不谈。 且说五大门派中人,近来也起了一股暗流,虽表面上都还保持着往来,而内心中,也到了分崩离拆之境。 推其原因,则为武当派自定下驱虎吞狼的手段之后,即引起了少林派的反对,认为他们只求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根本不应为名门正派所应有,就是下五门的人物,也不过如此。 而华山方面,确如灵霄子所说,在江湖上,已看不到他的弟子行走,大概真的闭门潜修了。 倒是峨嵋派,近来门下弟子大起活动,大有急起直追之势,其真正目的为何?则不得而知了。 而唯一大患,仍属红云教,他们的跋扈之势,甚嚣尘上,确如大漠之熊所说,他们不但请到了北岳神君吴荫,且据闻又在漠北和瀛州岛请来了两位魔头,担任教中的长老,其姓名为谁?武功如何?则是一个谜。 这些近来江湖的变化,有识之士,均已忧心如焚,意味着暴风雨的将至,武林浩劫己起。 这日在镇江地方,走来了一行人,共为一男四女,他们虽都很年轻,但似乎都有无限心事,面色凝重。 这四位少女,一个个如天仙似的,在她们的身后跟着一位少年。 那少年穿了一身粗布短装,作下人打扮,在他的脸上,积满一层厚厚的尘土,身背宝剑,体态潇酒,虽积着满脸尘土,却掩不住他那轩昂的气质,虽粗看起来为下人装扮,却没有下人们那股谄媚之态。 同时,那四位天仙般的少女,对她们的随行下人,均是非常关心,一路上走来,不时的要同头关顾一眼下人。 她们走着,忽听那为首的少女道:“听说此地有一金山寺,颇为出名,我们去看看怎样?” 一方面说着,便回眸看了一下身后的小斯,不知她这话是说给同伴听?抑或是徵求小斯的意见? 若说是询同她的同伴,两另外的三位少女,却均未说话,若说她是在徵求小斯的意见,更加离了谱,那有小姐做事,尚要先问下人的道理! 可是这位随行小斯,说话则很有分寸,即听他道:“但凭小姐吩咐!” 那少女嫣然一笑,随领先朝江边走去金山寺,本位于长江南岸。 在金山寺望江上景致,另有一番情趣,故成为游人的良好去处。 她们来到寺前,略一盼顾,只见殿宇巍峨,气象庄严,令人望之生畏,肃然起敬,的不愧为佛门胜地。 刚到了寺前,即见一个小和尚迎了出来,稽首道:“施主们请至客房待茶!” 说看,又是一个问询,合什躬身,肃礼迎客。 这几位少女一还礼,即向客房走去。 那位下人打扮的少年,也默默的随在少女身后,跟了进去。 客房异常清雅,陈设也极简单,除有几张桌椅之外,便是在房的一角,放有个大的蒲团,只是上面空空,并无僧人打坐。 那小沙弥待她们均坐定之后,即献上茶来,态度却非常谨慎,除对客人献茶之外,仅肃立一旁,并不随意讲话,而这位少女,因碍于小和尚在旁,也不便畅谈,故一时之间,空气却异常沉闷。 相持了良久,大家仅是互望一眼,显出了局促与不安。 “阿弥陀佛!” 陡然一声佛号,从门外走进一位五十余岁僧人,团方面貌,宝像庄严,步态沉稳,两眼开阖间,微露精光,这几位少女,见老和尚来,即忙敛衽见礼。 那老和尚忙一稽首,单掌打看问讯道:“小僧忘尘,适蒙方丈见召,未曾迎接,待慢之处,请施主们海涵!” 老和尚说看,即睁开灼灼有神的双目,先在四位姑娘身上一阵打量,然后把目光停留在那小斯身上。 过了半晌,始摇摇头道:“良质蒙尘,怎见我佛如来?” 那小斯忽然站起来,立即接口道:“心同日月,但求正气常存!” 老和尚懔然退了两步,面现惭色的躬身道:“小施主才思敏捷,令人敬佩,若衲耳聋目,自取其辱,不知施主如何称呼?” 那小斯微微一笑,说道:“姓为宗系,名乃任取,大师问他作甚?” 老和尚似是心有不甘,又追问道:“施主属何系,籍住何乡?愿闻其详!” 那小斯似有怒意,乃道:“黄帝子孙,籍居华夏,大师如此盘诘,不知用意何指?” 老和尚面色陡然一变,语意坚强的道:“为保佛门净地,防止邪恶进入!” 那小斯喟然一叹,摇头幌脑的道:“镇由心生,大师所言,不觉有辱那身袈裟吗?” 老和尚突然身体一阵颤抖,垂头羞惭而退。 老和尚的举动,出人意料之外,不知他是羞惭?抑是另有所图?叫人捉摸不定,难测高深。 他们针锋的对答,那四位姑娘,不禁也起了疑虑,觉得这寺中的和尚,举措实在怪异。 待那老和尚去后,那为首的姑娘,即向小斯问道:“我看离去吧!这些和尚的行为怪异不论,可能还不会有好路道!” “哼!管他什么好路道坏路道,弄不好就把他们的寺院全闹翻过来!” 这是一位穿蓝衣少女之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