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定义_第四章百年之《生的定义路》和《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百年之《生的定义路》和《新 (第2/5页)

根据是唯物史观,但就其本质来说,它是一种精神主义的运动,这个观点,我至今不变。

    野上弥生子对于昭和6、7年的学生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被强制转向①而受到伤害的青年们的命运,仅仅四五年之后便断然进行追踪调查而开始写小说。而且把他们置于同一时代逐步走向法西斯的形势之中,她自己则仿佛一步一步地脚踏时代的惊涛骇狼,动笔写起了《迷路》这样的宏篇巨制。这的的确确是在巨大的勇气和使命感鼓舞之下的庄严出发。后来因为战时控制言论和野上一家的情况,写作小说的工作不得不中断。我以为,假如战争时期继续写下去,《迷路》可能就是一部每天报告当地情况的同时也描写法西斯日渐抬头,朝着败局猛进,和现在这样安定的现代史观截然不同的作品。

    ①这里指的是被法西斯政权机关逼迫放弃共产主义思想、立场的人——译注。

    但是,在时代激烈动荡之中,把受到伤害的青年们重新振作的事,写成故事从昨天开始又从今天写向明天的作家这份立意,只能说确实不同凡响。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说,因为参加全国学生共同斗争运动受到伤害而沉默下去的青年们,还没有描写他们重新振作的文学作品,如果考虑到这一点,这部作品又立刻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而为大家接受了。描写受到伤害者们所受的伤害以及为此而持沉默态度的作品应该由他们自己写,我知道一定会立刻受到这样反驳。尽管如此,但它仍然是作家们的课题,而且野上弥生子在昭和10年左右就决心动笔写了。然而50年之后的现在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作这样的事,这不能不说日本文学的现状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

    野上弥生子开始写《迷路》的时候,绝对必要的巨大勇气是怎样鼓起来的呢?我想,她对于许许多多的青年受到伤害之后而沉默下去,并且被迫走向法西斯战争,许多青年相继死于战争的现状,强忍着痛苦思考它、注视着它,她终于站在那些青年们母亲的立场上,从而激发起巨大勇气。我想说,母亲的力量,女性的力量,典型的表现之一在这里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迷路》是表现男女青年这些出场人物一个个相继死去的小说。作者在“后记”中说,她曾经想把这部长篇小说改写一遍,甚至说:“第一第二两个出场人物不死就好了,如果是现在,也许让许多的人获得新生。”但是我必须说,野上弥生子批判现实的心和时代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不能不从法西斯兴起直到彻底垮台,不得不一直看着那么多年轻人死去,而且还必须提到,她不得不满怀着痛恨的心情描写他们。

    小说《迷路》最高潮是它的结尾部分,主人公菅营野省三在中国战场上想脱离日军投奔延安,于是处于中国游击队、日军双方迎击与追击的交叉火网之中。小说是这样描写菅野在此火网中奔跑的场面的。

    “别朝我开枪!我是你们的朋友!”

    从两侧打来的子弹,从后面打来的子弹撕裂空气在头上呼啸着交错飞来飞去。

    田地上就像骤雨打在柏油马路上溅起的水沫一般,弹起一阵阵的白烟。来到了离村庄有200米左右的地方。早晨的鲜灵灵的阳光映照着各家各户暖洋洋金黄色的草房顶,仿佛从那些草房顶之间钻出来的几棵秃枝无叶类似银杏一类的树,颓败的土墙前的农家大车,这一切,完全笼罩在飘浮着小羊一般的白云的蓝色而明净的天空之下,看起来和佛兰德派的风景画一样。省三清清楚楚地意识到它们的美,而且也意识到在这条命处于千钧一发的时刻仍然有如此感觉,连自己都感到奇怪。这是他最后的,准确地说就是感到左下腹部受到来自背后的什么东西狠狠地一击的瞬间之前的意识。

    使省三血rou模糊昏死过去倒在田地上的,是今天的敌人,这敌人直到昨天还是他的伙伴。

    从描写的背面使我意识到,身负重伤的菅野省三得到昨天的敌人今天成了伙伴的中国游击队的救助而去了延安,这当然是这个场面的发展吧。不过使我感到,只从文字的叙述来看就会意识到,转向以来,在沉默中活着,半是死人一般的菅野省三,能豁出一条命,下定决心走向新生的行动,是因为有一个已经死去的女性那不为人们眼睛所见的光辉陪伴着他的缘故。

    这女性名垂水多津枝,是一位有势力的政治家的女儿,她对于因为转向而身价大降的菅野省三来说,现在已没有同他结婚的可能了,但是,他们仍然保持着亲如兄妹的关系。比他小几岁的多津枝并没有因为受过左翼影响而被株连,也就是没有受到伤害,但是菅野省三却被当作假转向者受到严厉批判。菅野曾经受到旧藩主后裔现在家主夫人的诱惑,多津枝以警觉的目光望着他说了几句制止的话。总之,和他的关系亲逾骨rou。没过多久,多津枝和目的在于搞政治联姻的财阀御曹司自由结婚了。但是这对她来说毫无矛盾,和御曹司的夫妇生活之外,对于他却有发自内心的亲和力。此后多津枝由于对于时局的看法出言不慎,受到特高警察①的责问,和丈夫一起逃往国外时途中遭逢坠机事故。她见到闻讯赶来的省三,将死之际她说了这样的话:

    ①专门对付左翼思想的高级特务警察——译注。

    如果到了上海,我想从此以后一定要开创一个新世界,呶,开始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那是什么样的生活,虽然我不知道,可是不管什么样的都行。反正和从前不一样就行。我算装假装够了,真够了。实在是伤透了心,总那么没依没靠的。可是,要真想改变生活,让他们毫不费事地抓起来扔进监狱,也许是一条更近的道。尽管如此,我还是弄虚作假地去上海,飞机掉下来也罢,摔死也罢,都是当然的。只是我刚要重新生活的时候立刻就死,太伤心了。

    为了追求新生刚刚迈出第一步就倒下去的这位女性形象,对于也是下定决心走向新生的菅野省三——也可以说对于作者和读者的感动力——来说,成了他内心的胚胎,而且发展壮大而把他本人也包括起来成为一体,因此也就理解他为什么冒着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