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4页)
第一章 阳光洒在马尾湖,水面上倒影着两岸青山,罗星塔下彩旗飘扬,锣鼓震天,上万人聚集在船厂,观看军舰下水典礼。在湖边船台上,黝黑高大的军舰静静地停在上面,船体被月桂枝、红绸、彩带妆点一新,舰艏旗杆上飘扬着上方三分之二是红色,下面是白色和蓝色的波纹,左上角是一个金黄色铁锚的海军旗。漆黑发亮的舰体,舰艏上的两侧漆成金色的长城浮雕,临时设置的简易桅杆上架起了挂满信号旗的缆绳,前部侧舷登舰处旁边被红色幕布盖着。 船台右侧,临时搭起了一座主席台,主席台也装饰满了嫩绿的月桂叶,碧绿的枝叶上,挂着红绸和金色的纸花,显得既隆重又华美。主席台的上方,红字金字,写着∶“中国第一艘蒸汽舰下水典礼”主席台的一侧,高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一群军人与身着便装的平民站在主席台上,最前面有名年龄很轻的军人正在高声对着下面人群说着什么… “…鸦片战争一来,我们吃尽了有海无防的苦头,我们没有一支象样的海军,眼睁睁地看着列强的坚船利炮将我们的国门打开,迫使我们割地赔款,我泱泱五千年的大国挨的打还少吗?但是今天,依靠广大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有关各方面不分昼夜的不懈努力,依靠广大群众热情的支持,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制造的现代化军舰了!现在,英法强盗依然在我们的领海,我们的土地上猖狂,对我国内政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驾着军舰迫不及待跳了出来支持腐朽的满清。可现在不同以往了,我们的人民正在不断的觉醒!大家也许不知道,就在昨天,我们英勇的解放军在温州方面狠狠地教训了那帮狂妄的强盗,将登陆的英法军队予以全歼!不过,虽然我们在陆地上可以打败他们,可由于我们依然没有现代化海军,现在还不能彻底赶走他们。今天下水的蒸汽舰,就是为了让他们再也不敢在我们的海疆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当然,仅仅靠这一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大家能够发扬迄今为止的干劲,建造出更多,更大,更强的蒸汽舰,让中国的海洋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而这一艘,就是我们自己的争气舰!在海上,我们真不如洋人吗?不对!大家知道,就在这里,四百多年以前,三宝太监郑和,就率领着那时候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下了万里以外的西洋,这说明,在海上,我们一定也会比洋人做得更好!为了纪念这位我们伟大的先人,我们特此将她命名为郑和号!” 说罢,那名军人上前一步,拉动一根打着红色丝带的纤细缆绳,随着扯动缆绳,停泊在船台上的军舰舰舷上幕布落下,黑色舰体的军舰上用金色斗大的隶书,写着这艘蒸汽舰的名称∶“郑和”整个会场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高昂的欢呼声。 在主席台上的就是特意过来参加郑和号下水典礼的杨沪生,台上的杨沪生挥了挥手,下面掌声渐渐稀落下来。 “大家看到这口钟了吗?”杨沪生指着主席台边悬挂着的铜钟,那钟高达80多公分,口径也有半米左右,形体古朴,饰文优美,覆斧形、葵口;顶为双龙钮柄,制作精美,肩表面浮印八卦、云雷等字样和纹饰,主纹饰上部统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两组中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字样“这口钟,就是当年三宝太监为这里长乐三清宝殿铸造的铜钟,上面还有这么几个字,我给大家念一念∶‘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今天,让我们也托先人之福,祝愿祝愿她一帆风顺,保卫好我国的神圣海疆!…” 会场上空响起浑厚的钟声,啪的一声轻响,香槟破碎了,雪白的泡沫从船舷四迸,船台上的军舰缓缓驶入湖中。岸上的人们发疯似地狂呼起来,喧天的鞭炮声在群山中回荡。 … 西方天空铺满了火红的云彩,落日将山林染上一层橘黄色。 闽江马尾水面传来隆隆枪炮声,闽江上有一股灰白色仿佛凝结了的烟雾几乎遮掩了半边江水。巨大的轰鸣声中,烟雾中浮现出一艘黑色的舰影,那艘黑色军舰冲出将自己笼罩起来的烟雾,朝北岸驶近,高大的烟囱中吐泻着浓黑的烟柱,烟柱在舰只后面天空中拖了很长,一声声巨大的轰鸣从舰上传出,舰头不停地吐泻着黑红色的烟团,烟团很快朝两边扩散开,颜色也从黑红色急速转变为灰白,加入到后面的烟雾里。 随着那艘军舰上隆隆枪炮声,罗星塔对岸巨石垒成的坚固炮台、木头搭建的掩体、房屋在火光中化为废墟,泥土、断木、碎石、烂铁在落山的夕阳照耀下四处横飞。一通炮火过后,岸上到处都是弹坑,袅袅青烟上升着。 轰击结束的军舰调转船头,缓缓朝罗星塔驶去,港口处一群军人与平民正翘首望着过来的军舰。没多少时间,军舰驶入港口,蒸汽机的轰鸣声小了许多,军舰速度越来越慢,缆绳从船头抛上岸,岸上的水手将缆绳系在桩头上,随着缆绳绷的越来越紧,军舰也靠上了岸。 舷梯放了下来,一身雪白军服的军人从舰上依次走下,岸上的人们迎了上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人还没与舰上人打招呼,就紧张地开头问道:“徐舰长,火炮怎么样?” “兆兴先生啊,还行,只是如果主炮同时射击,军舰晃动的厉害。这江里面还可以,要是到了大洋中海狼一大可保不准会发生什么问题。”徐震回头看了眼军舰说道。 在徐舰长身后,军舰甲板上水兵们正在干部带领下忙碌地进行武器擦拭,巨大的六十磅火炮身影投映在江面上,夕阳照射在舰舷让舰艏处硕大的郑和号三个大字泛着金色的光芒。 郑和号自从九月十五日正式下水后就一直留在马尾进行训练,开始只是让水兵们熟悉军舰,升帆、降帆、驶离码头、靠岸、熟悉口令、撰写航海日记、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cao纵各种仪器,并没有进行实弹射击,直到今天军舰可以顺利在闽江里行驶了,郑和号才迎来了第一次实弹射击。 郑和号上拥有火炮十四门,其中六十磅前装线膛炮两门,布置方式是前后各一门;副炮共有十二门,二十四磅后装线膛炮六门,布置方式是两舷各三门,十二磅后装海军用榴弹炮六门,布置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