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霹雳弦惊上 (第2/13页)
炮,八挺8毫米高射机枪。包括军舰上对空火力,全部防空火力为75毫米(包括三英寸舰用高炮)高炮九十二门、40高射炮三十二门,菲亚特8毫米高射机枪六十四挺。在隆迪内尼亚角到圣皮埃特罗岛布设有十只拦阻气球,在圣皮埃特罗岛到圣维托的两段防波堤上部署了二十只拦阻气球,另外在岸上还部署了一字排开的十只拦阻气球,不过据侦察,到今天凌晨,隆迪内尼亚角到圣皮埃特罗岛的十只拦阻气球只有三只还算完整,其他已经损坏。” 冯上校还在介绍塔兰托守军对港口的防备,下面坐着的飞行员,一个个听得面色越来越白,不停地倒吸着凉气,有人张大了嘴合不起来,吐着舌头咋舌不已。 杜申利听的头发发痒,侧过脸看那些雷击机驾驶员,和他想象中一样,能看到的那几个驾驶员面无人色,面颊不停地抽*动。如此强大的防空火力,驾驶雷击机去攻击敌人军舰,这与去和死神跳舞没什么区别。刚才还叽叽喳喳吵吵不停的会议室里,现在鸦雀无声,只有冯九如上校站在上面继续介绍塔兰托防卫力量,所有飞行员心里不由升起一种念头:这根本是去送死,为什么不用战列舰去轰击,而动用飞机轰炸? “各位,自从八月份开始侦察塔兰托,到目前为止,敌情并未发生变化。”冯九如收起教鞭,按着讲台,看着下面坐着的飞行员,轻松地说道:“各位用不着过虑,还记得这个月我们在奥里斯塔诺湾都干了些什么吧?不错,塔兰托的防卫设施就跟各位在奥里斯塔诺湾遭遇的完全一致,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特种工作人员与工程兵,没有他们,我们将两眼一抹黑。他们的工作给我们提供了极大方便。请相信,你们这次任务就跟历次演习一样轻松。” 冯上校离开了讲台,教鞭拍了拍台面,提醒所有人注意:“各位注意,明天,九月八日星期天,‘华山’与‘黄山’号航空母舰将到达这里…距离塔兰托四十海里的甲阵位,早上五点所有飞机起飞,机群起飞后先朝北直航,飞到海岸线后,转三点方向沿着海岸线奔袭塔兰托,早上六点,机群从隆迪内尼亚角与圣皮埃特罗之间进入大港,攻击港内停泊之意大利舰队。明白了吗?” 所有飞行员站起来齐声吼道:“明白了!” “散会!” 飞行员鱼贯离开了会议室,急匆匆朝自己的飞机奔去…战斗是明天才打响,现在还有足够时间让他们再仔细检查自己的飞机,万一飞到目标上空,突然发现自己的飞机出了问题,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嗨,看到没有?”躺在床上的杜申利朝门努了努嘴“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可怜的李金勇,我看他今天晚上是不用睡觉了。” 张浩天睁开眼皮,看了眼舱门,不以为然道:“小李是雷击机驾驶员,给上校一说,他能不紧张?妈的,别说他,我现在都想尿尿…”张浩天低声骂了句粗话。 杜申利嘿嘿笑出了声。很快他又收住笑声…飞行员舱室内除了他,没有什么人发出其他声音,不算太大的舱室内,笑起来很让人觉得尴尬。 包括杜申利,面对即将来临的战斗,没有谁心里不在打着小鼓。以前的战斗虽然也存在危险,有时候危险性还很大,可没有哪次像这一次,危险不是来自天空,而是陆地和海上,对这些飞行员来说,他们即将对付的目标,简直就是一群刺猬蜷曲在一起,那么多高射炮、高射机枪,再加上拦阻气球,虽然冯上校没说,但大家也能想象得到,作为意大利最重要军港,在距离塔兰托不远处,肯定驻扎有战斗机,上校不说,只能是到现在也没查明敌人战斗机规模有多大,到时候塔兰托的天空还不像开了锅一样?杜申利可以蔑视同盟国战斗机飞行员,那些雷击机与战斗轰炸机驾驶员却无法忽视刺猬一样的塔兰托。 “也是,”杜申利手枕在头下,叹了口气:“小李紧张很好理解,驾驶那么慢的海鹰,为了避免投雷角太大导致鱼雷在按预定深度行进以前有碰触海底的危险,飞机投雷时应在十五米的高度上保持水平飞行,速度还不能超过八十节,不明摆着就是活靶子?同情啊,真的很同情他。” 张浩天突然无声笑了起来:“呵呵,小李他们雷击机飞行员还算运气好,他要是携带‘轰隆’去作战,那才有趣呢!” 杜申利心领神会撇了撇嘴。 张浩天所说的“轰隆”就是国内航空武器研究所最先研制出来的HL1型航空鱼雷,HL就是“航雷”拼音简写。HL1型航空鱼雷在1912年研制成功,秉承中国人喜欢大的惯例,HL1型航空鱼雷为直径566毫米,战斗部两百公斤,航速高达四十节,射程为六千码,重量达到四千磅。这样的鱼雷,一颗就能送轻型巡洋舰去龙宫,就算战列舰,要是挨上几颗,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HL1型航空鱼雷的问世,让军方很是高兴了几天,不过高兴时间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如此先进的航空鱼雷,只有空军最新研制出来的轰炸机可以携带,而轰炸机携带HL1型航空鱼雷,在第一次试验时,在距离海面三十米高度,顺利地将鱼雷投了下去,鱼雷落在海面上也顺利地在观看要员面前轰隆一声摔成两节,让那些要员们扫兴不已。不是一枚鱼雷如此,当天先后试验了五枚,一枚沉入海底,三枚断成两节,还有一枚干脆在和海面亲吻后,轰地一下炸成碎片,当场将用来投掷鱼雷的空军轰炸机“击落”这就不是扫兴了,从高官要员到研制生产航空鱼雷的各部门领导,一个个眼镜片子碎了一地。 发生如此“不幸”事件,当然要查出原因何在,最好是揪出隐藏在阳光照不到角落里的破坏分子,这样大家才会心安理得。可调查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并没有人在鱼雷上动了手脚,而是鱼雷设计本身存在问题,这种重型航空鱼雷只能在距离海面五米的高度投掷下去,才能正常工作,超过五米鱼雷就有很大可能当场报废,就算爆炸也不稀奇,而空军的轰炸机,它的最低高度是三十米,再低的话,飞机就要栽进大海。最后得出结论:HL1型航空鱼雷适合于装备在潜艇或者鱼雷舰。 HL1型航空鱼雷在人们充满期盼目光下登场亮相,结果却以一场具有中国特色的闹剧收场。火暴的场面加上HL1型航空鱼雷打头拼音与“轰隆”完全一致,结果这个鱼雷被军方人员嘲笑为“轰隆”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轰轰烈烈的HL1型航空鱼雷,到现在正式装备海军航空兵的HL3型航空鱼雷,六年后的现在,HL2型鱼雷直径改为450毫米,战斗部80公斤弹头,航速35节,最大射程两千码,全弹重一千磅,发射高度也改进为十五米,这样的鱼雷终于可以实用了,和德国相比,中国人至少在研制鱼雷方面,走了一个不小的弯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