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_第四十章青天断云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青天断云二 (第4/5页)

徐永晋面前吹嘘不少“风华绝代、美绝天人”的绝色丽人千方百计要和他谈恋爱,班上的那些同学整天缠着这人,问他要女孩子的照片,要情圣给女孩写信,邀请人家到军校走走。张正阳风格高尚,可以视美色如粪土,这些同学可是凡夫俗子,岂有不抓住一切机会,多认识几个女孩?人说僧多粥少,军校根本是僧多粥无,有僧说自己藏了不少粥,其他僧人还有不敲诈勒索?

    可怜的张正阳每天听着那些同学问他“你那些校花什么时候到?”、“你们山东丽人不会是水浒里的母夜叉吧?快点给兄弟看看!”…张正阳分明从这些人眼中看到了狼性,面对一群饿狼,他又怎么可能把“可能对他有好感”的女孩子叫到黄埔来?张正阳现在每天晚上都要在入睡前默默祈祷,祈祷万能的菩萨早日让他脱离军校苦海,回到部队中去,继续待在这里,实在是一种对精神的煎熬。幸好,军校休息时间少,上课、训练时候多,他可以借助上课暂时逃避同学的追询。

    七月底,平静没几个月的西方战场再次传来浓烈的硝烟味。这次跟中国远征军没什么关系,也不是血腥的俄国又发生“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俄国战线经常发生这种决定意义战役,开头大家还相信,听多了,有些审美疲劳,他俄军就是攻占柏林,中国人也不会认为这有什么决定意义了),战事发生在北海,强大的英国舰队与算不得太强大的德国舰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战争最初几年,除了德国人进行的“易北演习”让双方各丢了几条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其他一方进行袭扰战,另外一方拼命保护自己的商船队,两国连易北演习那么大规模的海战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损失自然也就谈不上有多严重,主要损失的都是一些次要舰艇,而新舰艇的建造速度却在逐年增加。到1916年,德国四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满载31950吨,八门380mm45倍径SKC13主炮,最高航速22节)四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满载31000吨,八门350mm45倍径SKC14主炮,最高航速27节)、一艘“布吕歇尔”号战列巡洋舰(原“约克代舰”级,纪念在易北演习中战沉的“布吕歇尔”号装甲巡洋舰,最大排水量38300吨,八门380mm45倍径SKC13主炮,最高航速27.3节)相继完工,在海试后投入现役。

    英国人造舰的速度比德国人还要快,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满载33000吨,八门十五英寸主炮,最高航速正常25节)、三艘君权级战列舰(满载31200吨,八门十五英寸主炮,最高航速正常21节过载21.5节)相继投入现役。更将原计划的后5艘改为战列巡洋舰,称为复仇级。(满载30835吨,六门十五英寸主炮,最高航速31.5节)。和过去一样,英国海军至少在大型水面舰艇数量上,要比德国更多。如果简单比较下双方拥有大型水面舰艇数字,德国人用不着打仗,直接俯首称臣就是。可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对比双方数字,真要这么简单,战争是根本不会爆发了。

    英国之所以大力建造无畏舰数目,那是因为英国战列舰在设计和运用上更加强调发扬整体战斗力,而单舰战场机动能力的统一是舰队整体协调运转的首要前提,为了取得海战胜利,英国战列舰在单舰(主炮)攻击力上,一般超过德国战列舰百分之十,并且在火力方面也强调舰队协同。至于德国,德国海军的长远战略目标是以机动兵力破坏英国海运业,分散英国的海军兵力,逐渐蚕食英国国力,现实中,德国舰队必须打破英国海军对他的封锁,夺取公海制海权,进而保证德国自己的海运线畅通。由于无法在建造军舰数量上和英国抗衡,德国只能力图在单舰战斗性能上超过英舰。希望海战中的损失比英国海军小,通过不断的消耗战,拉平双方在数量上差距,为此德**舰特别强调防护性能,在适航性与续航能力上,不得不做出牺牲。话又说回来,英国舰队要执行全球性任务,而德国舰队的目的只是夺取大西洋制海权,他也用不着太远的续航能力。至于战列巡洋舰,英国人是只要数量能满足任务需求就行,决不多造一艘。而德国人却在战列巡洋舰与战列舰上齐头并进,战列巡洋舰的数量接近对手,可战列舰的建造能力却被严重削弱了。这也是为什么1916年德国四艘战列舰服役,而英国却有九艘战列舰服役的根本原因。

    自从易北演习后,德军统帅部对大型舰艇的使用趋于小心翼翼,他那实力最强大的公海舰队很少出海,即使出海也不敢远离自己基地,倒是一些担任破袭任务的德国战列巡洋舰常常出没在英国海运线上,不过在英国连续几次围剿后,那些战列巡洋舰在公海活动的次数也大量减少。地中海罗得岛被中**队攻占后,德国发现自己如不尽快迫使一方退出战争,或者至少打破协约国对自己的封锁,漫长无期的战争将把德国拖入战败泥潭中。鉴于对战争新的认识,德国任命主张采取积极行动的海军上将舍尔指挥公海舰队,至于公海舰队新任参谋长,就是中国远征军地中海第三战列舰舰队司令章骞中将的老熟人:埃里希-雷德尔将军。

    埃里希-雷德尔新官上任后,在争得舍尔同意后(他和舍尔根本是想到一起去了),马上提出使用海军重兵力与潜艇和飞艇协同动作德作战计划。现在不是1912年,因为中国的参战,海上实力对比要比1912年更不利于德国,但雷德尔的冒险本性却一点没变。为了打破目前公海舰队被封锁在赫耳果兰湾,只起到牵制英国舰队作用,却无法打破英国对德国海运线的封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