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中华再起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6/9页)

春雨。徐倩就喜欢在雨天念“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

    没有尝试过分离的徐倩在词里面体会那种无言感觉,体会的结论是这种无可言状的感觉让人心醉,今天她却感到自己的芳心被这场雨下乱了,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也不想想。这不是什么浪漫的春雨,而是恼人的春雨了。不再浪漫的小雨让人心烦意乱。共鸣还是有的,只是现在想起来的词都是伤感落泪之作,让徐倩更加无法完成自己的功课。

    管他呢!也许明天就想起来了,万事不用强求,实在不成明天再找程参谋问问,也许从他那边能找到灵感。半依在窗台上的徐倩盯着黑糊糊的窗外,听着点点雨声自己安慰自己。

    一个高大的身影悄悄爬上心头,那缀着红灿灿五角星的军帽在脑海越来越清晰,刀削般国字形脸上浮现出一抹真挚地微笑。宽广的肩膀也许是女人最好依靠的地方。

    徐倩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匆忙将窗帘放下离开窗台,坐在椅子上展开采访本打算继续写,可心乱了的她现在更是什么也写不出,越要想忘掉的人影越是在脑海里更清晰。

    不知自己怎么了的徐倩用力推了把摆在桌子上的不倒翁,叮咚声随着不倒翁前后摇摆接连响了起来,声音很单调,也很清脆。房门从外面轻轻推开,正望着不倒翁发呆的徐倩听到开门声回头一看,母亲那张有些苍老的脸出现在半张的门口。

    “招弟,还不休息吗?早点休息,已经很晚了,明天还要上班。”

    “等一会儿,等我把稿子写完就睡。”

    “唉…稿子明天到报社也好写,干吗非要在家写不可?咱们家不必别人,钱不多,还是省点电。你们报社也是的,别人都有星期天,就你们没有。什么世道啊,连星期天也要上班。”母亲唠叨了两句轻轻掩上门出去了。

    母亲出去了,给母亲这一唠叨徐倩更没有写下去思路了。合上采访本,关了灯徐倩躺在床上,闭上眼想要早点入睡,只是躺在床上的徐倩眼睛虽然合起来了,心思却飞快运转起来,那充满男人气息的军人形象在她心中活了过来,久久无法消退。

    “我这是怎么了?”徐倩苦恼地从床上坐了起来,脸掩在手里。“人家可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真该死,怎么老是想着他?”

    *“早,朱编辑。”

    “你早…对了,倩倩,昨天让你采访的事情办的怎样了?他们有没有不配合?”

    报社里人还没有全来,现在只有朱宏铭正低着头吃早点,听到有人打招呼只是含糊答应一声,抬头见进来的是徐倩,马上想起昨天派给她的任务。

    “采访好了,这是采访笔记。朱编辑,这个报告能不能您写?您可是咱们报社老人了,经验丰富,象我这种新人文笔上如何能与您老相比?这么重要的稿子还是朱编辑您来动笔好吗?”徐倩取出采访笔记本,双手端着毕恭毕敬拿到朱宏铭眼前,露出腼腆的笑容。

    看着青纯甜美的笑容,听着悦耳婉转的声音,朱宏铭没接徐倩递到自己面前的笔记本,而是笑了起来:“倩倩,你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不是只要你采访的稿子,不论如何都要自己写的吗?怎么今天如此客气了?要是我能帮忙一定给你帮,只是突然用花言巧语蒙骗我,这却万万不成。是否有什么心事,说说看。”

    徐倩给朱宏铭说到了心事,俏脸一时绯红。她是因为自己现在心乱如麻根本没心思写才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朱编辑,没成想朱编辑不愧年长许多,社会阅历比自己丰富多了,只是听了自己说的话就给他说成花言巧语在蒙骗,徐倩被拆穿了底细如何不脸红?不过要让她把原因说出来那是万万不肯的,小女孩的脸皮比纸还要薄,如何可以随便碰得?

    徐倩矢口否认:“哪有什么心事啊?!我想上午到学校补充采访一下,整理更多的资料,好把这个稿子写成系列报导。朱编辑,我在前面采访,您在后面写作,我们俩通力合作,动作快又能保证稿子质量,这不是很好?”

    “真的是这样?”

    朱宏铭盯着徐倩脸仔细观察着。徐倩脸被朱编辑盯着越来越红了,既然这样说,徐倩自然要坚持到底:“自然是这样了,我什么时候骗过朱编辑?”

    “可是今天是星期天,学校放假啊!你到学校采访谁?”朱宏铭手指敲击着桌子,看着徐倩含笑说道。虽然朱宏铭从徐倩借口里挑出了毛病,可他也不想让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太尴尬。“这样吧,你的采访笔记放在我这,我先看看。”

    “谢谢朱编辑!”徐倩听朱宏铭有些松口了,舒了口气连忙将采访本放在朱宏铭桌子上。“我今天到工厂去看看,听程参谋说军训并不光对学生展开,所有十五岁以上成年男人都要参加这种军训,我想到浔船去听听那里年轻人对这事是怎么看的。”

    朱宏铭点了点头:“扩大采访线索是好事情,只是浔船今天不休息吗?你过去恐怕回扑空。”

    “放心吧,我爸就在浔船工作,听他讲他们船厂今天不休息。我等一下过去可以吗?”

    “好,就这样。”朱宏铭拿起徐倩放在桌子上的采访本看了起来。听徐倩说的合情合理,朱宏铭以为自己刚才多心了。

    霏霏雨雾中,叮当声显得有些沉闷。泥泞的道路上远方一辆有轨电车驶了过来。透过车窗里面没什么人,今天是星期天,又轮到下雨,人们都窝在家里没出来,坐车的也不可能很多了。

    哧…电车停在路沿边,徐倩从车上下来,整个电车只下了她一人,当她站稳了,车门关上,电车咣当咣当开走了。

    车站附近只有一家工厂,前不靠村后不着店显得有些突兀。工厂很大,至少靠马路边的围墙很长,一眼望去看不到头,阵阵叮当声从厂区内传来。这个工厂徐倩很熟悉,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带她到这里来玩,这里就是浔阳造船厂。

    秦海涛坐在办公室,眼睛盯着被自己手指拨动的正在转着的摆在桌子上的小地球仪,耳朵听着外面叮当声,心情相当不错。

    他的心情也无法差,这个厂子是他父亲在一八八零年创建的,刚创建时整个厂子只有十六个人,一个很小的船台,建造几百吨轮船都显得力不从心。到了秦海涛接手时船厂也不过拥有两座能够建造龙骨长一百米,排水量两千五百吨船舶的船台,三十年了,现在的浔阳造船厂已经拥有四座可以建造三千吨轮船的船台,还拥有两座浮动船坞用来修理船舶,人员也扩大到拥有一千多些的一家大型工厂…全国也许不算大,可在浔阳这种规模的工厂绝对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