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4/9页)
忘记了自己身份,也忘记了面前的海军士兵是中国人,而不是西班牙人,顺手夺过身边士兵步枪,照着李作平肚子就捅了过去。 李作平事件发生后,海军和陆军之间自然引发一场大地震,可对军界来说,与陆军比起来,海军拥有的发言权实在太弱小了,最后事件只能不了了之,可毕竟死了人,对国民总需要有个交代。为了掩饰真相,军方只好将让陆军少校捅死的李作平说成了他是在登陆事后因为翻船,不慎遇难。至于这个闯祸的陆军少校,就是现在高明辉上将女婿…担任远征军后勤部部长的刘亦兵少将。刘亦兵也非常人,他的父亲是老十师政委刘海峰,与高明辉上将多年搭档过,刘海峰在建国后曾经担任过总政治部副部长,刘亦兵也属于**了,盛气凌人在所难免,处分起他来自然需要小心谨慎,虽然在事件发生后,刘亦兵被严肃处理,给了一个撤职留任的处分,但事情过去了,他还是该重用,还是重用,该升官,照样升官,只是可怜李作平算是白死了。 如此处治,海军心里那团火自然无法消除,海军无法改变军方对事件的结论,对李作平之死觉得多了一份亏欠,总是想对他家人弥补些什么,可争吵过后,再到李作平家乡调查时,才知道李作平是独生子女,他的父亲发疯掉进河淹死了,他的母亲无法接受接连降临的厄运,离家到远方去了,一时海军想弥补些什么也无从补起。直到欧阳镡在浔阳奇遇王林斌,海军心口上的大石头才算找到搬掉的机会了。当时,欧阳镡轻描淡写地问王林斌,说是就他所知,李作平并非王林斌亲叔叔。这让王林斌当场闹了一个大红脸。看着王林斌的表情,欧阳镡笑着告诉他,既然李作平姓李,而王林斌姓王,李作平又是独生子,岂有后来冒出亲侄子之理?不过海军调查过,李作平的母亲在离开家乡后,一直被王林斌爷爷收养,并且得到了妥善安置,也就相当于王林斌奶奶,双方感情十分好,说是王林斌和李作平有关系,也并非胡言。欧阳镡将这件事汇报了他那的伯父后,他那一直觉得心中很内疚的伯父对王林斌想要加入海军,自然举双手赞同,在海军参谋长下达特招指标后,原本一点希望也没有的王林斌这才懵懂地混进了海军军校。 与欧阳镡整天在一起,这位上校对王林斌灌输的就是海军制胜论,还有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对李作平之死,海军一定要找回面子。只是现在实际还没到,作为弱式者,海军还必须要隐忍。 海军与陆军仿佛先天就是冤家对头,陆军总认为海军是小弟弟,永远也只有听自己的份,对海军一向瞧不顺眼。他们没想到海军对陆军还是很记仇的,只是当时没有能力,所以一直隐忍下来,这仇恨要是爆发了,陆军就要吃不了兜着走。这次克泰齐丰陆军的战败,给了海军一个很好的靶子,于是海军对陆军的报复让那些灰头土脸的陆军高层将领不得不疲于救火。如果高明辉上将不是建国战争的功勋,就克泰齐丰这场惨败而言,他的脑袋足以掉一百次了。只是高上将没有死,他的女婿这次再也逃不出了,克泰齐丰的惨败不同于甲米地捅死一名海军士兵,这次是一万人的一支大部队全军覆没,于是在海军和外籍兵团围攻下,刘亦兵再想撤职留任只能是白日做梦,他连自己脑袋也保不住了。这也算替李作平之死画上了不圆满的一个句号。 写好了文件,欧阳镡朝椅子背上一靠,长出一口气。取过信封,将文件装了进去后,欧阳镡抬头看着王林斌。“别站着,请坐吧。…少尉,我刚刚接到海军总部命令,命令我担任海军远征军与波斯、阿拉伯世界反抗土耳其人军队联络官。为此我需要有一个得力助手,帮我到那些军队去当联络员,不知你有什么想法?”看着王林斌坐下,欧阳镡支着下巴,凝视着王林斌的双眼。 王林斌屁股还没坐热,腾地一下又站了起来,胸膛挺的笔直,大声道:“没有想法,首长命令属下到什么地方去,属下就到什么地方去,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中**人也不皱一下眉头!”表态完,王林斌低下头看着满意的欧阳镡,眼睛眨了一眨道:“相信首长不会轻易让我送死去,咱们海军跟那些愚笨的陆军不同,军令中没有白白送死这一条,上校您认为属下说的是否正确?” “怎么?害怕了吗?” “不怕,只有小狗才怕呢!” “不怕就好。我打算让你到阿拉伯那边去当联络员…就是费萨尔·伊本·侯赛因的军队去。英国人劳伦斯正在那边当顾问,你的使命就是让阿拉伯人对我们表示亲近,而不是倒向英国一边,明白了吗?这对我们很重要。”欧阳镡说着从桌面堆积的那些文件中抽出一个信封递给了王林斌:“这是任命你担任驻阿拉伯军队联络员的委任书,如果没问题,你就接受吧。” 王林斌没想到上校会交给他这么一个苦差事,强打着笑容伸手从上校手里接过文件。现在他不能显露出一丝犹豫,不然上校要是自己印象大坏,以后想在海军有所建树自然成了泡影。 欧阳镡所说的费萨尔·伊本·侯赛因,王林斌是见到过的,不光侯赛因,王林斌还跟欧阳镡一起会见了波斯年仅十七岁刚刚达到法定年龄的艾哈迈德国王。 波斯前任国王穆罕默德·阿里于一九零八年六月解散议会,并以违背伊斯兰教规为名废除了宪法。国王决定出来后,阿塞拜疆首府大不里士秘密社团在英国人遥控下揭竿而起,将国王军队驱逐出城市。腊什特、伊斯法罕等地群众也在英国幕后煽动下,组织了反对国王的运动,一支由巴赫蒂亚尔部落人组成的军队在一九一九年七月十三日进占德黑兰,穆罕默德·阿里国王逃进俄罗斯使馆避难,于七月十六日退位,同日夜,议会举行会议正是废黜穆罕默德·阿里,任命他的儿子艾哈迈德继位。当时中国正陷入漠北扫荡流窜的喀尔喀匪帮,俄罗斯虽然有心干涉,却因为与中国的战争令他元气大伤,加之国内革命接连不断,俄军成了救火队,手伸不过去了。至于英国,英国从始到终一再表白自己与波斯政变毫无牵连,这只是波斯内政。不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艾哈迈德上台后,英国是第一个祝贺的,并且很快与波斯签署了关于开发波斯油田合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