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回飒飒傲群英 (第5/9页)
俱是一惊,抬头一看,却见门外站着数人,均是伤痕累累——欧阳漠抱着汪孤尘,虚竹子搀着任得敬,银川公主两手各扶着一个西夏贵族打扮的中年人。此外却还有三人,皆是一身黑色夜行衣,左首是个二十出头、英气勃勃的青年汉子,右手是个长身玉立的妙龄少女,中间这人面似淡金,三绺短墨髯,却正是数月前与自己在雁门关前惜别的三弟张叔夜。 方腊还未来得及张口,李仁忠和仁多保梁二人却早已扑通扑通两声跪倒在地,颤声道:“皇上,您安好?”那个年纪稍长的西夏贵族道:“皇侄、仁多将军,可真辛苦你们了。”方腊暗道:“原来这人便是西夏国王李乾顺,他身旁那人与他容貌倒有几分相象,看来应该便是那阿吴小王爷的爹爹察哥亲王了。” 这二人正是李乾顺和察哥,李仁忠不敢怠慢,忙将众人请进屋内。段誉等人见虚竹子安然归来,自是万分欢喜。 “皇上…”李仁忠一开口,那西夏国王李乾顺却打断了他的话,问虚竹子道:“贤婿,那二位侠士伤势如何?”虚竹子忙又为汪孤尘和任得敬诊了诊脉,道:“父王放心,汪老爷子和任兄弟虽然伤得不轻,但幸好他二人内功深湛,服了九转熊蛇丸,应该没什么大碍了。” 方腊听说汪孤尘无恙,略觉放心,见李仁忠等人正围着李乾顺问长问短,便一拉身旁张叔夜的衣袖,张叔夜会了意,当下便与他悄没声息地退到了屋外。一出屋,方腊便拉着张叔夜的手道:“三弟,多谢方才你救我一命。”张叔夜笑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大哥,几个月不见,怎么倒生分起来了?” 方腊哈哈一笑,道:“三弟,这些日子你过得怎样,怎么又当起什么兰州巡检来了?”张叔夜摇头叹道:“自从当日咱们分手之后,我便进了京城,凭着我家的荫封,在吏部挂了个名字。哪知直等了一个多月,朝廷才下旨意让我到兰州做巡检。于是我便又千里迢迢地从汴京赶赴兰州。刚到兰州不几天,便又接了诏书,说西夏即将入寇,让我加紧cao练兵马。那时我才到兰州,也不知这消息的真假,只得一面练兵,一面四处打探消息。 “后来接了探子传讯,说西夏小梁太后暗地与辽国勾结,图谋叛国。我起先还有些不信,可耶律洪基攻打女真,西夏贤臣仁忠亲王奉命出使南京调解,我便知道其中果有隐情了。” “不错,好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方腊插口道。张叔夜道:“大哥所说不错,自此,我便更加留心西夏的动向。果不出我所料,不几天,灵州便发生了兵变,小梁太后指使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软禁和国王李乾顺和嵬名察哥等辅国重臣,还诛了国相梁乞逋的三族。 “后来我又接到消息,说小梁太后想要迁都兴中府,并将国王等人都解了去。我料到她想先以迁都掩人耳目,让我们以为西夏会加强兴中府的兵力,而后从灵州发兵,打我们个措手不及…” “于是你便抢先率兵奇袭兴中府,一举破城,擒住了西夏国王,随后直捣灵州。哈哈,三弟,师父说你智谋超群,果真不错。”方腊拍了拍张叔夜的肩膀,笑道“有你坐镇,兰州的老百姓算是能过上几年安定日子了。” 张叔夜苦笑道:“谁知以后又有什么事情,这天下真能太平么?”方腊想到自己兴兵起义的宏愿,自知到那时也许便会与他刀兵相向,颇不愿提及此事,便岔开话题,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又会趁夜潜入灵州,还将西夏国王送了回来?” 张叔夜笑道:“我擒住西夏国王之后,从他口中证实了此次辽夏同盟纯系小梁太后之意,却与旁人无关。我当时自思:与其贸然兵戎相见,到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借这个机会收拢西夏的人心。于是我便答应西夏国主兴兵开赴灵州,在离城百里处远远地扎营,然后趁夜带了几名好手,同西夏国王和他弟弟察哥亲王一道潜入灵州,准备先探一探皇宫的虚实,再举火为号,打开城门,引兵如城。哪知一到皇宫便遇上了大哥你…”正说到此处,先前随张叔夜而来的那一男一女却走了过来,那少女笑盈盈叫了一声:“张大哥,原来你在这儿呀。” “这二位是…?”方腊问道。张叔夜一笑,指着那二人道:“这兄妹俩是我进京时交的朋友,哥哥叫韩世忠,meimei单名一个冰字,”又转头向韩氏兄妹道:“这就是我常向你们提起的方腊方大哥,还不见礼?” 韩氏兄妹向方腊一抱拳,韩世忠道:“方大哥好,咱们兄妹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英武豪迈,名不虚传。”方腊一欠身,笑道:“韩兄弟太客气了,方才若不是你们出手相救,恐怕我早已死在乱刀之下了。” 韩冰笑道:“张大哥,那西夏国王请你和方大哥进去呢。”张叔夜向方腊一笑,道:“大哥,只顾和你叙旧,却将大伙儿抛在脑后了。”方腊笑道:“也真是的,咱们快进去罢。” 一进屋,李乾顺便起身向张叔夜道:“张巡检,这次多亏有你相助,才使孤王重掌西夏,也免了宋夏两国百姓的刀兵之苦。你说,要孤王如何谢你?”张叔夜淡淡一笑道:“陛下何出此言?张某如此,是为保我大宋边疆平安,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又哪里是为了陛下的奖赏?只求西夏能与我大宋永结盟好,两国的百姓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张某便心满意足了。” 李乾顺颔首道:“张巡检能已天下万民为己任,真叫孤王佩服。”说着转头对李仁忠道:“皇侄,明日你便起草一份国书,向大宋皇帝说明此事,今后宋夏两国永结盟好,再不提刀兵之事。再有,经过了这一场事变,无论官民,恐怕皆是心有余悸,是以朕想将改元‘永安’,以取‘永享安乐’之意,同时大赦天下,减赋三年,以安民心,不知你以为如何?”李仁忠忙躬身道:“皇叔圣明。” 张叔夜见李乾顺如此说,当下道:“陛下英明仁厚,实乃万民之福。张某宋夏两国的百姓谢谢陛下,说着一躬到地。“英明仁厚?”李乾顺叹道:“倘若当初不是我怯懦无能,任凭小梁太后把持朝政,便没有今日之事了。” “对了,那小梁太后和赫连铁树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