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3页)
第七章 半个月后,京城皇宫内,早朝。 诸位大臣为了决定何人代替公主出嫁,互相推托。 “启禀皇上,以微臣之见,史大人之女史舒才貌双全,足堪代替公主下嫁。”黄大人这么建议。 史大人赶紧上奏。“启禀皇上,那是黄大人谬赞之词,小女姿色平常,才艺平庸,实不堪大任。倒是黄大人之女,那真是倾城之姿,才德兼备。” 黄大人赶紧擦汗。“启禀皇上,小女哪里算得上倾城之姿,才德兼备,史大人实在客气了。倒是何大人的女儿,秀外慧中,才担得起『倾城之姿,才德兼备』之说。” 何大人连忙挥手。“黄大人之说,可折煞下官。不怕诸位大人笑话,小女就是姿容平庸,才会待字闺中多年。以下官看…” 有人截了他的话。“朕看朕的女儿倒是可以。” 这句话本来应该让众人松了一口气,但是由于说话的人不对,所以气氛比方才更为尴尬——开口的,可是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哪! 皇帝眼眸一冷,自龙椅上站起。“平日列位大臣,要将女儿嫁给王公国戚时,个个可都是貌美如花,才艺无双,如今听来,每个却都变得又笨又丑了。怎么,现在我『东堂国』的女人全都死绝了,没人可以嫁到『西狄国』吗?” 龙眉怒飞,吓得众人赶紧闭嘴,噤若寒蝉。 皇帝环视众人。“为了和亲之事,死了一个左相之女,关了一个『光禄大夫』,还弄不出一个人来,如今『西狄国』再三来催,已经不能再拖,就是今日,朕要一个解决。” 当初左相之女根本不是病死,而是自杀。“西狄国”苦寒,民俗又是大不相同,故而左相之女宁死不嫁。如今要让谁的女儿嫁出呢? 大殿变得死寂,没人敢再说话。不过老是不说话也是不行,众人只好彼此对看,面面相觑。 皇帝翻眼,此时,一名内侍急急赶来通报。“启禀皇上,有一名女子自称是梁大人之女,欲求见皇上。”此事,依例本不该惊动皇帝,不过由于兹事体大,内侍特地破例通报。 一听这消息,皇帝面露喜色,立刻说道:“此女何在?” 内侍答道:“启禀皇上,她正在殿外候旨。” “宣。”皇帝道,坐了下来。 梁欢迎在内侍的带领下步入,她一身轻简装扮,虽有些寒酸,倒是不掩她的娇俏甜丽。“罪臣之女梁欢迎叩见圣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跪拜叩首,进退有据,一时众人眼里都亮了。 “平身。”皇帝满意地赐她平身。“你进宫求见,所为何来?”他有意问她,想看她的应答如何。对于梁欢迎他有点印象,记得她母后说过她甜美可人,倒是不知道她胆识如何。 “梁欢迎大胆求见圣上,乃是为我父平冤而来。”梁欢迎起身答道。“传言我父将我匿藏于亲戚家中,实是误会一场。实情是,罪臣之女为匪所劫,直至日前才侥幸脱逃。我父对圣上一片忠诚,恳求圣上明察。” 梁欢迎言毕,再度下跪陈情。 “嗯。”皇帝沉吟。“你爹的事情好说。你应该知道和亲的事情,关于这件事情,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身不由己,莫可奈何,造化弄人…这是梁欢迎真实的想法,不过她明白这些话都不能说。 梁欢迎只道:“『西狄国』乃是外夷番邦,皇室血胤尊贵,如何能与之通婚;不过为安抚蛮子,通婚仍是必要。我常听我爹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解君之忧。能获殊荣,代替公主出嫁,我与我爹同样欢喜愿意。” 她言语之间,极力维护她爹梁峻。 皇帝确定了梁欢迎的心意,立即说道:“难得梁大人的女儿这样识大体。来人啊,传旨下去,梁大人官复原职,所抄家产,一律归还,宫升一品『特进』。梁欢迎朕着即赐你为『延和公主』,更名为魏欢迎。” 梁欢迎叩拜。“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心下明白,皇帝金口一开,这婚事是再无延议了。这表示她与龙阎是彻底断了。 皇帝见她面无喜色,担心她意愿不高,会再生变量,只好问道:“延和,若是两国交战,你当如何自处?” 他已改口叫梁欢迎“延和”,为的便是让她心生亲近之意。 梁欢迎抬头,正色道:“烽烟一起,必定令生灵涂炭,累及两国百姓,臣女愿力使干戈化为玉帛。倘若不能,定当以身殉国,以报天恩。” 她确实是定了心志,说起话来,辞诚意切,面无惧色,令听者动容。 皇帝确知她言语无虚,面露慈爱。“延和这样懂事,朕也就放心了。只是婚事已不能再拖,你必须尽快启程,这一点,可委屈了你。” 梁欢迎拈了一抹笑。“和亲一事,圣上为难,臣女不委屈。”只是几个字,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又恰恰说到皇帝心事。 “好,好,好。”皇帝连声称许,激动地站起来,亲自步下台阶,把她搀起。“延和啊延和,朕有满朝文武,就不及你一人。” 梁欢迎教他搀起,目睨群臣百官,一时之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之情油然而生。“延和此生定当致力两国和平,不负天恩,不负圣望。” 她已有觉悟,从此之后,她不再是梁欢迎而是延和公主了。 *-*-*皇帝允了梁欢迎最后心愿,让她拜别爹娘。 梁夫人一见梁欢迎,往她身上拉去,禁不住老泪涟涟。“半年没见,我的欢迎是吃了多少的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