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周慧瑛亡命习武 (第3/6页)
一个星位变化,都有它的用处。 你已借过四个星位,念你中途知悔,我破例提示于你,错过的已经设法补救,余下的三个星位变化,希望你能留神看着,只要你能记一半,就算你不虚此行了。” 周慧瑛道:“你转的那等快法,教人如何能看得清楚:分明是借故推倭隐技自珍,不想传人罢了。” 袖手樵隐一连冷笑数声,道:“要不是看在索恩金钱份上。 老夫早就一掌把你活活劈死了,你自己看不懂,怎么能怪老夫藏私?” 周慧瑛大怒道:“我要能一眼就能看得懂,那个发了疯跑到你这朝阳坪学它不成?” 这两句话说得理直气壮,声色俱厉,义正词严,无懈可击。 只见袖手樵隐史谋遁怔了半晌,伸手拍着脑袋自言自语说道:“难道真的是我教的方法错了么?” 周慧瑛道:“哼!自然是你教的方法错啦,还会是我学的错了不成?” 袖手樵隐冷冷的说道:“不管我教的方法有没有错,但你自己不能一看就会,那也怪不得我,反正我没有藏私,这后三个星位的二十一变,我走的慢点,你要再瞧不懂,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说完话,身躯微晃,人已站上星位。 突然他昔有所悟的懊了一声,大声问道:“你看的什么地方?” 周慧瑛道:“看你的身子,团团乱转,疾如风轮,看的人眼花综乱,那里还能看出你转动的身法。” 袖手樵隐道:“那就难怪你看不值了,如是在对敌之时,被人看出身子转动方位,假人以可乘之机,那还算是什么身法?” 周慧瑛被他反问的怔了一怔,暗道:“不错,如是身子未动,先被敌人看出了方位,无异先输敌人一着,这身法自是不必学。” 略一沉吟,问道:“那要瞧什么地方?” 史谋遁道,”老夫生平尚未见过像你这丫头一般的笨人,我预先在这石室地上,布下天罡七星之位,而且又在每一星位之上,划下了一个脚印,那自然是要你瞧我的脚步移动了。” 说完之后,不待答话,立时移步游走起来。 周慧瑛心中想瞧他的身法,不敢分散精神,顾不得口上吃亏,屏息静气,聚精会神看着他移动的脚步。 这次袖手樵隐果然慢了许多,移步出足,均清晰可见。 只见他一移步,身躯必先摇动两下,而且着足起步的姿势。 无一雷同。 在三个星位之上,交互移动了二十一步后,倏然而停,道。 “这正七变的身法四十九步,我已传完,你能记多少学会多少。 和我无关,现在给你三天时间,自己练习,三日之后,我开始传你反七变的身法。” 说完,大跨步直向室外走去,一派冷漠神情,连望也不望周慧瑛一眼,其人生性之冷,当真如冰浇石刻一般。 周慧瑛幼得父母悉心传投,已具极深厚的武功基础,虽因她天性娇憨喜玩,未能全部承得父母衣钵,但因周佩夫妇相授得法,又是从小调教、其武功造诣已非一般江湖武师能望其项背,内外轻功,均有相当成就。 再加上她兰心意质,冰雪聪明,自留心目睛袖手樵隐史谋遁移动的身法之后,心中已觉这是一种极为深奥的奇罕武学。 她不禁暗自悔恨,赌的什么闲气,白白放过于载难逢的机缘。 但她乃心高性做之人,心中虽大感失悔,却又不肯去相求袖手樵隐再教一遍。 何况她心中亦很明白,纵然厚颜央求,以他那冷漠生性,也只是白受一顿训斥讥笑,于事无补。 呆了一阵,心中突然一动,暗自责道:“人家骂我傻丫头,想来真是不错,再要呆想下去,只怕连心中所记后三个星位的步法,也要忘了。” 念转意生,凝神澄虑,排除心中杂念,依照胸中所记,模仿袖手樵隐靥身移步之法,在后三星位上,游走起来。 她在看人游走间,虽然觉出不易,但尚可看的清清楚楚,那知仿人一走,立时感到繁难异常,不是出步不对,就是姿势变样。 走了二三十遍,竟无一步走的和人一样,这才体会到,‘七星遁形”身法,原来是一门博大深奥,蕴蓄玄机的非常武功,不禁又急又气。 她自幼在父母娇宠之下长大,自恃聪慧,不论什么武功,一学就会,是以对学习武功一道,从未耗费过多少心血。 现今聚精会神,竟难仿学一步,只觉自己从未如此笨过。心烦气躁,越走越错,越错越急,越急越气,索性停下身来,坐人地上休息。 但感满腔委屈,涌上心头,愈想愈是难过,不觉间鸣鸣咽咽的哭了起来。 哭了一阵,胸中的无名怨气渐消,气消神清,人遂安静,静生意、慧萌智明,立时盘膝坐好,闭目运气调息。 行功一周,心神顿觉宁静平和,缀级站起身子,重又开始仿效游走身法。 这一次,她已智珠在握,果然觉得走对了两步。 但是,走对两步之后,立即发觉以后的步法,又错乱不对。赶忙停下,再行运调息,侍心神安静之后,又再仿走。 奇奥的”七星遁形”身法,占据了她全部的心神,方兆南两度入室探看,她都毫无所觉。 方兆南不敢惊扰她用功,只好俏然而入,又无声无息的退走。 冷僻的袖手樵隐,传过周慧瑛的武功之后,一直就返回茅舍之中。 盛金波也不知忙的什么,一出茅舍,从不停留,就又匆匆的进去,他虽和方兆甫相遇数次,但却从未和方兆南打过一个招呼。方兆甫也不好自我没趣和人攀谈,只好一个人在大突岩上游来走去。 待到天色入夜时分,才见盛金波走出茅舍,到他身侧,说道:“兄弟已代方兄备好安宿之处,请随兄弟瞧瞧去吧!” 方兆南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