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坏笑_第六章是谁解开了麻花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是谁解开了麻花辫 (第8/18页)

石子往前走,他走几步踢一下,又走几步踢一下。那模样很像一个考差了的小学生百无聊赖地准备回家向父母汇报自己糟糕的成绩。文青水踢了一会儿终于觉得烦了,于是他飞起一脚就把石子给踢飞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这时候文青水才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女生楼背后。

    女生楼背后依然杂草遍地,上面还乱七糟八地扔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张。在杂草中间,有一条被“凰求凤”的男同胞们踩出来的零乱的小路。文青水茫然地望着那片杂草,心里空荡荡的,像吊在水井中间的一只木桶,他叹了口气,抬起头来。

    在女生楼的七楼上,有一个缀满鲜花的窗口。远远望去,那个缀满鲜花的窗口像一个方形的花篮停在半空,可爱而灿烂。

    文青水抬起头,他看见那里的鲜花依然热烈而奔放。他就突然记起了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他的泪水就下来了。

    文青水的眼前出现了一些美好的场景,他仿佛看见:在那个缀满鲜花的窗口,露出来一个白衣少女美丽的脸,她微笑着在向他招手,她的笑容比花儿更柔润,轻轻掀起的白袖像鸥鸟一样在风中飞动起来,有时候她淘气而略带顽皮地张开嘴轻轻一吹,便有几许花瓣从七楼轻轻地飘下来,像传说中的散花仙子。

    文青水轻轻摇了摇头,以此摆脱眼前美好的幻觉,然后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合上了眼睛,有几滴晶莹的泪水乘机就掉了下来。

    这时候,文青水的背后突然出现了一个声音:“文青水…”一个女孩子在叫。

    文青水震了震,心里仿佛在盼望什么。但是他一回过头就失望了,他看见一个在夏天永远只会穿着圆领衫和牛仔裤的小眼睛厚嘴唇的女孩正微笑地看着自己。

    向天和程西鸿、文青水他们分手后,一个人疲倦地走回自己的屋子。

    在那间只有九平方米的屋外,白色花在阳光下像小公主的连衣裙,撑起来一小片一小片的花瓣,纯纯的香,嫩嫩地动人。

    向天没精打采地打开门的时候,突然看见了地上的照片和一张纸条。他弯下腰拾起它们,心里非常平静,他知道像自己这样年龄的男人实在不应该渴望太多。

    但是他拿着照片的时候心里依然出现了不小的震动。

    照片上,一个长发如瀑斜斜地散落在右肩的少女微微地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枝白色的蓓蕾枝,她的面孔白皙而美丽,忧郁的目光垂垂地落在蓓蕾枝上。在照片的背面,有一行娟秀的字迹写着:永远的向天和一个永远的梦…皮珊。

    向天感到心里好像有一枚针在扎,他咬了咬牙,他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永远的向天”和一个“永远的梦”联系在一起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虽然是永远,但仅仅只是一个梦。而梦往往是不现实的,如果解释得更残酷一点,你还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肥皂泡,或者一个根本就不会存在的假设。

    向天拿着那张照片,咬了咬牙,拉开抽屉,把它放进了抽屉的最下层,向天知道,唯一能够继续保持自己内心平静的最好方法就是这样:把它(或她)永远尘封进记忆。然后向天合上抽屉,拿起那张纸条。这种纸条已经持续到来了多少次,向天都已记不清楚,更何况他也不想去记。每次这纸条上总是写着“向天老师我爱你…疯狂地”它总会一星期一次的准时到来。向天有时也曾暗暗猜想这张神秘纸条的主人是谁,但后来他就放弃了,因为那个人对自己的称呼是“向天老师”他实在有些害怕再和女学生交往,他不愿意自己身上总是盛产悲剧。更何况向天认为“该来的终究会来。”他想写这个条子的人早迟都会露面的,管它哩,到时再说。

    向天的眼睛停在纸条上,他发现这次的纸条较之往次的有所不同。纸条上用红墨水画着两枚重叠的心形图案,在两颗心的中间,还有一枚红色的小箭,语句也有了变化:向天老师,我爱你…疯狂地。这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张纸条,因为我们很快就要见面了。“我们很快就要见面了,”向天不由自主地把这句话默念了一遍。“她会是谁呢?”向天想,他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紧张,并且大脑里立刻出现了一句话:敌人在暗处,我在明处。他突然发现自己很被动。

    “她会是谁呢?”但是向天又想:“难道…”他皱了皱眉“难道会是舒眉衣。”

    一想到舒眉衣,向天眼前就会出现那个青春活泼,话锋机敏,打得一手很好的乒乓球的女孩子。她健康而又美丽,尤其她的眼睛,居然会说话,她的笑声又脆又响,像一只动人的黄鹂。“不可能会是她,”向天想“听说她的父母还是高干哩。”

    “但她究竟是谁呢?”向天又想。后来向天就觉得自己真无聊,想这么多干嘛,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像个半仙。“该来的终究会来,”他像一位大师一样告诉自己。

    高考

    高考结束的那几天,我心里一直沉甸甸的。虽然校方说我极有可能被特招去念大学,但大学那边又一直没有把这事儿给定下来。关于我个人的作品资料校方早已送到了能够特招我的大学,可是至今还没什么动静。我猜测可能是没什么戏了,便很有些失望。同时我也知道,如果凭学习成绩去冲击分数线,程西鸿同学肯定要名落孙山了。但是我仍然走上了高考的考场。

    每年的七月七、八、九三天,都被所有的考生视为既充满光明又充满黑暗的日子。“黑色七月”像一把闪着寒光的悸动的凿子,凿着所有考生内心最脆弱的防线。

    那几天,这座城市热得发疯,热得人快要窒息。

    我坐在考场,面对着有一半不知怎么回答的题目胡乱地做。大脑昏沉沉的。高考前我基本上没有翻过书本。那几天,在我的心中,朱朱出的事远远超过了高考的重要,它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击中了我。我在恐惧和忏悔的交织下心情肯定不可能好得起来,常常拿着一本书稀里糊涂地打瞌睡。

    高考是非常严格的,它不像毕业考试那样“水”毕业考试时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闭两只眼,更有甚者,下面抄得河翻水狼,老师却在门边抽烟,如果遇见有人来检查,监考老师就会说:“稳重点稳重点,教委XX长视察来了。”整个过程完全是足球场上打假球,两个字:放水。但高考就不一样了,监考老师不仅监考得极严,而且人数众多,稍微有个什么响动,他们就会飞马杀到,扼杀你任何一种舞弊行为。而一旦舞弊,结果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