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又一次深深触动 (第2/3页)
调整干部时,要提拔一个乡党委书记,这个乡党委副书记只任了一年副乡长一年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在拿方案时任用了这个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并在县委常委会上讲了几条理由。谁知县委书记火了,几位常委暗暗支持组织部长,县委书记的意见就没有形成决议,从而对组织部长极为不满,不久便把组织部长调到别的县去了。虽然都是副县级,但是这种做法却反映出我们党的干部工作的弊端。” 贾士贞不停地点头,觉得铁书记很有思想,很有个性,并且能够大胆地谈出自己的看法。谈话比较投机,不知不觉就过去三个小时,到了中午,贾士贞也不准备再和其他同志谈了,就和铁书记说好不喝酒,只吃便饭。 于是两人在乡政府食堂吃了“四菜一汤”中午也没有休息,贾士贞要见一见华乡长。华义彬看上去老实忠厚,见到贾士贞时还有些腼腆。见面之后,贾士贞问起上午大门口发生了什么事。华义彬有些吞吞吐吐,胆战心惊。但是,贾士贞多少也了解了大致情况,便不再追问。谈到工作时,华义彬隐隐流露出工作的难度,他是前年选举时参选对象,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乡里当农业技术员,后来当了农技站长,那年在选副乡长时顺利当选。但华义彬分管农业,长年在农村跑,乡里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让他参选乡长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内定的乡长稳稳当当当选乡长。谁知人代会上,这个华义彬居然意外地当选为乡长,内定乡长只得三分之一票落选了。原乡长和现任党委书记是表亲,又和县委组织部有关系,落选后仍留在本乡当党委副书记,原乡长的分工依然没变,所以他这个选举乡长也就成了摆设了。他多次向县委组织部、县委领导提出要求变动工作,只是至今无人过问。 贾士贞问,县委组织部为什么不过问。华义彬只是苦笑着摇摇头。 这时贾士贞才想到华义彬为什么吞吞吐吐,胆战心惊。想到上午铁书记振振有词,侃侃而谈,还真的差点把他给忽悠住了。现在有些干部别的没学会,倒学会了忽悠领导的本领。 贾士贞对铁书记和这个选举乡长都有些似信非信。又找了那个落选乡长和乡政府的一些同志,证实了华义彬所言。 当然,这个做法已经超越了他这次考察干部的范围,然而,他却进一步掌握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干部人事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吃晚饭时,贾士贞破例喝了几杯酒,却不和党委书记和那位落选的乡长喝酒,而连连敬了华义彬三杯酒,并且杯杯喝干了,弄得在场的所有人都莫名其妙。 晚上回到宾馆也只有八点钟,高嘉正候在大厅,见了贾处长就迎上去。来到客房,贾士贞一开门,地上有一封信,他随手拿起来。大略一看,正是写给他的信,不过下面却没有落款,在这一瞬间,高嘉也看到了这封信。他的脸色有些阴沉。 贾士贞随手把这封莫名其妙的信装进口袋里,佯作无事的样子。于明、李晓峰过来了,贾士贞说:“你们打牌吧,我洗个澡。”说着就进了里间的卧室,关上门,取出这封信。他坐在床上,打开台灯,这是一封用印蓝纸复写的人民来信,信封上写着“莫由省委组织部贾处长亲启”贾士贞轻轻拆开信封,抽出信纸,见是反映高嘉的受贿问题,但却没有任何具体事实的人民来信。信的内容文理通顺,字迹也很端正,落款是“一个善良的群众”贾士贞没有马上洗澡,转身又出了卧室。见高、唐、于、李四人已经坐下拿牌,贾士贞瞥了一眼高嘉,觉得他的表情不像前两天,始终是满面春风,此刻少了几分快乐,多了几分忧郁。 高嘉抬起头,笑着对贾士贞说:“贾处长,你来吧!” 贾士贞朝他看看,那笑有几分勉强和尴尬。贾士贞摆摆手说:“你们玩吧!我浑身臭汗,先洗个澡。”但他却站在那里未动。贾士贞看着高嘉手里的牌,高嘉总是出错牌,总是“吃苍蝇”总是输。 贾士贞洗完澡,并没有马上出来,在床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再次走出来,大家都让他打牌,他说:“不打了吧,休息好不好?” 李晓峰收了牌,彼此握手而别。 高嘉似乎有些犹豫之态,贾士贞佯装不知只把大家送至门口。高嘉也就只好惶惶地离开了。 躺到床上,贾士贞心乱如麻。从这次到陵江来开始向前回忆,他觉得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太有些程式化了,上面定好圈子,下面画好线,考察干部的人只依此行事就好。群众只看到组织部多威风,谁知道这里也只是表面文章、文字游戏,自己不能主张出一张牌。组织部的工作真的太微妙了,王学西因为有了仝世举当上了副厅、正厅,而他表哥胡耀先不也是因为他当上了副县长吗?更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在陈圩乡门口,群众义愤填膺的情绪和华义彬,还有那个落选乡长。随着他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又会有多少人因他而被提拔呢?什么是组织?组织说到底最后就是一个人!这个人和张三搭上线了,张三就官运亨通,和李四密切了,李四就前途无量。究其本质,还是体制问题。在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下,叫任何一个人来从事这项工作,都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要克服在干部问题上个人权力的作用,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要有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才能防止个人说了算。 夜已经很深了,贾士贞收住自己茫茫的思绪,竭力让大脑平静下来。 早饭之后,贾士贞说今天想听听县直机关一些部委办局的负责人的意见。第一个来谈话的是县委办公室主任,就是高嘉说的那位年龄偏大的主任。贾士贞一看,此人恐怕已经五十多岁,也许那是高嘉的真心话,但后半句就显得水分太大了。贾士贞也不想问他的姓名,只想听听他的意见。这位主任显得十分沉稳,句句话都恰到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