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十二曲_第一章雪地里的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雪地里的孩子 (第5/6页)

是肯传授他们自己秘门绝学呢?”

    紫云羽士萧大尹道:“这点你不必发愁,愚叔已替你设下谋策。

    你此离文峰山玉甸谷后,可先往豫地一带,寻访痴婆子薛玲玲,从这老婆子处,就能容易找着疯癫僧乙乙和尚下落。

    年前,愚叔自豫地来时,江湖传闻这痴婆子薛玲玲出没在豫东一带有所动静,可能她老人家短时还不会离开那儿。”

    说到这里,忍俊不住莞尔笑了一下,接着道:“你此去豫境后,经过县镇市集,在热闹触目地方,暗地贴上一张告示,上面写六十一岁老闺女,想找十六岁小丈夫,羞人,羞人。专拣热闹处,贴上这么一张告示,痴婆子薛玲玲不待你去找她,她自然会来找你。”

    铭儿听得啼笑皆非,不由愕愕出神,半晌才诧异地追问道:“师叔,这是怎么一回事?”

    紫云羽士萧大尹含笑答道:“痴婆子薛玲玲今年八十岁,远在,二十年前,武林上缺德的促狭鬼,替她流传出一桩趣事,说这痴婆子收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做徒儿,后来不知怎么的,竟要这男子做她的小丈夫。

    “对这桩事情,痴婆子矢口否认,且为了这事,恼羞成怒下,与这些促狭鬼激战过多次,听说死伤了不少人。

    “这是痴婆子薛玲玲认为生平最见不得人的羞辱。事隔二十年,人们对这事可能逐渐忘了,这次你又揭开她心头隐私创疤,这老婆子她当然非要寻找张贴告示的人。”

    铭儿听得怪有趣的,可是心里却有一份不自然,担心地道:“师叔,薛老前辈找着铭儿,岂不要打起来?”

    萧大尹含蓄地道:“你就跟她打嘛,她真要跟你较量时,你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时你就可以运用你苦练五年的琼楼十二曲来应付,到时你就试试你师父震撼天下武林的这套秘门绝学的威力如何!

    “痴婆子薛玲玲昔年与你师父私交甚笃,她一见你展使琼楼十二曲秘门绝学,她就会问你的师承来历,当然再不会向你下毒手。”

    紫云羽士萧大尹说到这里时,突然稍作半晌沉思,才接着道:“痴婆子薛玲玲问起你师门来历时,你就说是半脸神尼昭元师太的徒儿,奉师尊之谕,特来取回玉麝香一用。”

    铭儿一边听得,心里不禁又暗自纳闷,忍不住插口问道:“师叔,玉麝香又是何种东西?”

    萧大尹微颔首地道:“玉麝香乃是昔年你师父半脸神尼得自西疆异乡的一种奇香,此香点燃,xue道阻塞濒陷垂死之人,吮闻香烟后,立刻回苏过来。

    昔年你师父就有半枝玉麝香,赠与痴婆子薛玲玲,谅来这老婆子早已用完。”

    铭儿不由愣愣地追问道:“师叔,玉麝香既然薛老前辈已经用完,如何再向她索回呢?”

    紫云羽士萧大尹含了一份笑意,薄责似地道:“痴儿,此番你去寻找这薛老婆子,乃是想从她身上,学得一套震撼武林的倒转乾坤三五七的精湛剑术。

    这老婆子狼迹武林,踪遍江湖,见半脸神尼突遣徒儿来索回玉麝香,她当然知道另有其他用意,当她问你时,你就婉转的相求她,要她传授倒转乾坤三五七剑术。”

    彭宗铭奉师叔之谕,离开鲁中文峰山玉甸谷,向豫地而来。

    彭宗铭进入豫地,他首先办的事,在一处集镇街上,买了一卷鲜红狭幅的红绫缎,和一支挥毫书写的毛笔。

    这晚,彭宗铭落宿在离豫东归德二十里的朱家集-家永丰客店里。

    当晚,他在客店里剪下一尺宽幅二尺长的红绫缎数块,用黑字写在红绫缎上“六十岁老闺女,想找十六岁小丈夫,羞人,羞人。”

    一连写了六七面。

    彭宗铭搁笔看到这几字时,自己不由忍俊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心自嘀咕,忖道:“师叔恁地会给他想出这么一个怪主意出来。”

    夜晚三更,彭宗铭手执一幅写妥的红绫缎,吹灭灯火,扑窗飞出。

    彭宗铭白天来未家集小镇时,已经注意到这里直街转角的庙口处,人众熙攘,可说是此地最热闹的去处。

    是以,身形几个纵落,已扑到庙口处来。这时夜深沉静,街心寂寂,他就将用红绫缎粘贴在庙口大柱上。

    翌晨,彭宗铭起床,打开店客之门,店伙送来盥洗用具。

    店伙见这位小客人和蔼可亲,一边折堆被衾,-边打开话匣子,道:“小客官,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今儿居然有六十岁的老闺女,寻找十六岁的小丈夫,客官爷,您说怪不怪。”

    彭宗铭听得心中一乐,差一点破口笑出声来,故意问道:“天下怎会有这等事?”

    店伙见自己的话,逗起这位小客人注意,似乎感到兴趣百倍,拉开嗓子,显出十分自信、肯定地道:“小客官,小的不敢骗您,这事已轰动整个朱家集啦!不知哪个损人缺德的,把人家秘密事揭露在大街上。

    小客官,您出去经过直街转角的庙口时,就可以看到贴了一张大红绫缎,上面写着六十岁老闺女,想找十六岁小丈夫,羞人,羞人等字眼,小客官,难道世上还真会有这等事?”

    彭宗铭听得心里-乐,脸上亦不禁噗的笑出声来,随口应道:人家既然这么写了,当然不会没有这事。”

    彭宗铭离开客店后,心里感到轻松无比,仿佛做了一桩极得意的杰作。信步来到昨晚贴红绫缎的庙口一看,果然,熙熙攘攘挤了一大堆人,都在指天划地的说这桩事。

    这时,他心不自禁暗暗称奇,想道:“昨晚贴出一张,就轰动了这么一个集镇,不如连写数十张藏在身边,沿途经过之处,不管日夜的贴去,相信这位薛老前辈,会很快找来。”

    于是,彭宗铭找了块隐僻处,预先买妥笔墨砚等,一连写了数十张,横贯豫地,经过县镇乡集时,如在白天,用极捷疾的身法,设法将这写妥的红绫缎,粘贴在当地的人众闹处。

    这天,彭宗铭来到豫南邓县近处的白河镇,他发现所有酒肆茶坊,所谈论的都是这桩耐人寻昧的趣事,彭宗铭心里感到轻松无比,可是心里却暗暗嘀咕的思忖道:“自己张贴这怪告示,说来几乎半个豫地都传遍,怎地还没有薛老前辈的形踪出现,难道她老人家已离开豫地?”

    这时,他信步喋躇在白河镇街头,突然传来一缕悠扬的乐器声韵。因着这缕乐声,使他裹足站住,抬眼看去,原来街边正有一家买卖笙箫的乐器店,一位顾客正在试吹他所买的一支玉笛。

    须知,五年来,鼓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