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情深似海 (第2/4页)
会引起起疑,对您,对侯爷都好。” 张自新本来就没有准备去处,听他的建议后,想起哈回回说起过武林中有一位前辈奇人张天龙,武场就设在山东境内泰山的玉皇顶上,现在他的遗址还有六大门派的人在守护着,自己也想过有机会去瞻仰一番,这倒是个机会。 张自新于是点头道:“好吧!” 尤四的路径很熟,笑道:“您出东便门,趁夜赶一程路,到天津府歇一天,然后过沧洲,经庆云,就到了山东的济南府,一路都是大城市,顺当得很,包您迷不了路,这儿离东门很近,您也别骑马了,走一程,小的送您出了城,您再跨马上道吧!” 张自新没有说话。 尤四替他牵了马,一前一后地走着,张自新见马鞍上还悬了一柄剑,走近抽出一看,却不是自己的那一柄宝剑了。 尤四道:“您那柄宝剑让本官送给了贝勒府,听说贝勒爷赏了一千两银子。” 张自新暗中激愤,知道白长庚将自己陷身入狱,一半是嫉妒自己的才能,主要还是想得到那柄剑,不过那柄宝剑在他手中并没有多大用处,倒是无须担心,然而这口气实在难消,他发誓将来一定要把那口剑收回来。 走了约莫一刻工夫,已经来到了东便门,门关了,守门的两个老兵在门楼里烤火取暖。 尤四对门上的人挺熟,上前招呼道:“边三叔,您老行个方便,把门给开一下。” 那老门兵佝着腰出来,打量一下道:“尤老四,你不在牢里当值,这么晚了,还出城干吗呀?” 尤四道:“我离开那不见天日的地方了,现在在邱侯爷府里当差。” 老兵笑道:“好哇!你这小子飞上高枝儿了,得请我们喝两盅。” 尤四笑道:“一定、一定,改天我得了闲,打了酒上这儿来陪您,今儿行行方便,侯爷有要紧的事,派这位李爷上老家一趟,麻烦您开门。” 老兵道:“最近提督衙门查得紧,到了宵禁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得出入,不过既是侯爷府上的人,再加上你来打招呼,自然没问题。” 说着拿了钥匙,回身还对张自新笑道:“连夜赶出门,一定是相当紧要吧?” 张自新只得应付道:“我们只管送信,哪里知道是什么事呢!” 老兵点点头笑道:“是的,可是您走这趟远路,一定有相当的赏赐了,想年下发个小财倒真是好运气。” 张自新不明白他哕嗦的意思,尤四是个老办事的,怎会不清楚,连忙在袖口里掏出了一块碎银子递给了他笑道:“边三叔,李爷回来一定忘不了你的,这趟差使很秘密,侯爷才打发夜里走,您拿着喝茶,别对人说。” 老兵揣起银子,才笑嘻嘻地开了城门。 张自新这才明白那老兵的意思,伸手向马鞍里掏银子要还给尤四,口中道:“尤大哥,怎能要你破费呢?” 尤四推了他出门,口中道:“得了,爷,这点小意思算什么,往后还要您多照顾呢!” 到了门口,才低声道:“小的要您从这儿出门,就为的是门上认识,不会泄露消息,您多珍重吧!” 张自新上了马,奔了几步,回头看城门又关了,心中又是一阵茫然,他不明白自己的身世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儿的人,从小就在京郊长大,一直把此地当做家乡,虽然家并不在城里,可是出了城,他觉得像是远离了家园。 呆立了良久,他才策马前行,这匹马很好,虽然比不上哈回回的大青马,更不如小沙丽的小红马,但也算是一匹良驹了,也许那是邱广超自己的坐骑,由此他对邱广超的古道热肠礼贤下士的恩情,又加深了一重感激。 走了一阵,约莫四五里,散落的几处人家,他怕马蹄声惊醒了别人的安眠,连忙勒住了马缓缓过去,忽然屋边的黑影里,窜出了四个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以为是白长庚派人来拦截他,连忙抽剑待敌,那个人却笑道:“老兄弟!果然是你,总算让我等着了。” 另一人也笑道:“张兄弟,你怎么穿了这身衣服,要不是看身材有点像,我真不敢相信是你呢!” 原来前一人是哈回回,后面的却是杨青青,乍见故人,虽然只有两天,他仿佛别离了已好久了。 张自新连忙跳了下来叫道:“哈大叔!杨大姐!你们怎么在这儿?” 哈回回笑道:“老弟!你出了事,只是差点没有把别人急死了,如果你不出来,我可是打算要劫狱了。” 杨青青道:“哈大叔已经把人全都召集齐了,还是华老爷子硬把他们给拦住了,说是一定有办法救你出来。” 哈回回笑道:“人出来就算了,否则我就来大闹一场,拼着落个造反的名义,也叫白长庚他们不得安宁,因为张老弟是我们回疆的勇士,受了他们的陷害,对整个回疆都是一桩严重的侮辱,事情闹大了,别说白长庚那批人倒霉,连顺贝勒跟他的老子隆亲王也吃不了兜着走,回疆的勇士,岂是如此好欺负的!” 张自新感激地道:“哈大叔!这可是使不得呀!为了我一个人的事,怎么能够来连累大家的呢!” 哈回回笑道:“没关系,我只是放出空气,他们就紧张了,邱广超虽然肯帮忙,但没有我们这一层顾忌,顺贝勒怎么肯如此善罢?” 张自新这才明白京兆尹所以答应偷天换日,原来还有哈回回他们的关系,否则真的闹起来他的脑袋第一个就得搬家。 张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