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大学之道 (第2/2页)
面的培养人才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是建立在经济水平之上的。没有这个经济水平,你也很难推出更为全面的培养人才的方式。 青少年报一直以来在教育界有着很深的影响力,秋水的那一篇应试教育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吸引了众多人士的眼光。而在震动他们之余,一系列的反驳与回击也如期而至。 最新一期的青少年报,直接舍去战斗力不足的少年作家,将这一些金牌名师,教育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评论,放在了头版头条。 一时之间,青少年报推出的“教育模式大讨论”专题,成为了当下新闻热点。 其他大众型报纸,南方晚报亦在此时跟进,报导了青少年报讨论教育模式的现象。 青年日报则将秋水的应试教育以及其他专家的回应,推出了一期正反两方的辩论赛。 电视台华国教育频道,亦在周末的华国教育节目聘请了有关专家对国内教育模式进行解读。 总之,基本上这一些回应,虽然也或多或少采用了一些秋水文章中的话语,表示对此可以理解。但更多的还是透露出,应试教育利大于弊。 … “凡尘先生,多谢你此前几期给我们青少年报写的文章,最近几期我们青少年报卖得很火,取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多方对我们青少年报亦是评价,认为我们青少年报推出的教育模式讨论专题很有学术价值。另外,我们青少年报开会决定将你的稿筹标准提到千字1000元。对了,最近我们有计划推出青春文学类型专题,不知道凡尘先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稿子?” “青春文学?” 接到孙在安的信息,黄一凡有一些奇怪“孙主编,此前的话题结束了?” “你说的是应试教育?” “是呀,怎么,不是还没有结束吗?” “难道,你还想对此做出回应,凡尘先生,没必要讨论了吧。” 虽然孙在安认为凡尘确实很有才华,但在两方你来我往打了几个回合之后,基本上这个话题也差不多结束。更何况,此前一期各类金牌教师,教育学专家,知名学者…等人,也先后发表了对于应试教育的看法。此外,还有其他报纸,电视台参与。可以说,他们已经对应试教育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再继续讨论下去,也没什么好说的。 “当然有。” 黄一凡点点头。 这一些专家的回击,黄一凡全部看了。 果然不愧是专家,反击的话说的是滴水不露。 事实上,黄一凡对于这一些专家所说的话语也没有太多可以反驳的。 应试教育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当下华国的情况来看,也只能如此。 哪怕就是拿前世的素质教育与他们pk,但素质教育在前世喊了十几年,一点作用也没有。既然没作用,黄一凡也不想为了争论就此抛出所谓的素质教育。一个搞不好,这个世界就会走前世素质教育的老路。 只是,这个话题要是这样结束,黄一凡可不接受。 他还没将话说完呢。 这样结束,岂不是说,我在这场争斗当中输了? 自己可是准备在青少年报练马甲升级的,哪能级还没升,就此被ko回去。 这可不行。 “孙主编,你稍等我一会,我再写一篇文章。” 关掉即时通讯器,黄一凡再次打开文档。 键盘跳动,带起几声轻响。 文档上面出现一行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