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古庵相亲节外生 (第5/6页)
。 这是闲话,一笔带过。 且说龙渊,一口气马不停蹄,顺官道追下五十余里,仍不见那人影子,心中犯疑想道:“那贼人马力虽足,以自己在树巅所见推断,速度比跨下黑马,其码慢了一倍,我虽然中间耽搁,如今算来,若然他走的果是此路,定已追及多时,但为何还不见呢?” 他想着,缓住马势,向路人打听,一问之下,均表示并未看见。 龙渊暗中称怪,心知不是自己赶过了头,便是那人已转入岔道! 他大感颓丧,迷茫,不知何去何从,无奈只好转回马头,边问边向回驰! 太阳渐渐西沉,大地上归鸦处处,一片暮色。 龙渊毫不在意欲催骑驰过,在饭店前下马。他步入店中,闪目四顾,此际似已过了吃饭时间,食客疏落,也不二三桌。 龙渊靠窗坐下,见店里诸人,都纷纷瞪着看他。 他故意装作未见,点手招呼伙计。 那伙计早已听说,这位奇丑少年,出手大方,十分有钱,故此,心中嘀咕这家伙长得太怪,面上却堆满谄笑,赶紧过来伺候! 龙渊随意点了几样菜。接着便向伙计打听,是否看到骑着黄骠马的客人,打此经过。 店伙计闻言,嘻嘻一笑,道:“爷,你这一问,可算问对了人,我…”他说到“我”字,故作神秘之状,左顾右盼,不往下说,两眼却露贪欲之色,嘻笑不停! 龙渊见状,心中一喜,知他是贪财小人,便信手拍了一块银子给他,道:“伙计,这个给你,饭钱另算,你就所知告我,我一定不对别人去讲!”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店伙计旨在讨赏,银子到手,他还什么不能说的! 于是,他一手接过银子,放在怀里,一边“嘻嘻”一笑道:“爷问的那位,可是骑着黄马,文士打扮的吗?”龙渊可不知人家,是何打扮,便胡乱的点点头,促他快往下说。 伙计咽了口唾沫,把脖子伸得老长,低声说道:“那位爷,就住在我们后园店里,已来了好几天啦…”龙渊闻言,大感失望。 皆因,听伙计所言,这人在此已住了几天,则显非劫人的贼人! 那伙计不知他想什么,继续说道:“那位爷好生奇怪,前几日来时,行动不便,似乎受了伤。今日好了,一大早便骑马出去,中午回来,不知从那里带来一大捆东西,自往面悄恰进来,关起房门,便再也不许旁人进去。” “以小的看,那捆东西,虽用布袋装着,看不清是啥,却活像是个死人呢!”龙渊心知这正是要找的人,并且断定,那布袋内装的,必是唐慧珠小姐无疑。 至于伙计说像个死人,一定是被点了xue道,故此,才能软软的不出声。 这一来,正应了“踏破铁鞋无处找,得来全不费工夫” 龙渊这一听之下,心中大喜。 只是,表面上不动声色,因之,龙渊淡淡的“嗯”了一声,又赏了伙计一块银子,问明那人住处,道:“好啦!谢谢你!你去吧!不过,你对我说的话,千万不要告诉别人!”那伙计连得赏金,对龙渊真是敬若神明,离育立即恭身退去工龙渊用罢晚餐,见店里已然掌上灯火,知道已然入夜。 他起身出店,另外找了个与这店比邻的店房住下。 入房之后,便即吩附伙计,自己太累,需要睡眠,无事不可前来打扰! 说完,便自关起房门,叮熄灯火,像真个睡了一般。 其实,龙渊他心急唐慧珠生死,那能睡着,等伙计退去,立即托开后窗,纵身出室,向隔壁掠去。 此时,也不过刚刚入夜,玉兔东升未久,长空中仅有数点寒星,闪闪生辉! 不过,在龙渊特异的视觉下,一切仍与日间无异,只是,觉得夜风习习,看不见太阳而已!他轻功绝世,此际,各处虽然是灯火通明,一切人却很难看清他的踪迹! 他行动如电,落地无声无息,恍似鬼魅,几个起落,已到达原先吃饭的店堂后园。 那后园十分窄小,四周建着平房,只能算是天井。 天井中,长着一棵烨树,枝繁叶茂,像是一柄大伞。 龙渊听伙计讲过,那人是住在右手一列,第三间房内。 故此,他一到后园,并不迟疑,立时纵身株树,隐身于浓叶之中,向那方打量! 在此盛夏,第三间房内,门窗紧闭,仅有些灯光隐隐逸出,一望便觉得可疑。龙渊凝神静听,闻不见那房内有何声息,心中一急,立即缓缓下树,悄悄的掠至窗边。 他这一串动作,均是用最上乘轻功而为,根本不带任何声音,房内即使是绝高高手,也决听不到,竟有人欺近窗畔。 龙渊隐身暗影之中,伸出小指,虚空对窗纸轻轻一点,尚相距五尺多远,窗纸立破一洞。 这一招,乃是“丹铁指”法,看去轻描淡写,极不着力,但实则不要说是一张薄薄窗纸,便是一块铁片,也必被钻穿无疑! 龙渊点穿窗纸,却并不凑近窍看,相距三尺,他便将一眼闭起,凝神以独目穿过破洞,向内查看! 室内一灯如豆,十分黯暗,并无人物走动,对面壁边有一木榻,榻上纱帐深垂,隐隐似有一人,端坐其中。 龙渊心中称奇,尽力凝眸,加意探视。 须知,龙渊的用力,本即异于常人,视黑夜如同白昼,再加所练丹铁神功,罕世无匹,这时,只微一凝神,目力更是大异。 只见他一目大张,呆视纱帐,而帐中一人一物,已能入目清晰,将纱帐穿视过去! 那知,不看尤可,一看清楚,龙渊不但是又疑又怒,心中还顿时浮出了好奇与不解! 原来,帐中那人,乃是一青年男子,看像貌似颇英俊。 此际,却不知为何,竟然赤身盘坐,垂帘瞑目,状如调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