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_第七章情到浓处情转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情到浓处情转薄 (第2/7页)

昏迷在于碧青怀中的丁弃武一眼,低沉的道:“你们为什么在这里?”

    白来萍苦笑道:“我们本是来找那位老人家的,没想到她已经死了!”

    老尼姑点点头道:“大约你们是来求她医病的…”

    目光微转,又道:”奇怪了,施主为什么面色如此苍白?”

    白采萍苦笑了一声,没有回答。

    老尼姑双目威棱的看了白采萍一眼,又把目光投在丁弃武及于碧青脸上仔细的看了一阵,又诵声佛号道:“贫尼明自了!”

    于碧青也对老尼姑发生了兴趣,与白采萍定定的瞧着老尼姑,同声道:“老师太明白了什么?”

    老尼姑道:“两位女施主想必方才曾用‘玄无归渡’之法,救治过这位负伤的施主.方才弄得真力大亏,对么?”

    于碧青忙道:“一点不错,老师太也深知玄元归渡之法…”

    白采萍也抢着接口道:“老师太一定也是一位武林高人,否则如何能看得这样清楚?”

    老尼姑点点头道:“武林高人.贫尼愧不敢当,只不过常在江湖上略略走动.多少懂一些江湖上的事儿而巳!”

    白采萍心中一动,突然又浮起了一丝希望,急急的道:“老师太一定也懂得医理,不知…”

    于碧青抢着叫道:“老师太慈悲慈悲,救救他吧!”

    老尼姑诵声佛号道:“出家人慈悲为本,如能够救得了他,贫尼自然可以尽力,不过…”

    又俯身瞧了丁弃武一眼,道:“这位施主眼角溢血.内伤的严重,已到了心脉将断的程度,贫尼只怕无能为力了…”

    白采萍含泪道:“老师太说得不错,他实在…已经快不行了,老师太纵然救不活他,小女子等也只尽尽人事,不会抱怨。”

    于碧青也哀求道:“死马当活马医,老师太,你多慈悲吧!”

    老尼姑轻轻点了点头,道:“好吧,贫尼尽量一试…”

    说着伸入宽大的袍袖之中,拿出了一颗龙眼大小的药丸道:“先给他服下这颗药去试试,看他是否能把内腑的淤血吐出来。”

    白采萍连忙双手接过,帮着于碧青点开丁弃武的结喉xue,立刻把那颗药丸给他服了下去。

    药丸服下之后,白采萍与于碧青紧张的盯注着丁弃武的反应。

    老尼姑摇头一笑道:“你们用不着这样紧张,这颗药丸对他是否有效,至少要等半个时辰之后才能看得出来…”

    微微一顿,又道:“不用这样抱着他,把他轻轻翻转过来,使他平静的俯卧在地上.也许反而能对他好一些!”

    于碧青踌躇了一下,但却终于依照老尼姑的话把丁弃武轻轻的放到了地面的花哇之上。

    老尼姑目光轻动,道:“两位施主如何知道这位刘老施主善于为人医病?”

    白采萍道.“小女子只是听人说起的,其实我连她老人家姓什么也还不知道。”

    老尼姑叹了口气道:“如此说来,施主对她的事是一无所知了?”

    白采萍点头道:“我们的确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听人说起过望夫山住了一个巫婆,精通医理…”

    幽幽的投注了丁弃武一眼,又道:“为了急于给他医伤.我们才连夜赶了来,想不到…”

    叹息一声,住口不语。

    老尼姑道:“两位施主年纪轻轻,却带了一个年岁差不多的青年男子.连夜赶来找人疗伤,不知…”

    于碧青皱眉道:“老师太对我们怀疑…”

    老尼姑沉疑的一笑道:“江湖之中,什么事过都会发生,贫尼并不怀疑什么,而是想知道你们之间的关系!”

    于碧青怔了一怔,一时倒有些呐呐的不能出口。

    白采萍眸光转动,忙道:“他们两人是一对未婚夫妻,我…我跟于jiejie结义姐妹!”

    老尼姑点头道:“这就难怪了…”

    白采萍岔开话题道;“老师太为什么到望夫山来?”

    老尼姑又向老巫婆的尸体投注了一眼,黯然的道:“贫尼是为了她而来,想不到却来晚了一步。”

    白采萍道:“老师太跟她一定是朋友了?”

    老尼姑苦笑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白采萍微微一征,道:“她老人家精于医道,料不到却会中毒而死,我们猜她是被毒蛇咬死的,大约猜得不对吧?”

    老尼姑嗯了一声道:“你们绝猜不到,是我害死她的!”

    “啊…”白采萍与于碧青俱皆大吃一惊,道:“是…你害死她的?”

    老尼姑轻轻的点了点头。

    白采萍与于碧青的一颗心俱皆沉了下去,一个老尼姑会用毒害人,她的心地不间可知。

    像这样的一个人,还期望她救活丁弃武,岂非近乎缘木求鱼?

    白采萍忖思着道:“老师太想必与她有深仇大恨。”

    老尼姑却摇摇头道:“没有。”

    没有仇而害人.这老尼姑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魔头了。

    只听老尼姑轻吁了一声,道:“你们可愿知道我与这刘老施主的关系?”

    白采萍投注了于碧青一眼,忙道:“只要老师太愿说,我们自当洗耳恭听。”

    老尼姑又是一声长吁道:“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白采萍接口道:“四十多年前你们就认识了?”

    老尼姑点点头道:“可以说认识,也可以说不认识。”

    白采萍怔怔的道:“老师太说话怎么总是摸棱两可,认识就认识.不认识就不认识,为什么可以说认识,也可以说不认识?”

    老尼姑苦笑道:“小施主不必性急,等我说完之后,你自然就会明白…”

    白采萍没有再插口,老尼姑停顿了一下,道:“那时贫尼并未出家,像你们一样,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孩,贫尼俗家姓杨,名叫方霞,家中世代习武,所以我从小也学了一点武功…”

    话锋做顿,幽幽的叹了一口长气,又道:“问题大约也就是因为我会那么一点武功,才造成了一生的不幸…”

    白采萍颇有同感的道:“老师太说得对,练功习武虽不一定是坏事,但有时的确会给人招来一些想不到的麻烦…”

    老尼姑诵声佛号道;“这麻烦是贫尼自已招来的,因为我自觉武功已经练的不错,很想到江湖上走走,增加一些阅历.但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同意,所以我只好偷偷离家出走…”

    白采萍不由为之一震。

    因为她立刻想到了自己,她的情形也与这老尼姑差不多,也是瞒着爹爹私自溜出来的。

    忖念之间,只听老尼姑又道:“不幸的事情就在我离家不久之后发生了,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中,我认识了一个在江湖中已经颇负盛名的少年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