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4页)
,如同一股股细小的金色瀑布,喷流到地面上。 以金球为中心,几道蜿蜒的金色纹路在地面上扩散开去,仿佛是春冰坼裂。 蓦然间,从金球中射出一道冲天的笔直光柱。光柱延伸到一人多高,末端分裂出数十道放射状的光线,光线之间又有纵横交错的连接,就像是一片金色的蛛网。 在这幅网络的中心,永恒教主的身形逐渐清晰起来。 南风,又见面了。星网中的年轻身影开口说道。 为什么不亲自过来呢?首座露出笑容,去年我们这里得到了几份珍贵的酿酒配方,有位精通酿酒术的游方根据这几份配方酿制了一批酒,算起来最近正是成熟的日子。想来你一定会喜欢。我已经老得走不动了。永恒教主的声音中流露出萧索,假如衰老是一种病,那么我得的病足够让十个人死上十次。但你看上去还是和当年一样年轻。你所见到的是我的精神。永恒教主说,形归泥土,神?霄汉。恐怕是因为你有未了的心愿,所以不肯轻易死去。我们这些渺小者在茫茫天地中谈论精神与形体的矛盾,倘若你将这也称为心愿,那么我的确有必须坚持的东西,不,不如说是惧怕。我惧怕再也无法享受到甘美的醇酒不是为了酒本身,而是为了它在我心中勾起的悠远记忆;我惧怕再也无法得到爱情的滋润虽然我的心早在多年以前便因失去了所爱而干涸;我惧怕某一天自己忽然陷入永眠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事前知道那种真正一无所有的黑暗,并一遍遍地咀嚼这种感觉;我惧怕这个我曾在其中笑过哭过爱过痛过的世界终将毁灭寄托了回忆和感怀的是我们的精神,承载着这份精神的却是我们的形体。当诸神坠落大地,世界回归荒墟,我们的一切幻想都终将成为虚无。那么是真的了。首座缓缓说道,关于世界毁灭的事。洛维在一旁竖耳倾听。虽然他身为帝国的皇子,接受过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教育,但在永恒教主和龙渊首座的面前,他就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 当墟与荒再度融合,九州大地上的一切都将被抹去,回复于混沌。这本是龙渊阁中最为隐秘的知识,一切知识的核心。首座说道,甚至于整个龙渊阁都是围绕着它建立起来的。但这个秘密本身却在时光的洪流中几近消磨殆尽,只有历代的首座仍然口耳相传这项并不形诸于文字的最高隐秘。一成不变的世界已经持续了太久太久,以至于这一个秘密的传承对于很多首座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仪式和象征。然而毁灭已经近在眼前了。永恒教主说。 然而毁灭已经近在眼前了。首座低声重复道。 我们所剩下的只有希望。或许还有最后的一个机会。沉默了片刻之后,永恒教主说,这就是我今天来此的原因。我的一生都在寻求挽救九州大地的解决之道,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值得去动手努力。哦?难道说你已经有了计划?这当然要借助于你的力量,借助于龙渊阁的宝藏。老朋友啊,没想到你竟然能够猜到龙渊阁的真正目的。首座感慨道。 或许只是和前人的智慧暗通而已。当我的心中形成了这个念头,并且环顾天下寻找实施计划之地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有一座现成的龙渊阁放在这里。不错,龙渊阁的知识,就是为此而保存。首座点点头,又摇摇头,但我们手中的筹码还不够。数千年的积累,仍然无法穷尽这世上所有的知识,因为每一时刻都有旧的知识消亡,也有新的知识诞生。这我已经有所准备。永恒教主说,我另外还遣出了四名使者,前往大地上其他四处知识的宝库:宁州蓁林宫遗迹外的星轮谷、瀚州阿罗夸百炼道场、宛州富贵乡公的私人图书馆,以及雷眼山地下深处的地火母殿。首座低头沉思,心中默默计算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地开口:还不够这些加起来还不够南风啊,这世间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东西。永恒教主说道,就算是诸神也有做不到的事他们不能令这个世界永恒存在何况只是凡人的我们?我们只需要尽一切的努力,去追求那最终的意义,而不必多想是否能够做到最好。这样到了世界终结的那一刻,只要我们能够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我与诸神一起参加了这最后的时光,那就足够了。首座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举头仰望穹顶,以近乎喃喃自语的声音说道:有时候我真羡慕你的意志。和你相比,选择藏身在龙渊阁中的我就像是一个懦夫。永恒教主沉默了一会儿,同样低声地说:我的意志?你说得不错,因为这是我唯一拥有的东西。我已经失去了其他的一切。这也是星命吧?一个念头忽然出现在首座的心中,或许,诸神早已安排下这一切,为了令你能够挽救这世界,他们才让你经历种种苦难。够了,不要再说过去了。永恒教主冷冷地说。 抱歉,我的朋友。首座回到原来的话题,那么,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你的计划?末日近在眼前,当然是越早越好。永恒教主指了指地下的金球:这里是一块星辰的碎片。当另外四块碎片也到达他们的目的地时,我们就可以开始了。那么你是准备用星网来连接五地的知识?首座想了想,说,恐怕还不够。在龙渊首座历代相传的秘密预言中,种子应该同时包含荒墟两者的力量,否则便不能经受住灭世时的融合。星网是纯粹的精神力,我们还需要有形的物质作为本体。这个问题我早已想到了。永恒教主说着,朝洛维看了过来。 首座的目光也跟着落到这个年轻武士的身上。 在两大智者的注视下,洛维顿时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 猩红色的毡毯铺满了整个大殿,中央的高几上随意放着几盘精致的糕点,年老的皇帝斜倚在软座上,漫不经心地听身边侍立的两位女官朗读当日的奏章。 赈理水灾的事宜就交给青宁侯吧。听说他与当地商会会长的关系不太好。皇帝闭着眼睛微笑,仿佛想到了有趣的场面,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年轻的女官提着朱笔在奏章上记录下皇帝的批示,然后拿起下一封:广北府的急报,?殿下已经平安进入百炼道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