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要同她亲近,不只是性刺激,这香港于你于她都是异地,你同她的那点联系,那记忆也是十年前,隔海那边,还在中国的时候。 “那是在你家,冬天夜里…” “那家早已查封了。” “你那家很暖和,很特别,气氛很温暖…” “是热电站的管道供暖,暖气管总很烫,房里冬天也只要穿件单衣。你们来的时候,都穿的棉大衣,还翻起领子。” “怕被人发现,给你惹麻烦” “倒是,楼前就经常有便衣,夜里十点下班,再站下去够呛,北京冬夜那呜呜的风。” “是彼特突然想起来看你,也没给你打电话。他说带我去你家,你们是老朋友,夜里去更好—免得碰上盘查。” “我家没装电话,怕朋友们在电话里随便乱说,也避免同外国人往来。彼特是个例外,他来中国学的中文,当年热中过毛的文革,我们时常争论,算是多年的老朋友。他怎样了?” “我们早就分手了。他在一家德国公司驻中国的办事处当代表,找了个中国女孩结婚带回德国去了。听说他现在自己开家小公司,也当了老板。我那时候刚去北京学习,中文还讲不好,同中国人交朋友很困难。” “记得,当然记得,你进门脱了棉大衣,解下毛围巾,好漂亮的一个洋妞!” “胸很高,是不是?” “当然,一对大奶,白里透红,没抹唇膏嘴唇也这样鲜红,特别性感。” “那时,你不可能知道!” “不,这么艳红,不会不注意。” “那也因为你房里很热,又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车。” “那”晚你默默坐在对面,没说甚么话。” “我一直努力在听,你和彼特滔滔不绝,谈的甚么记不得了,再说那时我中文也听不很懂,可我记得那一夜,感觉奇特。” “你当然也记得那冬夜,房里点的蜡烛,更增添点温暖,从楼下望你这窗户也不清楚有没有人在。你终于争得了这么个小套间,有个像样的窝,有了个家,可以抵御外面的政治风雨。她背靠书柜坐在地毯上,出口转内销的剪羊毛地毯,那怕是减价的次品也够奢侈的,足足抵你一本书的稿费,可你那本毫不言及政治的书却给你意来许多麻烦。她衣领敞开,窿起的胸脯特白,光溜溜的黑丝袜,那双长腿也特别诱人。 “别忘了,你房里还有个女孩,也穿得很少,好像还赤脚,我要没记错的话。” “通常是裸体,甚至在你们进门之前。” “对了,那女孩是我们都喝上酒,坐了好一会,才悄悄从那间房进来的。” “你们显然不会立刻就走,我叫她过来的,这才套上条裙子。” “她只同我们握了握手,一个晚上也没说甚么话。” “同你一样。” “那一夜很特别,我还没见过中国人家有这种气氛…” “特别是,有个突如其来的德国白妞,嘴唇鲜红…” “还有个赤脚的小京妞,苗条可爱…” “晃晃的烛光…” “在你那挺舒适暖和的房里,喝酒,听窗外寒风呼呼叫…” “就像这会一样不真实,外面没准还有人站岗…” “你不由得又想起这房里有可能在录像。 “还不真实吗?” “她夹紧你,你闳上眼感受她,搂紧地rou乎乎的身体,喃喃道:”不用天亮前就走…” “当然不用…”她说,”我当时并不想动,大冬夜还得再骑一小时占自行车,是彼特要走,你也没有挽留。” “是,是的。” “你说你也一样,还要骑车送她回兵营。 “甚么兵营?” “你说她在军队的医院当护士,不许可在外过夜。 “她松开你问:”说的是谁?” “你说的是她那军医院在北京远郊的军营,每星期天地上午来,你得星期一凌晨三点以前动身,再骑上两个多小时的车,天亮前把她带回部队驻地。 “你说的是那个中国女孩?”她抽身推开你,坐起来问。 “你睁开眼见她那双大眼凝视你,有些抱歉,只好解释,说是她谈到了你当时的那位小情人。 “你很想地?” “你想了想说:”可这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早已失去联系。” “也没有她的消息?”她屈腿坐了起来。 “没有,”你也从她身上起来,回到床边坐下。 “你不想找她?” “你说中国,对你来说已非常遥远。她说她明白。你说你没有祖国。她说虽然她父亲是德国人,可母亲是犹太人,她也没有祖国,但摆脱不了记忆。你问她为甚么摆脱不了?她说她不像你,是个女人。你只说了个啊,便没再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