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圣经_第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节 (第3/3页)

胡萝卜。他爸把guntang的猪油倒进个塑料罐里,罐子即刻萎缩熔化了,油从桌上又流到地下,他们蹲下用小勺子一点点从地板上刮起那层凝固了的猪油时,都默默无言口,这他、水远忘不了。他还说:

    “爸,我回来就是要把这枪的事弄清楚,为的是爸,也为我自己。”

    他父亲这才说:

    “转买手枪的是我三十多年前在银行的一位老同事,解放后来过一封信就再没有联系,人要在的话,想必也还在银行工作。你叫他方伯伯,你还记不记得?他非常宣口欢你,不会出卖你的。他没有孩子,还说过要收你做他的乾儿子,你妈当时没答应。”

    家中有张旧照片,要还没烧掉的话,这他记得,这位方伯伯秃顶,胖胖的圆脸,活像一尊弥陀怫,可穿西装,打的领带。骑坐在这穿西装的活佛腿上的那小孩子,一身毛线衣,手捏著一支派克金笔,不撒手,后来这笔就给他了,是他小时候一件货真价实的宝贝。

    他在家只过了一天,便继续南下,又是一天”夜的火车。等他找到当地的人民银行询问,接待他的是个青年,造反派群众组织的,又问到管人事的干部,才知道方某人二十年前就调到市郊的一个储蓄所去了,大概也属于以前的留用人员不受信任的缘故。

    他租了一辆白口行车,找到了这储蓄所。他们说这人已经退休了,告诉了他家的地址。在一楝二层的简易楼房里,过道尽头,他问到系个围裙在公用水池洗菜的一个老大婆,老太婆先愣了一下,然后反问:

    “找他做甚么?”

    “出差路过,就便来看望这老人家,”他说。

    老大婆支支吾吾,在系的围裙上直擦手,说他不在。

    老人低头不知找寻甚么,然后手端起茶杯,颤颤的。他说不需要老人证明,只是请他说一说情况:我父亲是不是托你转手卖过一支手枪?

    他强调的是卖,没说是老人买的。老人放下茶杯,手也不再抖了,于是说:

    “有这事,好几十年前啦,还是抗战时期逃难嘛,那年头,兵荒马乱,防土匪呀,我们在银行里做事多年,有点积蓄,钞票贬值呀,都换成了金银细软,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有根枪以防万一。”

    他说,这他父亲都说过,也不认为这有甚么,问题是那枪的下落至今一直成了悬案,他父亲私藏枪支的嫌疑也转到他的档案里了,他说得尽量平实。

    “都是想不到的事呀!”老人叹了口气,

    “你爸爸的单位也来人调查过,想不到给你也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还不至于,但是一个潜在的麻烦,为了应付有一天发作,好事先、心里有数。”

    他再一次说明不是来调查,摆出一副微笑,让老人放心。

    “这伧是我买的,”老人终于说了。

    他还是说:

    “可我父亲说是托你转手卖的一

    “那卖给谁了?”老人问。

    “我父亲没说,”他说。

    “不,这恰是我买的,”老人说。

    “他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我后来把它扔到河里去了。”

    “他知道吗?”

    “这他哪里知道?”

    他也就没有甚么可说的了。

    “可你爸为甚么要说呢?也是他多事!”老人责怪道。

    “他要是知道这枪扔到河里去了…”他替他父亲解释道。

    “问题是他这人也大老实了!”

    “他也可能怕这枪还在,怕万一查出来,追问来源——”

    他想为他父亲开脱,可他父亲毕竟交代了,也连累到这老人,要责难的还是他父亲。

    “想不到,想不到呀…”老人一再感叹二谁又想得到这三十多年前的事,你还没生下来呢,从你父亲的档案又到了你的档案里—.一

    在河床底连渣子都铺完了的这支不存在的枪,没准也还留在这退休的老人的档案里呢,他想,没说出来,转开话题:

    “方伯伯,你没有孩子一.

    “没有。”老人又叹了口气,没接下去说。

    老人已经忘了当年想要收他当乾儿子的事,幸好,否则老人的心惰也得同他父亲那样更为沉重。

    “要是再来调查的话——”老人说。

    “不,不用了,”他打断老人的话。他已经改变了来访的初衷,没有理由再责怪他们,这老人或是他父亲。

    “我已经活到头了,你听我把话说完,”老人坚持道。

    “这东西不是已经不存在了吗?不是锈都锈完了吗?”他凝望老人。

    老人张嘴哈哈大笑起来,露出稀疏的牙,一滴泪水从那下垂的眼皮下流了出来。

    老人同他老伴张罗,一定要留他吃饭,他坚持谢绝了,说还得回城里退掉租的山口行车,赶晚上的火车。

    这位方伯伯送他出了楼,到了大路口,一再挥手,叫他问他爸好,连连说:

    “保重!保重呀!”他骑上车,等回头看不见老人的时候,突然明口过来:这番查证多此一举,有个鸟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