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中秋八月中 (第4/4页)
死了二十年了,来这里的外地人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客栈大多又变成了仓房或住家。 可是八月中秋时节,镇上来了许多带刀佩剑的江湖人物,仅存的几家客栈都住满了,还有不少人干脆在河滩上搭起了布篷。 方家桥的人不安起来,但不安中又隐含着兴奋——莫非又有什么人要学宋朝元占山立派吗? 应该说,万家桥的男人女人中不少是原先虎山派的门下弟子,会几下武功。方家桥人习武,已成传统。 连石呆子和癩痢老六,也都有几手绝招。 八月十六一大早,睡眼惺松的石呆子就过了河,奔牛棚而去。他抢了三百两银子,总觉得对不起何出,因此总想拉何出去喝酒。 刚走到牛棚门口,石呆子便已叫得山响:“何出,喝酒去!” 一只脚刚迈进牛棚,石呆子的手腕就被人扣住了,空有绝招也使不出。 石呆子生气了,喝道:“你是谁?何出呢?” 他的睡意已全消尽,他已看清那人不是何出。 那人锦衣金冠,风度翩翩,面上带着开朗迷人的微笑,将石呆子拖到了门外,温言道:“阁下是何出的朋友吗?” 石呆子奇道:“你问谁?” 石呆子不知道“阁下”二字是做什么用的。 那人愣了一下,手上加力,石呆子痛得杀猪般大叫起来。 那人冷笑道:“说,你是不是何出的朋友?” 石呆子怒道:“我当然是他朋友。哎哟!你他妈的干什么?要把手捏断了,老子杀了你!” 那人又是一愣,放开手,微笑道:“对不起。请问你贵姓大名?” 石呆子甩甩乌青的腕子,痛得直吸气:“人家都叫我石呆子,老子听了很生气。” 那人自然不敢叫他“石呆子”了。由此可见,石呆子这人有时候并不呆。 那人道:“原来是石兄——” 石呆子憨厚地纠正那人的错误:“我不叫‘石兄’,老子是石呆子。” 那人忍住怒火,勉强笑道:“你知道何出上哪儿去了?” 石呆子一呆:“何出不在?” 那人道:“不在。” 石呆子奇怪了:“怪呀,这狗日的猫到哪里去了?” 那人问道:“你真不知道?” 石呆子不高兴了:“这是什么话,老子怎知他现在在哪里?老子是来找他喝酒的。” 那人每听到石呆子自称“老子”眼皮就会忍不住跳一下。他虽已明白这石呆子是个混账加二百五,但还是气得够呛。 有气也没办法,暂时还得忍着。因为石呆子是何出的朋友,他要知道何出的情况,只有先笼络好这个石呆子。 那人微笑道:“是吗?这样吧,我陪你去喝几盅,怎么样?” 石呆子咧开大嘴一笑,满口黄牙:“你明说要我请你喝酒不就结了,何必弯弯绕绕地不痛快呢?” 他拍拍口袋,骄傲地大声道:“老子有的是钱!” 他居然敢在一个锦衣公子面前吹嘘自己“有的是”钱! 那人哭笑不得,既已碰上石呆子这种人,也就只有自认倒霉了。 老方酒店。人很多。 两碗酒下肚,石呆子已是天晕地眩,满面红光,小眼珠子瞪得溜圆:。 “死…死马,你老…哥够…够哥们意思!” 那人自称复姓司马,石呆子自然要叫他“死马”了,幸好那人还没报出自己的全名“司马鹤”否则,石呆子非叫他“死马活”不可。 提起司马鹤,武林中没人不知道。 司马世家是武林世家之一,百年来雄踞芜湖,傲睨江南。司马世家的财力雄厚,武功更是独树一帜。 惟一遗憾的是,司马世家人丁不旺,几代单传,司马鹤的父亲司马庄已于七年前暴亡,偌大的司马世家的所有财富和权力,都已集于司马鹤一身。 司马鹤是江湖上武功最高的年轻人,司马鹤是武林最富有的年轻人,司马鹤也是武林公认的几个美少年之一。 这么一个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却也会屈身于一个深山小酒店里,赔笑于石呆子的唾沫星子之中,岂非咄咄怪事? 司马鹤开始套问何出的情况。石呆子大着舌头,知道的猛说,不知道的乱说。 酒店中大部分是刚来方家桥的江湖人物,他们都竖起了耳朵,听石呆子胡说八道。 老方暗暗吃惊:“看来这姓何的疯子还真有点来历?这些人大约都是为找他来的。怪不得上次有人白送他三万两银子,又有四个女人请了他一顿好酒呢!” 一个小混混,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老方不明白,一点都不明白。 石呆子说着说着,身子就滑到桌子下面去了。无论司马鹤怎么踢、怎么叫,也不动了,转眼间就打起了呼噜,打得山响。 司马鹤无奈地摇摇头,微笑着看了看四周的酒客。那些人都在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支起的耳朵早已耷拉下去了。 司马鹤叫过老方,指着石呆子对老方道:“这个人喝醉了,你扶他到你床上去躺一躺,再给他烧盆酸汤醒醒酒!” 老方愕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