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4页)

“你在想什么?”

    恰巧电话铃响起来,丹青去接听,扬声说:“艾太太,艾先生找你。”

    “呵。”她颤巍巍站起来。

    丹青把电话挪到她面前。

    真要好,两个人还通电话呢。

    只见老太太说了两句,放下话筒说:“他叫我上去。”

    丹青有点失望“过来喝咖啡嘛。”

    “他要找点资料给学生,”老太太解释“这个学生是他爱徒,此刻是个相当有名的作家。”

    “真的?”丹青有意外之喜,但随即说:“但是所有作家在亲友心中,都是名作家。”

    艾老太笑“在你心目中,谁才算是名作家?”

    丹青想一想“要作品丰盛以及受读者欢迎的才算。”

    “谁?”

    “金庸已经收笔了,倪匡可算是。”

    “那当然,除出他们,还有谁?”

    “方渡飞可算是后起之秀,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他的书。”

    艾太太一听这个名字,哈哈大笑起来“阮小姐,这可是你承认的啊。”丹青既惊且喜“什么,莫非老先生的学生正是他?”

    “可不就是这个人。”

    “可是我们都知道方渡飞长居北美洲。”

    “他总得回来探亲呀。”

    丹青吸进一口气“真不知他那么多书,怎么写出来。”

    “别问他这个问题,他说他最怕回答。”老太太笑。

    “有机会,可以让我见见他吗?”

    “这…”老太太犹疑一下“我问问他。”

    “他怕见客?”聪明的丹青马上猜到。

    “嗳,确有一个孤僻。”

    “那就不要勉强了。”

    “真是个温柔的好孩子,我要上去了,不然他又要催。”

    丹青送老太太出去。

    多可惜阿姨不在,不然两姨甥又可兴奋半日。

    阿姨最喜欢看方渡飞。

    下午五点多,这上下,阿姨也该到巴黎了。

    大抵,也见到那位胡世真先生。

    丹青可以肯定时这位胡某人叫娟子阿姨到花都见面。

    阿姨不容易为事为人动心,由此可见这位胡先生对她有多么重要。

    丹青没想到中年人也会这么冲动。

    傍晚,丹青关了店门,用蒸气吸尘机清洁地毯。

    她有点惆怅,那年轻人到底没有来,白白紧张一整天。

    有人推门。

    丹青警惕地抬头。

    见顾自由脸色惨白地站在咖啡室门外。

    丹青连忙过去拉开门“你不舒服?快进来坐。”

    彼自由一言不发,坐下,把脸埋在手臂里,不肯抬头。

    丹青太了解她此刻心情,斟杯冰水给她,也不逗她讲话,只是继续工作。清洁完地毯,顾自由仍然维持那个姿势,一动不动。

    丹青看看手表,不忍赶她走,干脆把窗帘也除下来放进机器洗。

    然后做一客青瓜三文治,坐在柜台后慢慢享受。

    彼自由似一座雕像似坐着。

    丹青恻然,同时心中不安,悸惧。

    每个恋爱中人都会遭遇到这种惨事?丹青怕她捱不到永结同心已经生了癌。丹青轻轻放下三文治,海明又来了,他冒失地推门进来,一边叫:“丹青,今天…”

    丹青竖起一只手指,放在嘴唇,然后指一指顾自由。

    海明即时噤声。

    他脸上打着一百个问号。

    这个时候,顾自由抬起头来,疲倦的说:“对不起,不好意思,阻你打烊。”丹青趋前问:“不要紧,要不要喝什么?”

    彼自由摇摇头。

    她容颜失色,似彩衣误堕漂水,褪尽艳光,只余淡淡影子。

    她站起来,缓缓搓揉麻痹的手臂,拉开门,走了。

    丹青担心不已。

    海明问:“发生什么事?”

    丹青看他一眼“来,帮我挂上窗帘。”

    海明很愉快“遵命。”

    丹青悔约,她没有心情出去吃饭。

    她说:“我一身汗臭,明天吧,明天由我请客。”

    海明凝视她“明天复明天,明天何其多。”

    丹青笑。

    “方才那女孩是谁?”

    “伤心人。”

    海明点点头“看得出来。”

    丹青无奈地摊摊手。

    “何必让她的事影响你的心情。”

    丹青一怔,缓缓的说:“也许因为我一向不算自我中心,也许我觉得物伤其类,也许我喜欢她这个人。”

    海明听她这样讲,便不敢再说什么,怕得罪女友。

    幸亏丹青说:“我做个蘑菇炒蛋给你吃。”

    海明哭丧着脸“怎么吃得饱,我是一只食rou兽。”

    丹青忍不住笑“不早说,冰箱里还有一块牛rou。”

    他这才松口气。

    一小步一小步,他俩熟捻了。

    丹青选了一只田纳西华尔兹唱片播放,每次听这首歌,母亲与阿姨都会说:“该曲流行之时,我们比丹青还小。”象是不明白那些岁月,自指缝间流到什么地方去了。

    有鉴及此,小丹觉得每过一天,都要全神贯注,以便日后说一句:我没有蹉跎光阴。

    丹青的厨艺比她的功课好多了。

    娟子阿姨曾说:“做得一手好菜,到了外国,男孩子排着队来追求,爱挑谁就挑谁。”她不担心小丹的出路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