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影响力 (第1/3页)
第219章影响力 第219章影响力 “我支持编剧提高待遇的诉求,但我不支持罢工,这就是我的态度” 最近一期的《名利场》杂志,林明阳抱手、微笑、耸肩的照片成为了这一杂志的封面,他对于这次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的态度也跟着登上了杂志封面。 此言一出,媒体哗然。前段时间热播剧《绝望主妇》的主演伊娃才在罢工现场派送披萨;奥斯卡影后霍莉-亨特戴着帽子和手套“全副武装”地出现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中心的大楼下,手举着写有“同舟共济”字样的标牌,以示对罢工者的支持。还有其他不少大牌电影和电视明星也曾经出现在队伍中,和编剧们一起举着“坚持罢工”标语牌,高喊“要公平,还我所得”的口号。 林明阳这个时候表达了与主流截然不同的声音,自然是“一石惊起千层狼”林明阳在接受采访时候指出,罢工的效率取决于协会管理内部“富人”和“穷人”的能力。“在这个协会内部,各人之间的经济状况早就很不同了。如果罢工持续超过一个月,协会将面临成员挑战领导的棘手问题。”这种内部的贫富差距竟会成为罢工难以长久持续的根本原因。 他原本是想提醒编剧协会要注意这个问题,可惜他的这番好意被人曲解,编剧协会马上就给予反驳:“我们要通过罢工解决的问题涉及各个收入水平的人。”西海岸分会的负责人杰夫-赫曼森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团结一致的状况。”而东海岸分会的发言人谢里-戈德曼说:“如果大家要问编剧梯队中位于上层的人和位于下层的人在罢工决心上有什么分歧的话,答案是绝对的‘没有’” 编剧协会这种着急着跳出来澄清事实的做法反而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担忧,事实上罢工才持续了一个多月,协会内部就已经有人开始动摇甚至抱怨,那些家底丰厚的编剧可以坐在家里安心的坐享罢工的成果,而那些处在工薪阶层的编剧则开始要开始面临拮据的生活困境。 罢工的组织者还沉浸在把金球奖拉下马的喜悦中,林明阳“另类的宣言”却给编剧协会敲响了警钟,演员工会和导演协会的集体沉默已经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林明阳的“表态”就像是一个风向标,那些曾经公开支持编剧罢工的演员们这时候都变得低调了起来,罢工人群中再也看不到明星的身影。 为了逆转这种人心浮动的不利局面,在美国编剧协会发表声明,称可能会在2月10日音乐界最盛大的格莱美奖上举行游行示威,让颁奖典礼无法正常举行时。编剧协会发言人格雷格-米切尔公开声明,明确表示罢工的编剧拒绝为格莱美奖颁奖典礼撰写串词。编剧协会还明确告诫美国演员工会的明星,如果要参加此次颁奖礼,必须先穿过厚厚的罢工人墙。 面对这一挑战,美国音乐家协会和美国电视电台艺术家协会联合起来“声援”格莱美,他们在联合声明中强烈呼吁旗下所有成员,参加本届格莱美的颁奖典礼,以示支持。 美国音乐家协会是美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家联合体,而美国电视电台艺术家协会则代表7万专业娱乐从业者的权益,这份联合声明的分量很重,媒体甚至将其看作是促成格莱美颁奖礼如期举行的一针“强心剂”之前公开表示支持罢工的知名音乐人贾斯汀、碧昂丝这些人都纷纷放弃了原先的立场。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被这股罢工势头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几大娱乐巨头也开始对编剧罢工进行反扑,由于新一季的电视剧拍摄计划不保,FOX、CBS、NBC及华纳兄弟四家主要电视台将取消与数十位编剧的合约,受此影响,不但新一季的剧集拍摄计划可能泡汤,这几十位编剧的饭碗也将不保。 好莱坞著名的温斯坦兄弟公司本来已同编剧工会谈妥,可以继续聘请罢工的编剧,令公司得以继续制作手头的电影。但在达成协议前,哈维-温斯坦收到了不少其他巨头的电话,警告他不要单独跟编剧协会谈判。 林明阳之前的“预言”一一应验,罢工组织者宣称罢工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编剧的利益,但在这次罢工风潮中,首先被解雇的都是那些中产阶级编剧,而那些真正的“大牌”编剧,因为手里握有足够的资本,制片方轻易不会和他们撕破脸,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担心丢掉工作。 美国编剧协会内部成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处于中低收入阶层的编剧们希望能够加快谈判,今早结束这次罢工,但高收入编剧和罢工的组织者都认为这个时候并不是谈判的最佳时机。 原本谈判的形势对编剧协会是有利的,因为罢工已经持续了7周,在好莱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几乎摧毁了电视剧播出旺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