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爱撒野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3页)

上辗转反侧,怎也无法合眼入睡。

    “老天爷,难道我真的非嫁给那个臭刁明不可吗?”她喃喃自问。想到往后她和刁明我刺你一剑、你捅我一刀,每天想着如何谋害对方的生活,她就觉得恐怖。

    别开玩笑了,她才不想嫁给一个可能进门没几天,就把她气得一命归阴的丈夫。

    想着,她下定了决心,准备包袱款款落跑,她死也不要嫁给臭刁明!

    趁着夜色,拎了个小包袱的桃夭,蹑手蹑脚的摸向后门,想一逃了之。

    “大姐,你在这里做什么?”

    霍地,如雷的大嗓门画破夜的宁静传来。

    桃夭瞬间被吓得心脏差点停止,转头望向离她尚有一段距离的上官硕人,慌张的轻声斥道:“嘘!小声点。”

    硕人走过来,表情装得相当无辜“我又不是故意的,人家的嗓门天生就大嘛!”

    “你还说,连死人都要被你吵活啦!”桃夭抚着心口,紧张兮兮的左右张望,生怕被人发现她想逃家。

    “大姐,你带着包包要去哪里?”硕人尽量压低声音问道,不过在夜里她的声音仍显得格外响亮。

    桃夭忙将包袱藏到身后“我哪有要去哪里?我只是出来散散步。”

    硕人目露疑光,又忘了控制音量的说:“厂X-你想逃婚对不对?”

    “嘘!”桃夭气急败坏的嘘她,用气音骂道:“你再敢多说一句,我就把你的嘴给缝起来!”

    硕人捂起自己的嘴,点点头,表示不敢再多话了,免得真被泼辣的jiejie缝了嘴。

    “大姐,小妹,你们怎么都还没睡?”蓦然再传来另一声柔嗓。

    上官静女巧步轻移的走向她们,比起桃夭的倔傲好强与硕人的大刺迷糊,静女显得十分婉约文静。

    “大姐,我正想去找你。”她把一张纸笺交给桃夭“这是meimei昨天去庙里上香时,特地替大姐求的姻缘签。”

    桃夭好生感动,打开来看,见签上写着“花非花,雾非雾,分明天上日与月,莫问神仙何日月。”

    “这是什么意思?”硕人不太明白。

    桃夭不由得苦笑,很明显这是只凶中带吉的签、表示事物的真相早已摆明眼前,毋需煞费苦心去寻求答案。

    难道她命中注定真要嫁给刁明?

    “大姐,祝你幸拐。”静女由衷的祝福她。

    “谢谢你,二妹。”桃夭只能微笑道谢。

    什么是幸福?她在心里自问,对她而言“幸福”这种东西,飘渺不可及…

    “真羡慕大姐要出嫁了。”硕人的口气充满欣羡,嗓门大得令两个jiejie都想掩住耳朵了。

    桃夭没好气,懒得再斥责她“要不,你代替我嫁好了。”

    “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啦!”硕人忙不迭的摇头晃手。

    三姐妹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的扑哧笑出来,娇若银铃的笑声回荡在春夜中,扰动星点流萤满园飞舞。

    ----

    翌晨,良辰吉时,刁华率领阵仗庞大的五花大轿与送聘行列,浩浩荡荡的来到锦琊城大街,缓缓往上官家前去,延路锣鼓喧天、笙萧刮耳。

    来到上官府大门前,上官府一干仆人上前,齐声献上“请下马诗”“窈窕出兰闺,步步发阳台,刺史千金重,终须下马来。”

    刁华被请下坐骑,在众人簇拥下入府,来到桃夭的闺房外,他大声吟着“化妆诗”“姑娘天生本丽质,不须脂粉污容颜。”

    昨晚没逃家成功的桃夭在里头听到,晓得不论她的意愿如何,箭已上弦,她是不得不嫁了。

    “娘从你小时候就盼着你嫁给刁明的那一天,娘相信他一定会好好待你,给你幸福的。”上官母欣慰的拍拍女儿的手,忍不住又落下一滴不舍的泪水。

    别被他气得吐血而死就万幸了,还给她幸福?

    桃夭想回嘴,但硬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忍住,只能在心里叫苦。

    对于这桩从小订下的婚事,她感到惶惑且抗拒,然而她根本没有拒绝的机会,因为就算她说不,仍是会被赶鸭子上架强迫嫁去。

    被人在凤冠上罩了红盖头,她由数名喜娘掺扶而出,来到正厅拜别父母。

    经过一阵复杂冗长的礼俗后,上官府欢天喜地的送大女儿出阁。

    泼在上官府红漆大门前的一盆清水,象征着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桃夭听到轿外追着迎亲队伍的儿童们,唱着嫁女童谣“月儿圆,圆在天边像汤圆,嫁女远,远过离家万里远。”

    茫然的坐在花轿内的桃夭,想到她将从此离开父母的保护羽翼,不再是上官家的女儿、不再长侍父母膝下、不再与meimei们相伴读书、不再无忧无虑的过着悠闲生活…

    听着、想着,她不由得悲从中来,一颗豆大泪珠轻缓滑下,淌过抹着白粉与胭脂的脸庞。

    “不哭,不哭,有什么好哭的,不过是嫁人而已,没什么好哭的。”她轻揩泪水自语,岂知愈揩泪却掉得愈凶,一颗接着一颗,怎么止都止不住。

    罢了,要哭就哭吧!

    她干脆以袖掩面,呜咽不成声,纵容眼泪沾湿锦红袍袖。

    ----

    不知道迎亲队伍已在回秀琅城路上的刁明,依然悠悠哉哉的来回于山寨与刁府之间。

    这一日,被刁明改名为梁山泊的猪头山入口的石碑旁,站了一名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倚碑翘首等待。

    “小姐,今儿个他可能不会来了,咱们回府吧!”一名家仆上前劝她。

    “不,他一定会来。”柳小姐坚定不移,若没等到刁明,决计不肯回去。

    她对刁明可说是一见倾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