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神仙五十 (第4/5页)
九成被廓清,只有一方还处在不祥的氛围中,我认为虺蜴肆毒痛于淮蔡,豺狼尚且对其口喙之物猜疑,蝼蚁尚且巩固其封疆。如果让岁时丰收人心安定,这就养肥了群丑。只要庄稼欠收灾害发作,一定使人心摇动。如此老百姓就会倒戈而攻,可以席卷,祸及三州的逆党,所受的损害也最小。安定天下疾苦的百姓,其利就厚。请龙神施水,厉鬼行灾,由此天诛,以资战力。”汉帝说:“表章很好,既已允许,可以提前祝贺诛除妖孽了。”书生告诉田璆、邓韶:“这个人就是开元天宝年间太平天子(李隆基)。”不久,又听到仙乐从空中传来,手擎红色符节的人在前面大声说:“穆天子来了,奏乐!”群仙都站起来,王母也离开座位拜迎,两个皇帝也降阶出迎,然后一起入帷幄之中环坐而饮。王母说:“为何不把老轩辕拉来?”穆天子说:“他今天晚上主持月宫的宴席,不是不勤请啊。”王母又说:“瑶池一别之后,山谷几经变迁移动,刚才来时观看洛阳东城,已变成土丘废墟了。定鼎门西路,转眼间又变为新的市朝。而人们的名利思想还象旧时一样,可悲可叹哪!”穆王把酒,请王母唱歌。王母就用珊瑚钩敲击玉盘而唱道:“劝君酒,为君悲。”又吟诵说:“自从频见市朝改,无复瑶池晏乐心。”王母持杯,穆天子唱道:“奉君酒,休叹市朝非。早知无复瑶池兴,悔驾骅骝草草归。”唱完以后,与王母谈论瑶池会时的旧事。于是又重新歌唱一段:“八马回乘汗漫风,犹思往事憩昭宫。晏移南圃情方洽,乐奏钧天曲未终。斜汉露凝残月冷,流霞杯泛曙光红。昆仑回首不知处,疑是酒酣魂梦中。”王母酬答穆天子唱道:“一曲笙歌瑶水滨,曾留逸足驻征轮。人间甲子周千岁,灵境杯觞初一巡。玉兔银河终不夜,奇花好树镇长春。悄知碧海饶词句,歌向俗流疑误人。”轮到给汉武帝敬酒,王母又唱道:“珠露金风下界秋,汉家陵树冷翛翛。当时不得仙桃力,寻作浮尘飘陇头。”汉武帝给王母娘娘敬酒说:“五十余年四海清,自亲丹灶得长生。若言尽是仙桃力,看取神仙簿上名。”汉武帝又说:“我听说丁令威能唱歌。”就命左右之人去把他召来。丁令威来到,汉武帝又派子晋吹笙来伴奏,丁令威唱道:“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仙帝早升遐。至今犹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汉武帝持杯良久。王母娘娘说:“应该把叶静能召来,让他唱一曲时下的事。”续后叶静能来到,跪着给唐玄宗敬酒,又唱道:“幽蓟烟尘别九重,贵妃汤殿罢歌钟。中宵扈从无全仗,大驾苍黄发六龙。妆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犹浸玉芙蓉。荆榛一闭朝元路,唯有悲风吹晚松。”歌唱完了,唐玄宗凄惨良久,诸仙也觉得惨然。于是黄龙持杯,也在车前拜了又拜致祝词说:“上清神女,玉京仙郎。乐此今夕,和鸣凤凰。凤凰和鸣,将翱将翔。与天齐休,庆流无央。”仙郎就用鲛绡五千疋,海人文锦三千端,琉璃琥珀器一百床,明月骊珠各十斛,赠送给奏乐的仙女。于是就有四只仙鹤立于车前,载着仙郎和相者侍者,兼有宝花台。一会儿,进献法膳,共几十道美味佳肴,连田璆、邓韶也借了光,田璆、邓韶饮了酒。这时有仙女捧着玉箱,托着红纸和笔砚而来,请写催汝诗。于是刘纲作诗写道:“玉为质兮花为颜,蝉为鬓兮云为鬟。何劳傅粉兮施渥丹,早出娉婷兮缥缈间。”于是茅盈作诗写道:“水晶帐开银烛明,风摇珠珮连云清。休匀红粉饰花态,早驾双鸾朝玉京。”巢父作诗写道:“三星在天银河回,人间曙色东方来。玉苗琼蕊亦宜夜,莫使一花冲晓开。”这些诗送进帷幄以后,就听里面有环珮响动的声音。于是就有几十位玉女引领仙郎入账,召田璆、邓韶去执行礼仪。礼仪完毕,两个书生又领着田璆、邓韶向夫人辞行,夫人说:“不是没有最好的宝物可以赠送给你们,只不过你们没有力量携带罢了。”于是各赏他们延寿酒一杯,说:“可以增添人间半甲子(三十年)的寿命。”又命卫符卿等领着他俩回人间,不要让他们归途寂寞。于是两个童子领着田璆、邓韶离去,一路上二童又折烛夜花给他俩倒瑞露酒,每走一步都恋恋不舍。卫符卿对田璆、邓龙说:“夫人白昼升天,让鸾鸟仙鹤驾车,在于长期积习罢了。没有积累仁德而又胸蕴才学,始终不能享受爵禄的人,我不相信这样的事。倘若您能够跳出尘缘的牢笼,能够解脱世俗的桎梏,从现在开始十五年后,我在三十六峰等待您,希望您珍重自爱。”又从来时的东门出来,双方握手告别。分别以后,走了四五步,仙童踪迹皆无,唯有嵩山嵯峨倚天。他们找到一条砍柴人走出的小路,沿路回来。等到回到家里,已过去一年多了。家里人以为他们死了,为他们招魂下葬北邙山原野之中,坟上的草已经老了。于是田璆、邓韶就抛弃家室,一同进入少室山,如今不知在哪里。 裴航 唐朝长庆年间,有个秀才叫裴航,因科举考试不中到鄂渚去漫游,拜访故旧友人崔相国。恰值崔相国赠给他二十万钱,要长途携带回到京城,因而雇大船载到湘汉。同船有一个樊夫人,乃是国色天香的美人。言词问答交接,隔着帷帐仍觉亲近融洽。裴航虽感亲切,但没有办法通达心意与她会面。于是他就贿赂樊夫人的侍妾袅烟,求她送达一首诗:“同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诗送去之后,很久没有得到答复,裴航多次讯问袅烟,袅烟说:“娘子看了诗如同没看,怎么办?”裴航没有办法,于是在道途中搜求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