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出乎意料 (第2/2页)
次三番,她总是仰着头“祖母又说这个了,一点儿都不好玩。” 老太太叹口气,有些失望“你怎么和蕊儿换了似的,她越来越努力,你倒是越来越贪玩。” 转头又小声的冲严mama道“可惜了她没慧根。” 严mama看了眼在一旁捻果子吃的五小姐,笑着安慰老太太“五小姐还不到年纪,等再过几年长大了,说什么都能一点就透。” 傍晚时分,齐眉回了东间,迎夏打了盆水给她梳洗,边搓着帕子边笑着说今日出去采购的趣事。 心里想着事,齐眉也没有细听,只是偶尔笑几下。 秋风落叶的一个清晨,外边敲锣打鼓,老太太领着众人一齐站在门口,看着小厮兴高采烈的跑进来,边跑边喊“大少爷中了武状元!” 府门口一下喧哗起来,饶是齐眉已经知道齐勇是一定中了的,也不自觉的牵起嘴角。 老太爷本来绷紧的神经也轻松下来,大太太双手合十,连连谢着菩萨。 齐勇回来的时候外边的动静更是不一般,有些人得了消息跑过来要看全京城里第一的状元郎。 坐在马上的齐勇唇轻轻抿着,浓眉下的一双眼毫不斜视,手握缰绳狠狠地一勒,马仰着脖子长啸一声,停在了门口。 利索的一个跨步下马,穿着换上的状元服,齐勇尤为的英姿飒爽,十五岁的男子本就成熟了许多,举手投足间还透着股大将风采。 花厅里,得了消息后,大太太就命人去把状元红拿过来,状元红是二郎出生之时酿造,待到其学有所成或是功名集身便要拿出来开封饮下。 端着刚开封的状元红,府里的人都看着齐勇,他一把拿过酒坛子,咕咚咕咚的喝着。 饮下状元红的时候,一口气喝完,博得不是什么豪气干云的话语,而是一份极好的彩头,弘朝还未有谁能一口喝下一坛子状元红,齐眉看着大哥的模样,有些担忧的卷起帕子。 大哥到了这个年纪,好强的性子已经再也掩不住,事事都要得第一,那时候被大老爷骂了,大哥就不眠不休的整晚都在练习射箭。 听说在武举的时候,大哥一箭穿了靶心,还是箭上箭,是从原来射中红心的箭上直直地一齐穿透。 在场的无一不叹服叫好。 现在齐眉有些确定下来,前世边关战乱,为何报回来的军情会是祖父战亡而并不是病故。 齐勇太好强,太想站在越来越高的位置,那时候的陶家不如现在,岌岌可危。 齐勇是故意谎报军情。 合着前世的记忆,齐眉几乎是立刻就想起了父亲那时候狠狠斥责齐勇的话。 有了祖父为国牺牲,又有了他一个人便能独当一面,这样的功劳,皇上想不器重他都难,这样的功劳,即使旁人再拿他年轻气盛说什么,也挡不了他的路。 那时候战争已经入了尾声,大哥不仅谎报军情,还让军情迟迟才发出,一箭双雕。 但十五岁的年纪,只是个状元郎,在哪里都是无权无势,大哥前世是凭着什么才能做得滴水不漏,甚至到好几年后才被挖出来? 心里闪过些什么,齐眉忽而手一抖,握着的茶杯一下子掉落在地,清脆的碎裂声并未吸引到谁的注意,齐勇真的喝下了一坛子状元红,老太爷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只有大太太忙过去问他有没有觉得哪里不适。 “区区一坛酒,难得倒陶家人?”齐勇笑着把酒坛子往边上一放,接过帕子擦干净嘴。 老太爷满意的点头,带着齐勇回了园子,祖孙两关着门说了一整晚的话。 放榜后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陶家无疑是最欢喜之一,而另一家就是御史大人家,居玄奕不负御史大人的提点,中了文状元。 去两家做客的人比平时要多了不少,大太太忙碌起来倒也开心得紧。 居玄奕和陶齐勇两个少年郎一时之间也成了京城里被打听得最厉害的。 皇上下旨,居玄奕进文弘学堂做太学品正,而陶齐勇出乎众人的意料,并不是到武弘学堂,而是入了枢密院。 这个消息传出来,朝中炸开了锅,进谏的言官个个都字字铿锵,直言不讳的向皇上道明其中厉害,而翻出史册亦是从未有这样的先河。 武状元说到底只不过武艺暂时在这一届的学子中是最高强的,入得武弘学堂跟着教人,从而吸取经验,坏的过个三五年,好的两三年才能有转去别处的机会。 陶齐勇竟是直接入了枢密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