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避开二更 (第2/2页)
近他们陶家? 若是事情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明年开春哪里还有什么陶监官。 “苏公公可有留下什么?”老太太自是也觉得蹊跷,刚刚苏公公来的时候她还未来得及装扮完毕,就听得莺柳来报说苏公公已经走了。 只有大媳妇在花厅里让丫鬟上了茶,招待了一番。 “并没有。”大太太仔细的想了想,摇头。 莫不是真的为了这个事过来的?可是在这样的风口狼尖,谁还敢来陶家。 苏公公行事素来是随意的,却又圆得让人挑不出错。 这时候小厮过来报说阮府送了一副画来。 送进来一看,只是一副风景宜人的画作,里头的郎君抬头看着乌云即将要被散的地方。 即使如阮府这样交好的世家,也只敢借画来安慰鼓励。 “挂到我书房里。”大老爷看了一眼,淡淡的道。 大太太和老太太商量了下,回了一副名家所作的字帖过去。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大老爷走得慢了些,大臣们都散得七七八八,平宁侯也跟着皇上去了御书房,两人的神色都十分凝重,尤其是皇上,眉间都舒不开。 还是和昨日一样,并没什么人敢和大老爷说话,平日称兄道弟的一班人都急急的先走了,阮大学士还算是义气,和他说了几句,谢了字帖的事。 御史大人倒是不怕什么,和大老爷一路走到宫门口,要上马车的时候大老爷忽而被一个小太监叫住,御史大人便先上马车离宫了。 小太监悄悄的塞给大老爷一个字条,便如火烧屁股一般的跑了,什么话也没说。 大老爷只觉得手心微微烫人,等着马车入了府里才敢打开看。 竟是二皇子的笔迹,只有四个字,雨过天晴。 那就是二皇子会出手了。 大老爷悬着的心依旧还是七上八下的,二皇子这样的地位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什么? 最怕的是弄巧成拙。 御书房内传出瓷器摔碎的声音,站在外边的宫女太监都不敢进去,皇上从昨日起就是这样的脾性,摔了几个平时宝贝的瓷器。喝茶一会儿说烫了,一会儿又说亮了,一干宫人们都提心吊胆的。 平宁侯道“皇上您这回可该看清楚陶家的人了,大将军仗着自己原先的功勋,都不把圣上放在眼里,这样的气即使您念着旧情咽得下,为臣的只为圣上觉得不值。” “朕由着他们十几年,可不是念着陶大将军原先的功劳,可他却这样做,让他的尚书儿子把血书呈到殿前,分明是逼朕。”皇上显得气愤难当,沉吟了一会儿,一双眸子又直直地看着平宁侯“也是你的错处,这样大的事也不查清楚了。” 平宁侯忙跪下“皇上恕罪!” “罢了,事情已经发生,怪责也是无用。”皇上挥挥手。 批阅奏折的时辰总是过得极快,皇上打了个呵欠,愕然发现面前已经点上了油灯,竟然已是酉时。 摆驾去了皇后的寝宫,和平宁侯亦是同样的腔调。 “皇上定要为我们左家做主,陶大将军闹了那样一出,谁不知是平宁侯去做的?已经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了。”仁孝皇后说着拿绢帕抹泪。 皇上怒拍桌子“这岂不是在说朕?” “是啊,皇上您想想,臣妾和平宁侯都是皇上的家人,却被一个老将军写了血书,虽然只字未提,却句句都是驳斥指责的意思,侯爷他这两日也做了不少噩梦。” “难怪得他今日面色不大好。”皇上说着蹙眉。 本是想过来舒缓一下心情,却又听得闲言碎语,安抚了一阵皇后,皇上摆驾去了御花园,心中烦扰的事让他不想带着太多人,遣了一众宫女,只留下一个小太监在身边。 已经入夜,御花园里却是美不胜收,和白日百花齐放的场景不同。 静逸的月色下,池塘内的莲花灯吸引了皇上的注意,让小太监把船停下来,兀自迈步循着莲花灯前行。 耳旁愈发清晰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皇上觉得有些熟悉,又记不起来在哪里听过这琴声。但不过心里却微微放松起来,以前的莲花灯懒懒的顺着池水往下,耳边是醉人的琴声,鼻间是清香的花香。 不由得就循着琴声的方向而去。 步子走得急,小太监把船停稳了后便发觉不见了皇上的踪影,忙迈开脚步追了过去。 —— 二更到了,过两分钟五月第一天就来啦,弱弱的求票票x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