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_第七十二章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心 (第2/2页)

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皇上看着德妃把他刚刚无端发怒而摔破的茶杯瓷盘递给宫女,又转头启唇“如若不是被逼上了绝境,谁又会去行那独木桥?如若不是心中本不沉静,哪会被乌云遮眼。”

    许久未曾听到德妃的声音,这一段段妙语在皇上耳边回响。

    她什么都知道,但她不直说。说的不止是陶家的事,还有她和皇儿,还有他这个一国之君。

    宫外的流言他不是丝毫不知,那些说昏君的,说陶家忠良一世却落得凄惨的。

    琴声复又响起,皇上看着她的背影良久,心中渐渐清明,转身出了院子。

    不多久,跑得满身大汗的小太监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过来“皇上!奴才总算是寻到您了!您的步子太快,奴才是半点也追不上!也不知圣意是要去何处,生怕闯了事。”

    “是朕的步子太快,抑或是连等人的心思都未曾有过。是圣意难测,抑或是询问的心思也不曾有过。”并未责难这个小太监的叽叽喳喳,皇上手背在身后,看着月色,轻轻地吐出一句。

    三日后大老爷再上朝,皇上下旨命人彻查陶府被搜的事情。

    群臣禁不住小声议论,不顾平宁侯欲言又止的模样,皇上手一挥“这个事就交由刑部处理,陶家世代忠臣,定是要好好的给出一个交代。”

    “谢主隆恩。”大老爷忙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头重重地磕下。

    这一磕,大老爷便知道府里安全了。

    陶府得了大老爷带回来的消息,都舒展了紧绷的心情,这几日比绢书被搜的那几个时辰还要难熬,到了现下总算是暂时落定。

    老太爷一激动就咳嗽起来,握着大老爷的手“伯全,皇上真真是说陶家世代忠臣?”

    “儿子怎么会胡说这个?”大老爷有些奇怪,老太爷这般的激动也不知为何。

    “好,好…”老太爷松了手,稀疏眉间的川字消失,换上了些许欣慰的笑容。

    午后,齐眉蹲坐在池塘边,池里的鲤鱼跳得十分欢快,和府中众人的心情一般。

    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齐眉叹了口气,终究又欠上二皇子一份人情,这个人情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才还得起。

    前世二皇子的下场让人唏嘘,这样美得不似人间男子一般的他,身份尊贵且博学多才,一直与潜心礼佛的德妃低调的在寝宫,皇帝驾崩,太子继位,二皇子和德妃所住的僻静院子却在登基大典当日起火,登基大典,宫中众人几乎都聚在那里,谁也不知道有两个生命消散而去。

    仁孝皇后成了皇太后,太子成了新皇,在凳位的一刹那,宫女惊慌的跑来,和嬷嬷耳语“德妃娘娘和二皇子…去了。”

    说别人唏嘘,其实自家也是一样的,齐眉愈发的想得清楚起来。

    新皇继位,改朝换代之时,陶家被灭门,还有谁能有这样大的能耐。

    结合这次凭空飞来的栽赃,可想而知。

    齐眉觉得心头沉重,重生而来,她想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却不想要面对的敌人愈来愈大。

    啪一声响,池水忽而溅湿了她的裙衫。

    九月初一,大老爷带回来了消息,刑部查出是李公公假传圣旨,让平宁侯带兵搜查陶府罪证,罪犯滔天,当场推出午门斩首。

    大老爷眉头紧锁,大太太给他端来茶水,阮大学士坐在一旁微微地摇头。

    “李公公当了替罪羊。”大老爷抿了口茶。

    阮大学士轻笑一声“不然能如何?若是能斩了平宁侯,朝中只怕是将乱得无法预计。”

    “左家不会善罢甘休的。”阮大学士说着叹气。

    “李公公是左家的人,和皇后平宁侯一个鼻孔出气,我们陶家这一出的结果让他们活生生的失了右臂,也是很疼的。”大老爷嘴唇微微勾起。

    阮大学士摇头“李公公跟了皇上许久,也是皇上的左右臂,现下这样一杀,皇上说不准…”

    坐了会儿,阮大学士起身告辞,大老爷把消息说与老太爷听了,老太爷重重地舒了口气“多少让罪人绳之以法。”

    大老爷忍着没多说什么,父亲已经多年不上朝,太多的事都不知晓。

    走在路上,大太太忍不住道“李公公跟了皇上那么多年,说杀了就杀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真真是何时都要记着。”

    “你又不入宫怕什么,也不会有皇家的人来府里。”大老爷笑了笑。

    “我是挂记着你,在朝中真是要时时小心。”大太太无不担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