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阎王债册 (第2/8页)
姬苦情叹了口气,苦笑道:“我的确不憧你为什么要我装死,为什么放了他?” 黑衣妇人道:“因为我只有用这种法子才能让他自动说出许多事。” 姬苦情道:“他说了吗?” 黑衣妇人道:“他已承认他就是俞放鹤的儿子,而且找猜的也不错,的确是那老狗为他易过容,这两件事我一直无法确定…” 姬苦情道:“你现在既已确定,为何还要放他走?” 黑衣妇人又摇了摇头,道:“你不懂的,但你很快就会懂了…” 姬苦情道:“我只希望你莫要做错。” 黑衣妇人冷冷道:“我几时做错过一件事?” 她忽然后退了半步,道:“你身上是什么血?为何不换件衣服?” 姬苦情笑了,道:“你也认为这真是血?看来我的本事已越来越大了。” 黑衣妇人也笑了,道:“你的本事本来就不小。” 姬苦情道:“你那徒弟呢?” 黑衣妇人道:“海东青?” 姬苦情道:“嗯。”黑衣妇人道:“他已带着朱泪儿和铁花娘回去了。” 姬苦情道:“他知不知道这件事?” 黑衣妇人一字字道:“要成大事,知道内情的人总是越少越好。” 姬苦情道:“杨子江呢?” 黑衣妇人悠然道:“要成大事,总得找几个人来做替罪羔羊的。” ※※※ 秋天已不知不觉过去,风中的寒意已渐重。 这些天来俞佩玉可说没有一天不是在紧张中度过,每天总有些不可预料的事发生,一次接着一次,一次比一次危险,使他觉得每天都可能是他活着的最后一天,直到现在,他才真喘了口气。 他这才发现自己的模样是多么狼狈,身上穿的也还是很单薄的衣服,早就该换了,更应该好好洗个热水澡。 既然还没有死,就得好好的活下去。 他想找个舒服的地方,先洗个澡,刮刮脸,再换套干净的衣服,想到泡在热水里的滋味,他全身都痒了起来。 只可惜他身上已只剩下几文钱了,一个人只有在连性命都保不住时,才会忘记金钱的价值。 黄昏前,俞佩玉已走到个小镇,用两文钱买了包火种,四文钱吃了两碗担担面,走出小镇时,他已囊空如洗。 但是他心里却很兴奋——名人的秘密,往往是人们最感与趣的事,喜欢刺探别人的隐私,本是人类的劣根性。 俞佩玉在小镇外找了个隐僻的避风处,生起了一堆火。被火焰一“洗”,账簿上的字迹就渐渐现了出来。 账簿上的名字果然全都是声名赫赫之辈,大多数人的名字俞佩玉都听说过,其中包括有“不夜城主,”东方大明、李天王、胡佬佬、怒真人、“飞驼”乙昆、神龙剑客… 除了这些号称“十大高手”的名字之外,黄池大会中十三派掌门人的名字也大多都在其中。最令俞佩玉怵目惊心的,还是姬苦情、凤三、和俞放鹤这三人的名字,尤其看到“俞放鹤”这三字时,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父亲一生正直,淡泊名利,又怎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 他不敢看,也不敢相信。 看到“凤三”两字时,他也跳了过去,凤三是他的兄弟,是他的好友,就算犯了些过错,他也不愿知道。 但他却没有错过“姬苦情”,在姬苦情的名字下只写着四个字:“兄妹luanlun。” 俞佩玉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世上竟真有这种不顾羞耻的人,这种事他简直难以相信。 但他却不得不信,因为他想到了姬苦情的儿子“姬葬花”,若非兄妹luanlun,又怎会生出那种变态的侏儒? 但姬灵风和姬灵燕为什么却没有得到他们恶性的遗传呢?畸形的侏儒生出的子女,本也很少是正常的。 难道她们并不是姬葬花的女儿? 俞佩玉不禁又想到他在杀人庄的秘道中,所发现的那块石块,又想到姬夫人那神秘的情人。 那人无疑也是俞家的人。 难道那就是“俞放鹤”的秘密? 俞佩玉不敢再想下去,但他也知道自己若不将这件事弄清楚,以后,时时刻刻都会忍不住要想到它的。 他不由自主翻到“俞放鹤”那一页。 他的手已在发抖,一颗心几乎已跳出腔子。 只见在“俞放鹤”的名字下写着:“兄弟墙,逐弟为寇,貌似君子,行实小人。” 旁边还有行小字:“漠北大盗“一股烟”,即俞放鹤之弟,自幼被逐,流落为寇,兄称圣贤,弟为巨盗,妙极。” 俞佩玉的掌心已沁出了冷汗。 他也记得小时候曾经听说过有位“二叔”,那时他的母亲还没有去世,他一问起这“二叔”,他母亲就仿佛很生气,告诉他:“二叔已经死了,死了很久。”而且还叫他以后莫要再提起。 现在他才知道“二叔”并没有死,那么,姬夫人那秘密的情人,难道就是他二叔,姬灵风姐妹难道就是他二叔的女儿,姬灵风一直掩护着他,难道就因为他们之间有种神秘的血缘关系? 俞佩玉正在沉思着,突听一阵车轮滚动声响起,一个身穿衣,头戴笠帽的人推着辆独轮车自东方走了过来。 黑暗中虽看不清车上装的是什么货物,但远远就可嗅到一阵阵很浓烈的药草味,载的想必不外是药材。 蜀道崎岖,多数山路便难行车马,唯有这种独轮车最为方便,深山中盛产药材,各地药商中俱多蜀人。 这一人一车可能丝毫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若是换了别人,一定不会留意,但俞佩玉却觉得很可疑。 他远远听到车轮辗动的声音,就知道车上载的货物甚是沉重,而一般药材的份量却都很轻。 蜀中少雨,这人却穿着件衣,他推着这么沉重的一辆车子,脚步却很轻捷,看来一点也不吃力。 普通的药商大多结帮而行,他却是孤身一人,而且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