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3/4页)
个耀眼的女子罢。 那汉子又看了胡国光一眼,这才往里边走。陆慕游招呼着胡国光,也跟了进去。转过了砖砌的垂花门,一座小客厅出现在眼前;厅前是一个极清洁的小院子,靠南蹲着一个花坛,蜡梅和南天竹的鲜明色彩,渲染得满院子里富丽而又温馨。 一阵小孩子的笑声,从厅左的厢房里散出来。接着又是女子的软而快的话音。一个三岁模样的孩子,像急滚的雪球似的,冲到客厅的长窗边,撞在那刚进厅的勤务兵式汉子的身上。颀长而美丽的女子的身形也出来了。陆慕游忙抢前一步叫道: “方太太,罗兰兄出去了么?” 胡国光看方太太时,穿一件深蓝色的圆角衫子,玄色长裙,小小的鹅蛋脸,皮肤细白,大约二十五六岁,但是剪短的头发从额际覆下,还是少女的装扮;出乎意料之外,竟很是温婉可亲的样子,并没新派女子咄咄逼人的威棱。 “是陆先生呵,坐一坐罢。” 方太太笑着说,同时搀着那孩子的手,交给刚从左厢出来的女仆带了走。 “这位是胡国光同志,专诚来拜访罗兰兄的。” 陆慕游很客气地给介绍过了,便拣右首的一个椅子坐下。 方太太微笑着对胡国光点头,让他上面坐,但胡国光很卑谦地挨着陆慕游的肩下坐了。他看见方太太笑时露出两排牙齿,很细很白。他虽然是奔走钻营的惯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还是第一次,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并且他也不知道是否应把来意先对这位可爱的太太说。 但是陆慕游却很自然地和方太太谈着;动问了方罗兰的起居以后,把来意也说明了。胡国光乘这机会,忙接上去说: “久闻慕游兄说起方部长大名,是党国的柱石,今我特来瞻仰,乘此也想解释一下外边对于敝人的攻击。蒙方太太赐见,真是光荣极了。” 一个生得颇为白净的女仆送上茶来。 “真不巧,罗兰是县长请去,吃了饭就去的,大概快要回来了。” 方太太很谦虚地笑着回答;但又立即转了方向,对陆慕游问道: “慕云meimei近来好么?我是家里事太忙,好久不去看她了。 请她得暇来坐坐。芳华这孩子,时常叫着她呢。” 于是开始了家常的琐细的问答;方太太问起陆三爹,问起陆三爹近来的酒量,陆慕云近来做什么诗。胡国光端坐恭听,心里暗暗诧异:这方太太和他想像中的方太太绝对两样;她是温雅和易,并且没有政治气味。胡国光一面听,一面瞧着客厅里的陈设。正中向外是总理遗像和遗嘱,旁边配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对联。左壁是四条张之洞的字,而正当通左厢的一对小门的门楣上立着一架二十四寸的男子半身放大像。那男子:方面,浓眉,直鼻,不大不小的眼睛,堪说一句“仪表不俗”胡国光料来这便是方罗兰的相了。靠着左壁,摆了三张木椅,两条茶几,和对面的右壁下正是一式。两只大藤椅向外蹲着,相距三尺许,中间并没茶几,却放着一口白铜的火盆,青色的火焰正在盆沿跳舞。厅的正中,有一只小方桌,蒙着白的桌布。淡蓝色的瓷瓶,高踞在桌子中央,斜含着蜡梅的折枝。右壁近檐处,有一个小长方桌,供着水仙和时钟之类,还有一两件女子用品。一盏四方形的玻璃宫灯,从楼板挂下来,玻璃片上贴着纸剪的字是“天下为公”:这就完成了客厅的陈设。胡国光觉得这客厅的布置也像方太太:玲珑,文雅,端庄。 “去年夏间,省里一个女校曾经托人来请舍妹去教书,她也不肯去。其实出去走走也好。现在时势不同了,何必躲在家里;方太太,你说是不是?” 这几句话,跳出来似的击动了正看着那四条张之洞行书的胡国光的耳膜。他急把眼光从行书移到方太太脸上,见她又是微微地一笑。 “方太太在党部里一定担任着重要的工作罢?”胡国光忍不住再不问了。 “没有担任什么事。我不会办事。” “方太太可惜的是家务太忙了。”陆慕游凑着说。“近来连家务也招呼不上,”方太太怃然了“这世界变得太快,说来惭愧,我是很觉得赶不上去。” 陆慕游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胡国光正在搜索枯肠,要想一句妥当的回答的话。忽听得外面一个声音轻轻地说: “陆少爷和一个朋友,来了一刻儿了。” 胡国光和陆慕游,本能地站了起来。方太太笑了笑,向窗前走去。 进来一个中山装的男子。他挽住了方太太的手,跨进客厅来,一面说: “梅丽,你替我招呼客人了。” 胡国光看方罗兰时,是中等身材,举止稳重,比那像片略觉苍老了些。 “所以倪甫庭是挟嫌报复,”在陆慕游说过了选举会的经过以后,胡国光接着这么说“事实俱在,方部长一定是明白的。自问才具薄弱,商民协会委员的事,虽蒙大家推举,也不敢贸然担任。然而名誉为第二生命,‘劣绅’二字,却是万万不能承认。因此不揣冒昧,特来剖析个清楚,还要请方部长指教。” 方罗兰点着头,沉吟不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