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无人区_最后的野生动物摘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后的野生动物摘选 (第1/5页)

    最后的野生动物(摘选)

    潘文石冠鱼狗的厄运1985年5月初,正是秦岭南坡中山地带的插秧季节。我第一次到达华阳盆地。一天上午,我正在清澈见底的酉水河旁统计野鸟的种类和数量时,在一个陡峭的土质的河岸边,看见两个12岁左右的山区小男孩。其中一个踩在另一个的肩膀上,手里拿着一根约两米长的竹竿,正在往一个距离地面约两米高的土洞里乱捅。经验告诉我,他们正在捣鸟窝,但我不知道是哪一种鸟修筑这样的窝。出于专业的需要和好奇心,我走过去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小心不要掉到河里。”

    “有一只鸟,刚刚从这个洞钻进去。”踩在别人肩膀上的男孩说。

    “你们这样会把它捅死的。”我说,“就是死在里边你们也没有办法拿到它。”

    “我们把这个土洞挖开就可以抓到它。”被踩在下面的男孩说。

    “算了吧,不要捅了,也许是一种有益的鸟儿。”我劝道。

    “是阿鱼郎,”其中一个男孩说,“专门吃鱼的。”

    “是很好看的翡翠鸟吗?”我问,“它背上是不是长着蓝宝石那样的羽毛,闪闪发光,胸部是橙红色的?”

    “不是,比那种大好多,比喜鹊还大些。”被踩在下面的男孩说,“下来吧,我太累了。”

    上面的小孩又用竹竿狠狠地捅了几下才下来。我检查了他手中的竹竿,上面除带些泥土外,还粘了几根羽毛,有些是灰白色的,另一些则在灰白色羽毛的先端具有大片的黑斑。

    “这是那鸟的羽毛吗?”我问。

    “是的。”

    “鸟可能被你们捅死了,”我说,“快回家找个锄头来挖。”

    当两个小男孩挖洞时,我开始描画洞xue的结构和可见到的情况。一个约1。5米长的直洞,与陡峭的河岸相垂直,洞口与通道的横截面都呈半圆形,大小仅能供鸟体通过。洞的末端,有一较大空间,约半个篮球大小,可供鸟体自由转动。一只严重受伤的鸟儿,正趴在一个简陋的巢上,它已经奄奄一息了。从它那黑白相间的羽毛,明显的冠羽和长而直的嘴峰,一眼便可以认出,这是一只冠鱼狗。这种吃鱼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湖泊、河流和水网地区,近20年来,数量显著下降。它们是一种典型的东洋界鸟类,秦岭南坡是它们分布区的北缘。在全国的其它地区,这种鸟已经相当罕见了。

    我把这只就要断气的冠鱼狗拣起来,立即发现它的窝里还有两枚蛋。其中一枚为浅绿色,还稀疏散布着褐色的斑点,但蛋壳极薄;另一枚蛋则只包着一层软软的黄褐色皮膜,没有钙质的外壳。当我非常小心地把蛋拿起来时,立刻感到两个蛋都是凉的,没有生命的。本来,在亲鸟的孵育下,正常发育的胚胎应当是温的。

    冠鱼狗最后一次张开了嘴之后,就死了。我把它的腹面翻过来,发现上面有两处不长毛的地区,这明显的卵斑说明这只亲鸟已经为孵育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因此我更相信这两枚蛋已经死了。

    “你们有没有看见叼鱼郎的小鸟从哪个窝里飞出来?”我问。

    “在酉水河还没有见到,不过前天,我去氵胥水河走亲戚,”其中一个男孩说,“看到好几只叼鱼郎叼小鱼钻进它们自己的土洞。肯定小鸟已经孵出来了。”

    “不,”我特别强调地说,“我关心的是酉水河的叼鱼郎有没有叼着小鱼进入自己的土洞。”

    “没有看见。”两个小男孩认真地,异口同声地回答。

    于是我决定打开这两个蛋。当一滩已经解体的卵黄在地上散开来时,一股奇臭无比的腐败气体立即向四周弥散开来。我明白了,酉水河的冠鱼狗正在受到灭绝的威胁。因为酉水河中游地区,正是华阳盆地,海拔1100米,土地肥沃,气候暖和。

    这里是山地亚热带到山地暖温带的过渡地带,适宜于种植多种农作物。为了保证水稻、玉米、小麦和多种蔬菜的收获,人们每年都向田间喷洒滴滴涕等各种化学农药。

    直到1983年,滴滴涕才被比较彻底的禁用。这些化学杀虫剂的残毒正是导致冠鱼狗逐渐衰亡的罪魁祸首。

    我决定对酉水河最近20年来冠鱼狗的数量和分布之间的关系做一些调查。在猎人和小孩那里,我把每个居住过冠鱼狗的土xue都按年代标明在地图上,结果发现,1965年,在华阳盆地的酉水河及它的几条支流的土质河岸上,至少有45个充满生机的冠鱼狗的巢xue,每年都从这些巢里孵出一批小鸟;1975年,剩下25个能养育幼鸟的土xue;1985年,我亲自调查,只发现12个巢xue;到1990年,这里的冠鱼狗的巢已经减少到只有5个了,而且其中有3窝可能是不育的。最令人不安的是冠鱼狗的衰亡过程,它们受到滴滴涕等有毒杀虫剂的毒害之后,并不是立即死去。成年的冠鱼狗每年春天修筑它们的巢xue,衔进一些小小的树枝与杂草,并交配和产卵。但是,产下的卵却不能孵化。第二年春天,它们又努力一次,可这一次比前一次失败得更惨。

    逐渐地,酉水河的冠鱼狗的数量就减少了。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冠鱼狗的减少是由一个叫做生物增强过程所引起的。杀虫化学药品喷洒进农田之后,随雨水流入酉水河,常常积聚在水生藻类的体内;这些藻类又为水中的蠕虫或其它小无脊椎动物所食用;然后,酉水河中的鱼又吃上述这些蠕虫和无脊椎动物;最后,冠鱼狗又以鱼为生。在这个食物链的传递中,每一个后来的食用者都吸收前一个食用者体内已含的毒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