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说话的动物摘选 (第2/3页)
指指水斗,打手势撒谎说:“凯特(另一位研究室工作人员)那儿坏。” 又有一次,彭妮忙着写东西,柯柯乘机偷偷拿起一支红蜡笔,放进嘴里嚼起来。 彭妮发现了,问它:“你在吃蜡笔吗?” 柯柯居然做了个表示嘴唇的手势语,表示没有吃,是在抹口红,并且立刻煞有介事地用蜡笔在嘴唇上涂抹起来。 彭妮还发现,有时候,柯柯甚至会创造出一些复合的名词来描写它初次见到的东西。 比如,它不会说“斑马”,因为斑马身上的花纹跟老虎相似,它会说“老虎”,就把斑马说成“白虎”。它还把长鼻子木偶叫“象娃娃”,把假面具叫做“眼睛、帽子”,等等。可见,它确实是很聪明的。 彭妮认为,柯柯的学习能力还远未达到顶点,对它的“教育”还在继续进行。 柯柯的智力水平跟“语言”能力最终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这一点现在还不能断定。 同时,在其他的实验室里,对黑猩猩和大猩猩类似的教育,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这样,黑猩猩和大猩猩能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就得到了证实。 有人认为,黑猩猩和大猩猩能掌握的词汇都是代表某个具体东西的名称,比如香蕉、橘子,等等,它们不可能掌握比较抽象的词汇。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世界著名的黑猩猩智力研究中心——美国岳克斯灵长动物研究所,在1981年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黑猩猩考试。参加考试的是两只黑猩猩,一只叫山姆,一只叫奥斯汀。它们已经学会了用特制键盘上的象形文字来“说话”。 主考老师是该所的科学家卢蒙巴博士。 博士用键盘语言提出考题:“香蕉是什么?” 两只黑猩猩按下键盘上标有“食物”两个字的键钮作为回答。 第二道考题:“手杖是什么?” 黑猩猩的回答是:“用具。” 博士一共提出门道考题,要它们区分食物跟用具。结果奥斯汀的回答全部正确,而山姆的回答中仅错了一道题。它错把调羹归入食物一类,这可能是因为它平常总是用调羹来吃食物的缘故。不过,这唯一的错误还可以原谅。 由于主考人卢蒙巴博士和黑猩猩是分别呆在两个房间里的,因而排除了黑猩猩看博士的脸色行事的可能性。这场考试,好像证明了黑猩猩不仅能掌握代表具体事物的词汇,而且还能掌握像“食物”、“用具”一类比较抽象的词汇。 把具体事物归纳为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黑猩猩也有这种能力,这是令人惊异的。 这样说来,黑猩猩和大猩猩经过训练、学习之后,是不是就能像人类、至少是像孩子那样说话和思维了呢?现在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十分令人鼓舞的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认识人类跟动物(包括类人猿)的本质区别,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黑猩猩和大猩猩等这样一些智力比较高的动物,让它们为人类服务。 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农场主布里斯特收养了一只两岁的黑猩猩塞多。经过9年的训练。塞多不仅成为布里斯特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而且成为农场里的一个“工人”。 塞多不仅学会了单独驾驶拖拉机,给拖拉机上挂犁,把一捆捆谷草装上汽车,给家畜喂饲料,修理破旧的篱笆,堆放烧火的木柴,甚至还想学习开汽车。塞多的力气比人大10倍,干活又快又好。 平时,塞多跟布里斯特一家人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一起看电视,而且还学会了抽烟和喝酒。 具有这样智力水平的动物,如果再让它们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不就能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了吗?你看,动物语言方面的研究前景是多么诱人啊! 奇猴狒狒在非洲,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大型猴类——狒狒。 狒狒的脸颊显得特别长,有点像狗,人们又叫它狗狒。雄狒狒从头的两侧到肩部有长长的毛,像狮子似的,很漂亮而且威武。 狒狒耳明眼亮,聪明灵活,“手”和“脚”都能抓住东西,动作十分敏捷。跟其他猴类一样,狒狒也过着严格的集群生活。一群狒狒少则二三十只,多则100多只,它们都有一定的活动地盘。据科学家观察,一群狒狒的活动范围大约有3平方公里。 担任狒群首领的,是一只身体强壮、经验丰富的雄狒狒。首领掌权之后,可能由于吃住条件都比别的狒狒优越,所以,它浑身的毛变得格外华丽,与众不同。 在狒群中,首领经常露出大而尖锐的獠牙,以显示其一群之首的威风。平时,首领只要低吼一声,全群狒狒立刻俯首听命。 狒狒的一些行为使得科学家们非常惊奇。比如它们能用石块和树枝做武器,并且能挥动“手臂”,十分灵巧地向敌人投掷过去。 英国著名女科学家古多尔在坦桑尼亚考察黑猩猩的时候,亲眼看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