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言举要 (第2/2页)
虚寒相搏,其名曰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阳盛则结,症痂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濒湖脉学杂病脉象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 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 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 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 上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止歇,脏绝倾危。 散脉无根,形损难医,饮食内伤,气口急滑。 劳倦年伤,脾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 沉极则伏,涩弱久深。火郁多沉,滑痰紧食, 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弦主留饮。 热则滑数,寒则弦紧。浮滑兼风,沉滑兼气, 食伤短疾,湿留孺细。疟脉自弦,弦数者热, 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 实大浮洪,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 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厥逆迟微,是则可怕。咳嗽多浮,聚肺关胃。 沉紧小危,浮濡易治。喘急息肩,浮滑者顺; 沉涩肢寒,散脉逆证。病热有火,洪数可医, 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热,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 土败双弦,火炎急数。诸病失血,脉必见芤, 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 沉小涩微,反成其害。遗精白浊,微涩而弱, 火盛阴虚,芤孺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 细小微涩,形脱可惊。小便淋闭,鼻头色黄, 涩小无血,数大何妨。大便燥结,须分气血, 阳数而实,阴迟而迟。癫乃重阴,狂乃重阳, 浮洪吉兆,沉急凶殃,痫脉宜虚,实急者恶, 浮阳沉阴,滑痰数热。喉痹之脉,数热迟寒。 缠喉走马,微伏则难。诸风眩晕,有火有痰, 左涩死血,右大虚看。头痛多弦,浮风紧寒, 热洪湿细,缓滑厥痰。气虚弦软,血虚微涩, 肾厥弦坚,真痛短涩。心腹之痛,其类有九, 细迟从吉,浮大延久。疝气弦急,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弱急者死,腰痛之脉,多沉而弦, 兼浮者风,兼紧者寒,弦滑痰饮,濡细肾着, 大乃肾虚,沉实闪肭。脚气有四,迟寒数热, 浮滑者风,濡细者湿。痿病肺虚,脉多微缓, 或涩或紧,或细或软。风寒湿气,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三脉乃备。五疸实热,脉必洪数; 涩微属虚,切忌发渴,脉得诸沉,责其有水; 浮气与风,沉石或里,沉数为阳,沉迟为阴; 浮大出厄,虚小可惊。胀满脉弦,土制于木; 湿热数洪,阴寒迟弱;浮为虚满,紧则中实; 浮大可治,虚小危极。五脏为积,六腑为聚, 实强者生:沉细者死。中恶腹胀,紧细者生, 脉若浮大,邪气已深。痈疽浮散,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痈疽所发。脉数发热,而痛者阳。 不数不热,不疼阴疮。未溃痈疽,不怕洪大, 已溃痈疽,洪大可怕。肺痈已成,寸数而实。 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 不宜浮大,唾糊呕血。肠痈实热,滑数可知, 数而不热,关脉芤虚;微涩而紧,未脓当下, 紧数脓成,切不可下。 濒湖脉学妇儿脉法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 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 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 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 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证,与虎口纹。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诊法 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 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蹻可决; 尺左右弹,阴蹻可别。关左右弹,带脉当决。 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 督脉为病,脊强癫痫;任脉为病,七疝瘕坚;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带主带下,脐痛精失; 阳维寒热,目弦僵仆;阴维心痛,胸胁刺筑; 阳蹻为病,阳缓阴急;阴蹻为病,阴缓阳急。 癫痫契瘲,寒热恍惚,八脉脉证,各有所属。 平人无脉,移于外络,兄位弟乘,阳溪列缺。 濒湖脉学真脏绝脉 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 肝绝之脉,循刃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 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 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 命脉将绝,虾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 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