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闲游_第10章那人轻功极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那人轻功极好 (第2/2页)

前厅,果不其然,以兵部尚书刘整为首的几名官员已经在这里品茶聊天了。

    一众人相互见礼招呼之后,又移步后堂,这里早已备好宴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话题开始转入正事。

    席上除了刘整之外,其他几人有太常寺卿,户部、工部和刑部的三位郎中,以及两位中书省佐官,尽是刘整的门生故吏,如今也跟着刘整拜在长公主门下。

    这几位官员位分不算顶尖,却也是日日列席早朝,在衙门也说得上话的,各自说了几件衙门当中琐事和早朝见闻。

    最后开口的,才是刘整:“近期朝中最大的事情,有两件,其一是礼部主客司郎中张升允检举弹劾礼部尚书余宁和礼部右侍郎霍基源私下替今上预拟庙号。

    其二,则是渭源道御史史冕弹劾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京兆巡抚、按察使等一系列官员,因为昨日传来消息,近三月来在京畿南道数县连续作案的那伙强人又犯下一起大案,将广吉县富户张氏一族老幼三十一口尽数杀死。

    如今京南地区人心惶惶民怨沸腾,再闹下去,怕是要生变。”两件事中,前一件算是正常朝争,每当有帝王病重的时候,礼部那边总会有些嘴贱的会私下聊聊庙号的事,这种事被捅出来,上限大不敬,下限罚两月俸禄,全看朝中如何争吵,总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后一件事倒是更值得重视,朝中云波诡谲之际京城周边出这种事,不管那伙强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该尽快处置了才是。

    陈哲稍加思索,开口道:“庙号之事,怕是郑秋官那边顶不住放出来的缓兵之计,张升允可是他的爱徒,这样一来郑阳在礼部的桩子可就没了。

    如此看来,这京南的大案确实不得了啊…我这几月不在京中,杨郎中可否为我梳理一二?”被点名的杨衡也不含糊,刘整好实干,他门下也皆是作风踏实的能吏,杨衡开口就如数家珍般的报起了卷宗内容:“四月十八,广佑县有强人趁夜入户县中大户方氏,屠其满门四十口人,四月廿六夜,德屏县大户米氏一家二十二人被屠,五月初七夜,平里县欧氏一族二十四口被屠…

    至前天夜里广吉县张氏,不到三个月这伙强人已经在京畿南道两府八县内作案足足十一起,杀人三百零六人。”

    “嘶…”陈哲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从刑部到京畿南道,这些官员都是吃干饭的么?我听了都忍不住想上奏弹劾他们了。”

    “从两月之前他们刚做到第五起开始就有御史上奏弹劾了。”坐在陈哲身旁的林纾枚插话道:“不过这伙人来历颇为蹊跷,不止是三法司的人,听说靠近京师的几个江湖大派都收到了协查敕令,组织了弟子日夜巡访,可依旧抓不到他们的首尾。

    若不是你班师回朝,婆婆她老人家说不定已经出京南下去抓这伙人了。”

    “竟然如此?这伙强人大概有多少人啊…可有线索?”中书中丞梁文道接过话题:“案发都在深夜,目击者不多,广吉有个更夫说是夜里见到街上有黑衣人奔行而过,还有上个月,琅山派的弟子遇到了作案之后从苦主家翻墙而出的一名凶徒,只是那人轻功极好,琅山派那几人追了半座城之后没跟住,第二天封城大索也是一无所获。”

    陈哲摸着下巴,心中计较了一番:“殿下,若不然等过两天我回朝上个折子,替我哥请个钦差牌子,我也跟着去查一查这案子?”林纾枚低头沉吟了片刻:“嗯…不错,你兄弟再出京避一避也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