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萧元策之死 (第3/3页)
竟写了些什么吗?” 我回头看着太后。 太后站起身,走到床边,从床头的枕头边拿出一个小木匣。 太后将木匣打开,从里面抽出一张纸“策儿战死后,哀家就把那封信又重新写了一遍。哀家本想临死的时候,把这封信交给皇后,也算完了策儿一个心愿。如今皇后既然知道了。哀家这就交给皇后。” 我接过那张纸,展开纸默读: “水音惠见:边地夜寒,画角声冷。凭风登楼,沐雨守关。怅望京师,欲求咫尺。惟见山高水远,雾深云重。 感卿惠赠征衣。劳卿安慰家母。只愿战事早息。与卿携手共诉情衷。” 我看到这里,只觉得柔情缠绵。五内俱焚,眼泪早就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我竟如疯了一般,头也不回的转身朝外走去。 我糊里糊涂地就回到了翊圣宫,林志顺走上来,似乎和我说了句什么。 我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朝里面走去。 回到卧房,我从箱子里找出萧元策让皇上转交给我地那支箫。 我拿着那支箫,坐在窗下地椅子上,茫然的看着窗外,心中早已是一片空白。 我猛然站起身,又急急忙忙朝外面走去。 守在门外地宫女太监似乎都被我惊呆了,只是看着我朝外面走去。 林志顺要过来搀扶我,被我一下子推了出去。 我扭头看着那些宫女太监:“谁也不准跟着本宫。” 我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朝北海走去,到了北海边,早有太监迎上来请安。 我只是问他:“有没有船?” 那个太监似乎被我吓倒了,连声说有。 我坐在船上,让那个太监朝迎仙山划去。 一会儿就到了迎仙山,此时日已西斜。我下了船,就要朝山上走去。 那个太监忙跪下;“皇后娘娘,天色已晚,娘娘此时上山----” 我不等他说完,只说了句:“你在这里等本宫。” 那个太监吃惊的看着我,我转身朝山上走去。 到了山顶,日已西沉,只有晚霞映照着天边。 我站在山上的凉亭里,看着夕阳下的北海。 记得那年中秋,我在这里偶遇萧元策。他是一个心思如此单纯的男子,竟被我地几句话骗得手足无措。 昨日的种种,仿佛历历在目。只是今日,萧元策早已长眠在边关的孤坟里。 此时的边关,恐怕已是月高风冷。在月光下,那一黄土中地英魂又是何等的寂寞? 生与死,只是一瞬,可对于活着的人而言,又是何等的苦痛?记忆对于我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凌迟,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减轻自己的痛苦。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抱着膝盖坐在山顶的凉亭里。 风更凉了,我又想起那晚萧元策将自己披风给我披上,泪水流得更凶了。 突然有人将一件披风披在我的肩上。 我回过头去,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抹了抹眼睛,就见皇上正有些担心地看着我。 我的心一下子乱了起来,如今我又该如何面对皇上?萧元策为我而死,我又该如何对待另一个男人? 皇上只是静静地坐在我的身边,从我手中拿过那支箫,吹起了那首《塞下水音渺》。 我静静地听着箫声,箫声中的幽怨缠绵,竟如一根细丝缠绕在我的心头。 如今想来,在战前萧元策特意让皇上将这支箫带给我,就是已经为自己选择了死亡。 他在面对死亡时,心里想的究竟又是什么? 我突然有些怨萧元策,怨他竟然不见我最后一面就离去。 箫声终了,我突然问皇上:“萧少将军战死前曾说了些什么?” 这是我第一次问萧元策战死前地情景,我一直害怕去揭开这道疮疤。只是如今我地心太痛了,也许揭开这道疮疤的疼痛会让我地心不是那么痛。 皇上迟疑了一会儿,这才说道:“记得大战之前,表哥特意来找朕喝酒。朕一直记得表哥不善饮酒,心中还有些疑惑。喝到半酣,表哥突然站起身,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大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朕当时还说表哥战前说这样的话不吉利,表哥只是笑了笑。表哥又将身上的棉袍脱下,说怕打战的时候溅上血污,又郑重其事的叮嘱朕,说自己万一战死沙场,一定要穿这件衣服入土。朕心里有些奇怪,为什么表哥一直说这样不吉利的话。表哥最后又让朕,务要将这支箫带回来给你。” 我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不由放声大哭。那件棉袍是我为萧元策做的,所以他才会如此珍重,战前郑重脱下,可这让我情何以堪? 皇上只是紧紧的搂住我,轻轻地拍着我的背。 我哭到后来,仿佛没有了知觉。 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把我带回翊圣宫的,等我明白我过来,我已经躺在了翊圣宫的床上。 一连数日,我将自己关在翊圣宫中,不见任何人。甚至是皇上,我也让人挡了驾。 我不知道皇上是否知道我和萧元策的事情,但我如今已是心如死灰。 非常抱歉,连续几天没更新了,确实是这章卡得太久,今天终于写完了这章。 我这几天一直是坐在电脑前,一边流泪一边写,心情太压抑了。 预计还有三章结文,谢谢大家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