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萧元策之死 (第1/3页)
第221章 萧元策之死 冯成压低声音:“皇后娘娘,此事事关萧少将军。” 我听到这句话,如遭电击,一时呆在那里。 半晌,我才回过神来。 冯成正抬头偷看我的脸色,见我在看他,冯成忙低下头去。 我对屋子里服侍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那些宫女太监行过礼之后就都退了出去。 冯成又磕了一个头:“皇后娘娘,萧少将军并非战死,而是被人逼死的。” 我想开口问冯成话,可竟然说不出话来。我只觉得自己的嘴唇在动,可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半晌,我才勉强问道:“究竟是谁逼死了萧少将军?” “萧少将军”那几个字竟像含在我嗓子里一般,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吐出来。 “回皇后娘娘,是太后娘娘。” 我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乱响,竟然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只是茫然地看着冯成。 冯成凑上来,低声喊我:“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我半天才回过神来,冯成走到桌前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觉得好了些。 冯成站在一旁,有些担心地看着我。 我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对冯成说道:“你说说看,太后娘娘为什么要逼死萧少将军,又是如何逼死萧少将军的?” 冯成略微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回皇后娘娘话。那年重阳节,边关突然传来急报,说萧老将军病重。先帝诏萧老将军回京师养病,又派少将军去驻守边关。少将军去了边关之后,曾派人给皇后娘娘送了一份信来。那封信被太后娘娘截到了。太后娘娘当时看了信后,什么也没有说,又吩咐奴才等不得外泄,尤其不得让先帝知道。太后娘娘知道此事后,就一直急着把皇后娘娘许给先帝。” 我看冯成说得轻描淡写,语焉不详,就知道这件事他肯定脱不了干系。冯成在宫里的势力很大,心腹遍布。否则萧元策地信太后又是如何拿到的? 但我现在还不能把他逼得太急,他如今是走投无路,想借此事来向我邀功。如果把他逼急了的话,我将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因此我只是点了点头。 冯成一直留神看我的神色,见我点头,冯成的脸色似乎也缓和了不少。 冯成又接着说道:“打那以后,太后娘娘就一直留心皇后娘娘和少将军地往来。后来北朝进犯,先帝宣少将军入朝,少将军进宫来给太后娘娘问安。少将军临走。太后娘娘特意让皇后娘娘送少将军,又派人悄悄跟着娘娘和少将军,就是为了看看娘娘与少将军之间到底有没有私情。” 我听到这里,突然明白了一切。萧元策曾派人进宫给我送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被太后截到了,太后由此发现了我和萧元策的私情。 但太后并没有责罚我,也没有张扬出去,更是叮嘱不得让先帝知道。究其原因,当时大姐没有皇子,而先帝又对我有情,所以太后一心想让我嫁给先帝,好巩固周家的势力。而萧元策已经成为绊脚石了。 太后为了斩断我和萧元策之间的情丝,积极要把我嫁给先帝,我记得当时太后屡次和我提起纳妃之事。但我当时都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一心在打算如何出宫去。如今想来,是我太大意了。 等萧元策再次入朝的时候,太后让我送萧元策出去。就是要故意试探我和萧元策之间到底有没有私情。 我当时被太后和先帝逼得没有退路。一心想出宫去,加上大战在即。我对萧元策的生死很担心,因此那次送萧元策出宫,我曾在萧元策怀中大哭。想必被跟在后面的人看到了,回来告诉太后,太后对我们的私情就更加确信无疑了。 我记得我送萧元策回来,太后曾问我为什么去得那样久,我虽然当时掩饰了过去。可如今想来,太后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那样问。 我见冯成似乎还有话要说,故意轻描淡写的问道:“还有呢?太后娘娘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就逼死少将军的,少将军坐镇边关,何等重要?太后娘娘岂会因为这等小事而对少将军下杀手?” “皇后娘娘明鉴,先帝后来晋封万岁爷为大都督,并诏万岁爷去边关指挥与北朝的大战。太后娘娘当时和奴才说万岁爷和少将军走得太近,如今两人都去了边关,又手握重兵,万一作起乱来,恐怕不可收拾。”冯成说到这里,就不肯再说了。 我这才明白过来,我和萧元策的私情还不足以让太后起杀机。真正让太后下决心除去萧元策的是----先帝任用皇上为大都督,并令皇上和萧元策共同狙击北朝。 太后对当今的皇上一直怀有猜忌之心,以前皇上还是琊王的时候,太后处处提防于他。 仔细回想起来,皇上当时和萧元策确实走得很近。皇上留心军务,所以与萧元策常在一起说军旅之事;加上两人都爱好弓马,常在一起骑马射猎,这些都让太后起了猜疑之心。尤其是太后万寿节的时候,皇上和萧元策一起为太后祝寿,二人地亲密无间,看在太后眼中,恐怕都是极其危险的。 我看着冯成:“太后娘娘又是如何逼死少将军的?” “回皇后娘娘话,当时少将军偷袭北朝,误被流矢所中,恰好先帝派了王太医去给少将军疗伤。王太医本是太后娘娘的心腹,太后娘娘密召王太医入宫,让王太医借机除去少将军。又把少将军给皇后娘娘那封信交给王太医,让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