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官场]_第九章:坐怀不驻京办[官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坐怀不驻京办[官场] (第3/6页)

因变了味道,便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不适之感。

    《办事指南》

    “关主任,今天特地喊你来,可不只这个好消息啰。”抽了一会儿烟,章树立打破寂静说。

    “啊,好新闻坏消息还不是你章秀才炒作出来的?”关键笑笑说,想把气氛调整得轻松些。

    “冤枉!我哪有这等能耐?你知道吗?易瀚林要干大事了。”

    “他前些日子给我来过电话,说已下定决心要开公司,他的语气中,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啊,易老板的动作这么快?”

    “快啊,完全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呀。刚来时,他四处找项目,觉得北京遍地黄金,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啊!所以,前几天花了二千多万,在建国门买了一层写字楼,急忙成立公司,要赶在8号那天开业。”

    8号,不就是后天吗?2000年1月8日,新世纪第一个最吉祥的日子——“一定发!”怪不得满世界的人全疯了,都选择这一天结婚的结婚,开业的开业,庆典的庆典啊。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大幅度的改变。以前大家见面问候是“你吃了吗”现在变成了“你最近发了吧”

    “一〇八”寄予了人们多么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啊!

    刘倚锋也选择了这一天——香州金世纪广场正式举行盛大的奠基仪式。

    关键很惊讶:“易老板神不知鬼不觉就要开业了,怎么不邀请我们参加呢?”

    章树立说:“不邀请别人有可能,不邀请你关主任行么?易瀚林不知耍的哪套拳,总是叫人看不懂路数,他也许喜欢搞突然袭击吧?”

    易瀚林接到关键的电话时正在开公司筹备会。“没想到关主任你来电话,我正想打给你呢。”易瀚林在电话那头意气风发地说。关键接话说:“易老板忙着干大事创大业,早把我忘到脑后了吧?”易瀚林急了,诅咒发誓说:“我儿子我孙子忘了啦,我真的想开完会打你电话,请你来公司指导工作。如果不相信,你来我公司看看就知道了。”为了表示诚意,易瀚林一连把公司地址重复了两三遍。

    这时,章树立抢过关键的手机,故意开玩笑说:“易老板还没开张就日理万机了啊!关主任在我这里,你过来吧,晚上我请客。”易瀚林一听章树立的声音,忙说:“章秀才你来过一回,熟悉路,就赶紧陪关主任过来吧,晚上我请客,你们想怎么潇洒就怎么潇洒,还怕我埋不起单?”章树立笑着说:“那我们就不客气,过去吃大户了。”

    关键合上手机后,催章树立早点动身,他担心下班时间是漂流量高峰期容易塞车。

    章树立却慢悠悠地吸着烟,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目光定定地望着关键,笑吟吟说:“急什么呀?还有一个好消息呢。”

    关键说:“真是好事连连哪!”章树立从屉子里拿出一本画册清样,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遍后,俯下身吹了口气,像要拂去封面上的灰尘。其实,崭新的封面哪有一粒尘埃。章树立这一系列如同乞丐见到金元宝一样的动作,在关键面前无非想表示自己倾注过很多心血:“画册的印刷相当精美,封面为3毫米厚的灰版硬精装,外裱特种纸,压凹、烫金,内页全为250克的进口象牙白纸张。为了这本书,我是倾全公司之力,加班加点啊!”关键接过清样一边翻看起来一边说:“章秀才做人一流做事也一流啊。”

    章树立显然已被关键的话所感染:“那当然,这本书绝对拿得出手,你看这设计、这版式、这纸张还有这印刷工艺,绝对是精品啊。这些年,很多驻京办都编印这样的‘公关名册’,有的叫《乡贤录》,有的叫《故乡名人录》,有的叫《桑梓英雄儿女》,他们哪有这个档次?关主任,还是你们水平高呀,这本书把在国家相关部门任职的科级以上的‘老乡’都收录进来了。”

    关键说:“没办法,思乡恋土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在北京办点事多少有故乡情结的因素在里面啊。我们编这本《办事指南》就是想为老乡们服务嘛,无非是为大家在北京办事提供方便,少走弯路。”

    章树立笑着说:“如何利用好这种乡情已经成了你们各驻京办工作人员的‘必修课’了吧?”

    见时间不早,关键转换话题说:“走,快走吧。车塞得厉害呀。”

    乘电梯下楼时,关键试探着开章树立的玩笑说:“听人说你这次赞助收获不小啊?”章树立说:“冤枉啊,这次不亏已经万幸了,我本意也只想为老乡们服务嘛。”关键笑了笑说:“不管怎么说,我也要谢谢你啦,章秀才。”

    易瀚林的拓通

    能够在经贸大厦买下一层楼办公司的,绝非等闲之辈。易瀚林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买下了第十七楼,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北京拓通投资实业公司。

    拓通对于易瀚林而言,意义深远而重大。它不仅表示易瀚林事业方向的彻底转移,在天子脚下拥有了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了易瀚林从此之后已脱胎换骨,不再是“暴发户”而是实业家。80年代末,家境贫寒的易瀚林高中中途辍学后,南下广东打工。在韶关一家锡矿,先是下井挖矿,后来成了包工头,几年之后,积攒了不菲的资金。然而,一向认为人生就是赌博的易瀚林当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要下一生中最大的赌注了,把所有的原始积累全部压在一家不被人看好的小矿区上——承包。要么一贫如洗,要么一步登天。

    幸运之神总是悄悄降临的。死寂的矿山复活了,更丰富的宝藏埋在更深的地层。那乌黑黑的矿石,从地底下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以这样日进斗金的速度,不到两三年的光景,人世间又多了一个亿万富翁:易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