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一亩三分地 (第3/3页)
水烫了一下,刮去了一层薄膜,下冷水锅煮至六成熟,取出后依次将白胡椒、精盐、蒜瓣、肥膘rou、葱结、姜片放在上面,再烹入料酒、熟猪油,放进蒸笼。彭厚忠一边说,蒸半小时差不多了。一边又拿起鸡脯rou切成见方的丁,用精盐抓匀,腌了几分钟后,将鸡蛋清磕入碗内,用力搅动呈泡沫状,放了些百合粉,也调成泡糊,再放鸡丁拌匀。然后,彭厚忠很潇洒地把鸡rou倒进油锅香炸,大概炸到五六成熟了,赶快捞出,盛入大碗内,再加鸡清汤、精盐,放进蒸笼。过了一刻钟的光景,彭厚忠将蒸好的甲鱼出笼,倒出原汁,装入圆盘中间,再用蒸好的鸡球围边,拼上已入味的菜苞,原汁勾薄芡加鸡汤淋在甲鱼上。 彭厚忠拍了拍双手后,一手端着盘子,一手拿一双筷子递给关键,非常自信地说:"老板,尝尝。" "就完了?"关键看了眼花缭乱的流程后,对老彭很佩服。赶紧接过筷子,也不客气,先夹了块鸡球送入口里,顿时感觉鸡球滑嫩柔软,落口消溶;又夹了块甲鱼吃了,感觉到甲鱼rou质细腻,腴肥鲜美。老彭还真有两下子,关键暗想。 关键尝完后,拍着彭厚忠的肩膀说:"我还以为-雪中送炭-是道什么古怪稀奇的菜呢?原来是把黑不溜秋的王八藏于白色的菜苞底下,牵强附会罢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味道嘛,确实好啊!老彭,不错不错!" 大家一听"王八"这话,哄然大笑。 关键又说:"你那道-锦上添花-又是怎样的一道菜呢?是不是又唬我们?" 彭厚忠慢条斯理道:"不敢。怎么敢哄领导呀?这道菜很不一般,光原料就有二十多种,包括麻香鸡丝、红皮烤鸭、五香牛rou、叉烧香rou、香腊猪头、鸡蛋糕、泡胡萝卜、卤味冬菇、大红辣椒茸、凉醋黄瓜、蒜泥、琼脂、辣椒油、青蒜叶等等,做法呢,更特别更复杂了,不仅刀功要精准,原料搭配合适,还要火候恰到好处,一气呵成。这道菜形态生动,色彩艳丽,锦鸡、石山、松树、花草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名曰-锦上添花。其营养丰富,味道多样,荤素搭配,鲜美可口,绝无虚言。" 关键见彭厚忠功夫在"菜"外,不仅菜做得上乘,而且伶牙俐齿,颇有文采,心里更加暗暗佩服老彭了。关键刚想再表扬彭厚忠几句,但一想这小子本来就自命不凡,如果我再恭维他几句,他一定摸不到后脑壳,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关键迟疑了一下,突然板着面孔,严肃地说:"彭经理,你既然有这等本事,为什么我们餐厅生意一直不好不坏没有大的起色呢?人家严老板,也是香州老乡,他的-香临天下-为什么那么火爆呢?听说还有好多客人在外头等座位。" 话一完,大家愣在那里。彭厚忠突然变得木讷了,说不出一句话来。 关键见好好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赶紧笑了笑,不紧不慢说:"要找找问题的根源嘛。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呢?从消费心理分析,有两点值得我们深思。第一,顾客一进酒店大堂,看到的招牌只是-餐厅-二字,就不知道你经营的是粤菜呢,还是海鲜?是川菜呢,还是香菜?第二,顾客都以为宾馆的饭菜价格比外面高,有畏惧心理。你想,谁不愿意既吃好又能图个便宜呢?" 关键说完,点燃一支烟叼在嘴上。大家依然沉默不语,用敬畏的目光望着他,好像在等待不俗的下文。关键深吸了一口烟,沉思片刻后,说:"他能叫-香临天下-,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叫得更响呢?就叫香菜王,香霸王…不,就叫-香霸天下-吧!向总安排一下,把门面重新装修一下,楼顶再装上霓虹灯广告牌。彭经理,你们不是有那么多特级厨师吗?你们该大显身手了,让香菜名扬天下吧!里面的包厢就叫北京厅、纽约厅、巴黎厅、伦敦厅、莫斯科厅…" 关键有条有理说完后,突然感觉很不自在起来,自己耍什么心眼呀,人家老彭不过是一个厨师,还用得着玩这样的权术吗?一惊一乍地让忠厚老实的彭厚忠忽喜忽忧的,用得着吗? 彭厚忠的两道菜名,让关键上了心,抽完了一支烟后,又摸出一支来。雪中送炭,好。锦上添花,好。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好。汉文帝时,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淠的丞相,他有一个卫士与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没有将此事抖落出来。有人却以此吓唬卫士,那个卫士就畏罪潜逃。袁盎知道消息后亲自带人将他追回来,将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像过去那样倚重。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重又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对此事却毫无察觉。恰好那个卫士在围守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二百石好酒,请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围兵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卫士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逃走吧,天一亮吴王就要将你斩首。"袁盎问起:"你为什么要救我呢?"校尉司马对他说:"我就是以前那个偷了你的侍妾的卫士呀!"袁盎大惊,赶快逃离了吴国。当初,如果没有袁盎的宽宏大度,给卫士送了"炭",卫士早就成了刀下鬼。后来呢,如果没有卫士的以德报德,给袁盎送了"炭",袁盎也会身首异处,一命呜呼了。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好。 为了笼络人心,谁又能离得开此类手段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