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官场]_第二章:人生际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人生际遇 (第4/5页)

影在眼前挥之不去,不停地晃动。三十多岁的黄瑛,面部红润光滑,脖子和腹部没有丝毫的赘rou,苗条的蜂腰,依然是那么婀娜多姿,胸脯结实丰满,双腿修长而又匀称,比起十年前,更有女人的成熟和风韵。就这样想着想着,关键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围棋的精髓

    关键和霍光明准备了一些香州的土特产,比如香柚、香橘、板栗,还有白酒和香烟什么的,大包小包。从建设部门口接到开了一整天会的徐苑时,已是夜色苍茫,华灯初上了。

    汽车从三里河向航天桥方向驶去。

    在车上,关键告诉徐苑:"钟书记很重视,刚来过电话,他说我们到曾老家后,您一定给他去个电话。"

    曾老,从香州市清水县石头乡穷山沟走出来的老革命家,解放后,在中央部委担任过重要职务。已经八十岁的老人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很好。尽管退休多年,但时刻不忘家乡的发展,时刻关注着香州的变化。

    大家说着、聊着,一会儿就到了。

    这是一座外面围墙刷成粉红色,只有两层建筑的大院。威风凛然的两尊汉白玉雕成的石狮,卧立于大门两侧,似乎在告诉人们,此地乃非同寻常之所在。神情严肃的武警战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院内古树林木很多,可惜现在已是深秋时节,树的枝干枯黄,叶片也飘零得差不多了。如果在夏天,一定会绿树成荫,风景秀丽。霍光明走在前面,他来过多次,轻车熟路。向武警战士说明来意后,下车登记。哨兵请示了曾老,又把人车都检查了一遍后,哨兵敬了一个很标准的军礼,将车放行。进入大院,楼阁独秀,亭台玲珑。一幢幢独立小院,由蜿蜒的长廊连接,雕刻精妙绝伦。传统与现代,中国风采与西洋格调有机融合,相映成趣,犹如一幅优美恢弘的画卷。关键暗想,每家院落风格是如此相似,景物是如此一致,如果不是霍光明带路,自己真的成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绝难找到曾老家了。

    一行人进了大门。早在大堂等候的曾老颤巍巍起身,微笑地走过来。霍光明赶紧迎了上去,紧握曾老的双手,一边介绍徐苑和关键,一边吩咐倪好搬东西。

    "首长身体还好吧?"徐苑抓住曾老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身子骨还算硬朗。"曾老声音不大,但似有千钧之力。朗朗笑后,话锋一转,面呈愠怒"你们来坐坐就行嘛,还带什么东西啊。小霍,我要批评你了,我跟你讲过多少回了,你应该和徐市长说清楚嘛。"

    "首长,都是老家的特产,不值几个钱。要批评就批评我吧,小徐甘愿受罚。"徐苑故意装出很委屈的样子,边说边搀扶着曾老坐到大堂正中央左边的太师椅上,自己靠右边坐了下来。徐苑想到钟国泰在那边等自己的电话,一边拨钟国泰的手机一边谦卑地对曾老说:"首长,我受钟书记的委托,代表香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看望您老人家来了,衷心感谢您对老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接通钟国泰电话后,徐苑急忙把手机递给曾老,曾老故意生气说:"小钟啊,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北京了?不来看看我这张老脸啊?"

    "首长,我实在分身无术啊。明年3月-两会-时,我和鸣谙同志一同去您府上拜访您。哦,首长,市里想搞一次在京工作老乡的聚会,想请您老出席,我们的一些思想、一些工作情况想在会上向你们汇报。"钟国泰一口气想汇报完似的,一直说个不停。

    "好啊,搞个聚会我赞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一定参加,好吧。"曾老爽快地答应了。

    关键安静地坐着。这种场面是不宜多说话的,有徐市长在,岂敢喧宾夺主啊。关键想起三年前,曾老回过一次清水县,他跟在县委成书记的屁股后面,见过曾老一面。时岁变换,斗转星移,曾老可能不记得他这个小字辈了吧,何况曾老十几年才回一趟老家,省里、市里、县里迎来送往,人员繁杂的,怎么能记得他这样的普普通通的副县长呢?

    突然,曾老打量了一下关键,试探着问:"小关,是在县里(清水县)工作过的小关么?"

    "嗯,首长,您老好记性,我就是小关啊。"关键顿时受宠若惊起来。

    曾老好像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满意,非常高兴,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听小成说,你的围棋下得不错,我和小成较量过几个回合,都是平手,听说你比小成还技高一筹啊,现在调驻京办了,如果方便的话,就来我家切磋切磋如何?"

    "见笑了,我那水平岂敢跟首长相提并论?只要首长召唤,小关一定静候待命。"关键丝毫不敢马虎,也用同样不紧不慢的语气作了回答。这种语气,在官场绝非司空见惯,好像是自古至今所形成的特殊的一种风格,它代表着最豁达的谦虚,也代表着谈话的艺术和高妙。

    徐苑是何等聪明之人,见曾老有如此雅兴,忙说:"首长,时间尚早,您就和关键来一盘如何?我们在旁边也好长点见识啊!"

    见曾老点了头,勤务兵赶紧把棋盘摆上,保姆招呼大家喝茶。

    关键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和这么大的领导下棋,怎么下呀?赢了首长不高兴怎么办呢?如果败下阵来,又不是自己的风格。记得在清水县当副县长时,县委成书记特别喜欢找关键下棋,可是每一次都是乘兴开局,败兴结束,弄得成书记一点也不高兴。然而,成书记死活不服输,尽管每一次都输,还是喜欢跟关键下,因为在清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对手了。其实,成书记棋艺非同一般,很精湛的。传说他当乡镇长时,了解到市委组织部长喜欢围棋,他便刻苦钻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然后去接近组织部长,与其展开对弈。他见部长不甚高兴之时,就输他一盘,见到部长高兴时,就赢他一次,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旗鼓相当。成书记下棋,既讨得了部长的喜欢,又弄得部长心里痒痒的,越发愿意找他下。这样一来,两人很快成了"棋友"。随着来往的频繁,成书记提拔得很快,从乡镇长当了县长、当了县委书记,后来,部长调往省里身居要职,水涨船高,成书记也当了副市长了。

    传言归传言,信也可不信也罢。前不久,关键读《通志》,贾玄和太宗的经典故事,妙不可言。传说,宋太宗有"善弈"、"绝格"之称,一些国手都下不过他。当时有个叫贾玄的围棋奇才,棋下得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对方。和他下棋的无不对其棋艺水平佩服有加,他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