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官场]_第二章:人生际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人生际遇 (第1/5页)

    第二章:人生际遇

    章树立

    "关主任,章大记者来了,我们正在策划《办事指南》哩!您回来吃晚饭吗?"霍光明在手机里问。

    关键回答道:"霍主任,你把章大记者陪好,我一时回不来,代我多喝两杯吧!"

    章树立下午4点半就赶到了香江大酒店,一听霍光明说明事情原委后,一脸的兴奋,说:"好办!好办!正是时候呀,霍主任,你跟关主任商量一下,你们负责组稿,我负责印刷,至于经费嘛,你们不用拿一分钱,在明年3月份前我把三万册精美的《香州人在北京——办事指南》送过来就是。至于这些书嘛,你们卖也好,送人也好,算我无偿赞助!"

    没有免费的午餐吧?霍光明疑惑了,茫然说:"章大记者有何高招?"

    "天机不可泄露。霍主任啊,如果行的话,明天就以办事处的名义下文委托我公司全权负责编辑。"

    "怎么不行?等关主任回来下个委托书就是了。今晚不谈别的,你我兄弟一醉方休…"

    "就我们喝?不安排活动吗?"

    "你想活动什么?麻将还是-三打哈-呢?"

    "先把人喊来再说吧。向总在不在?"

    "在哩。还是三缺一呀。"

    "叫王平之吧!这小子什么都会,逢赌必胜…看我今晚如何收拾他。"

    霍光明侃了一会,起身安排晚餐去了。章树立坐在沙发上,好似哑巴讨媳妇——喜在心头。这些年,他为香州很多企业做过大量的宣传报道,那些厂长、董事长、总经理很多次表示欠了他的人情,什么时候找机会还了呢。就在前几天,香州酒业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姜伟来电话说,潘建设董事长对即将出席的人大会充满信心,请章大记者务必帮忙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拍潘董事长与首长在一起的珍贵历史镜头。章树立故意卖了个关子说:"尽管报社安排采访报道咱们代表团,但是,代表团的代表我都熟呀,实在不好只为潘总开小灶啊,何况这次任务重,不能有任何闪失哟。"第二天,酒业公司北京销售公司经理夏晓林找章树立。夏晓林拿着一张二十万的现金支票说:"公司计划-两会-期间在各大媒体的宣传费用为一百二十万元,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这个不知够不够?"当时章树立很委婉地拒绝,但留有余地地说:"潘总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好哥们,就不用这样了,到时候一定尽力而为吧!如果实在要给,就开张转账支票,为你们公司做点广告吧。"

    章树立在沙发上迷糊了一阵,他想起挥之不去的五年前的往事。A省当厂长的某代表通过报社的同事找到他,请他在会上拍几张照片。事后,同事请他吃饭时,转交给他二千元钱,他当时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一再推让说:"举手之劳啊,如何受得了如此之大礼啊!"两年后,那厂长邀请他去厂里采访。这是一家现代化的丝绸织造、印染、针织和制衣工厂,一幢二十多层的高层建筑巍然耸立在A省长江经济开发区。走进这幢楼的大厅一抬头就能看见醒目的巨幅广告牌——首长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厂长的精美图片和璀璨夺目的文字说明。厂长紧紧握着章树立的手,满怀深情说:"章大记者,多亏您帮忙啦,您拍的照片太棒了,贷款、征地、建楼、新项目上马…一路绿灯啦!今年的产值能突破十亿元大关,比两年前翻了两番啦…"

    章树立心想,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呀!蓝天集团二十万元,天马山火电厂二十万元,香州酒业股份二十万元,香州钢铁集团二十万元也应该没问题吧,加上市招商局,南方之珠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市直单位的赞助,这回肯定超过百多万元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该我章某人收获的季节到了。一想到百多万近在咫尺,章树立像是孙猴子偷吃了仙桃——眉飞色舞起来。

    接机

    第二天清早,关键早早地起来,叫上霍光明,奥迪和本田一前一后驶出酒店,飞快地向首都机场奔驰而去。

    每逢市里重要领导来京,正副主任必然一起迎来送往,鞍前马后地把具体行程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是办事处多年来形成的雷打不动的惯例。

    说起徐苑,他在香州政界颇有争议:说他有能力有水平有魄力者有之,说他目中无人蛮干的亦有之。徐苑任白地市委书记时,在香州可是大名鼎鼎的新闻人物。三年前,为了落实市委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的指示精神,徐苑拿着一根铁棒,把停在酒店门前写着"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大红喜字的十几台婚车,砸得千疮百孔;还喊来了省电视台市电视台的记者一一曝光。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日里,白地市的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的停车场,很难找到一台机关单位的车了。更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是徐苑孤身一人,平息了发生在新世纪超市那次犯罪嫌疑人绑架人质的恶性事件。后来,经新闻媒体炒作,徐苑在百姓心目中那种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形象愈来愈清晰,越来越高大起来。

    关键从心底里敬重徐苑。

    刚下飞机的徐苑,精神非常的好,目光炯炯有神,脚步矫健有力。紧紧跟在他身后的是秘书小杜和市政府办小张。

    这年月,企业老板不再叫老板了,都叫董事长、总经理、总裁什么的,更洋气的还叫CEO,听说是与国际接轨,也叫首席执行官。而官员呢,更多的不再称呼官衔,都叫老板,似乎叫老板显得更亲切更和谐了。如果硬是称呼官衔吧,书记叫书记,副书记也叫书记,市长叫市长,副市长也叫市长。在官场,这个"副"字好像一下子无影无踪,没了。这又是不是官场的潜规则呢?在车上,关键说了感谢老板关心之类的话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徐苑汇报工作。一有空,就听汇报,这是徐苑喜欢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他当了常务副市长后,就经常跟部下谈"政府效率论";他在大会小会上作报告,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分钟;听汇报时喜欢部下一、二、三逐一进行,"为什么?"或"为什么不?"要简单明了,思路清晰。

    听了关键的汇报,徐苑给予了充分肯定。

    关键接着问:"老板,明年3月老乡聚会的活动,想请曾老参加,机缘巧合,您正好来北京了,是不是挤出点时间来,去拜访一下曾老呢?您能去的话,那分量就不一样啊!"

    "好啊,那应该去!曾老可是我们家乡的骄傲,老革命啦,怎么不去?"徐苑不假思索地说。

    "具体什么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