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官场]_第一章:走马上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走马上任 (第3/5页)

大方。这栋十几层高的楼房,一楼作了驻京办的办公室和工作人员的宿舍,二楼是颇有风格的餐厅,三楼是装修讲究的KTV、室内游泳池、美容美发、健身房等文体娱乐设施,其余楼层便是客房。整个楼层的过道上和房间里铺有鲜红的地毯,让人感觉心里亮堂,舒适;走在上面总是悄无声息的,少了足音的楼层就显得格外清静。花两百多元钱开间房,二十四小时有热水,早中晚三餐免费供应,真是经济实惠啊!香州人出差旅游怎么不找到这里?难道北京城还能找到比这儿更好的去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关键是驻京办主任,兼任香江大酒店董事长;霍光明作为副主任,也就是副董事长了。驻京办正式员工除了酒店总经理向前,接待科科长苏可可、接待员张薇之外,还有文秘小刘,接线员小马以及司机倪好、邓羽和罗林。香州自古出美女,香州有个风流男子朝思暮想之地,叫美人窝,美人窝的美女家喻户晓。她们美啊,个个美得标致,美得特别;她们都大家闺秀般文雅、妩媚、善良温顺;她们一般有一米六至一米七高挑匀称的身段,丰满飘逸,明目洁齿,活泼可爱。霍光明告诉关键,这一百多个服务员都是从香州百里挑一选上来的呢。

    霍光明和向前如数家珍的介绍,使关键对办事处的情况渐渐有了些许了解。

    然而,让关键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大学毕业后的北京曾几何时冒出如此之多的驻京办呢?记得十多年前,他和几个老乡在前门一带寻访过香州会馆的旧址,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什么要寻找呢?有两个原因:其一,作为文人,他一直梦想着亲眼目睹古时各地秀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举考场贡院的风采;其二,从小就崇拜一个叫陈大授的香州老乡,据说,明朝永乐年间一举考取状元的陈大授,一步步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为官廉洁,克己奉公。几百年来,一直是香州读书人望其项背的榜样。多少年来,前门就是北京的象征。那时候,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分布在前门东西两侧,达官贵人、莘莘学子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片繁华景象。如果问前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那就首推会馆了。前门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会馆呢?一是早年空地多且交通便利,为会馆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这里离科举考场贡院近;三是明清六部就设在前门里,外省来的官员住在附近便于过职办事。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北京会馆最多时达五百四十多个,外城占了四百多个,而在前门外就有一百四十个。像湘湖会馆、广州会馆、杭州会馆、安徽会馆等大名鼎鼎的会馆,在京城妇孺皆知。那些文人sao客、商贾富豪、莘莘学子大多是冲着这些金字招牌来的。前门外的会馆,自从1928年民国政府迁往南京后,因失去某种意义而渐渐减少,到卢沟桥事变后,仅存的十几家会馆也全都关闭,只留下那些历尽沧桑的会馆院落,在风吹雨打的漫长岁月中飘摇。

    "关键啊,驻京办嘛,就是我们香州的脸面,也是承上启下的平台,对内一定要搞好酒店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对外呢,要搞好接待和联络工作,充分发挥在京工作的香州老乡的积极性,为市里多做贡献啊!你,千万不能辜负了钟书记和唐市长对你的期望哦。"冯秘书长的话言犹在耳、余音不绝。难怪驻京办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到省政府一级的,小到县里的,甚至一些大专院校、一些国有企业也一样跟风了。关键想,冯秘书长说得对啊,压力大着呢。

    休息了两天。霍光明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会议由霍光明主持,关键作重要讲话。今天的霍光明兴致很高,话语热情洋溢,似乎充满了浓厚的感情。他说:"同志们,这是新调来的关主任,从今以后,我们在关主任的领导下,要更加努力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把服务接待工作迈向新的台阶!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关主任才能给我们发更多的钱更多的奖金啊。同志们,你们说是不是啊!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关主任作指示。"说完,霍光明带头鼓起掌来。大家跟着热烈地拍着手掌。关键暗想,老霍绝非简单的人物呀。这么大的酒店,管理得井井有条嘛。以后真要好好发挥他的积极性了。

    坐在主席台上的关键温文尔雅但不失威严,他微笑说:"我没什么准备,市委组织部临时安排我跟大家一块干,压力大啊!以后全靠大家鼎力支持啰!"众人见主任如此随和都不由自主地又一次热烈地鼓起掌来。大家互相介绍一番后,关键开始传达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和工作安排:"-两会-快到了,市里四个代表三个委员明年3月过来开会,我们要准备做好服务工作-香州市委市政府在京老乡汇报工作会-是件大事啊,成不成功,就看我们的了。车少,从汽车租赁公司租几台;人少,从酒店抽调几个。这次会议时间市里已定了,是3月19日,也就是-两会-结束之后,时间紧迫,我们必须抓紧落实。下午由霍主任列出工作-倒计时表-,这几天加紧联系在北京工作的机关、新闻、教育、经济等各界老乡,必须在年底以前把请帖全部送出去。"他接着说:"会议就开到这里吧,霍主任、向总请你们留一下。"

    其他人陆续离开会议室后,关键诚恳地说:"两位对驻京办的工作很熟悉很有办法,我刚来,请多支持噢!我有个想法,不知时间来不来得及。我们借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之契机,编一本《香州人在北京——办事指南》,把在京工作老乡的工作单位、职务、籍贯、联系电话,把各部委详细地址、咨询电话,把北京各大高校、医院、景点、交通以及飞机、列车时刻表等都收录书中,对了,还把市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地址、电话和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统统编进去…时间紧,编辑印刷来得及么?"

    霍光明非常兴奋地说:"好点子啊!来得及来得及,百姓早报章大记者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