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名花_第16回悟前缘樽前成八咏醒名花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回悟前缘樽前成八咏醒名花富 (第3/3页)

着三分酒意,反挺撞了夫人,我湛翌王好痴也,我湛翌王好呆也。”只如此刻光景,只身孤影,冷冷清清,唤人不应,进步无门,锦绣窠巢,娇妻美妾,闹官厚禄,却都在哪里?细想起来,果然功名皆身外之物,山水乃眼前之乐,怎么不明白把七尺微躯被一围玉带、一颗金印、一纸黄封直缠缚到死,略无生人乐趣。今日报君,明日报国,万一功高见忌,被人暗算起来,这条性命活活送在名利场里。呸,好不扯淡!这是二十年来的春梦今日才醒了也。又大笑大叫道:“夫人,我湛翌王如今醒了。”那时杏娘在内听见叫唤,即令佛奴开门,出来接了翌王进房,翌王就在灯下连夜修成表章:亲父母年愈古稀,有弟国琳沉任山东台儿庄参将,使垂白双亲温情甘旨之节无人侍奉,罔极莫报,孝道有亏,乞赐归田终养。

    陶公在任闻知此事,叹息道:“梅杏娘不过妇人,尚且知几远引,湛翌王乃系少壮,尚且勇决退藏,夫无耳顺已过,兀自营营名利,何不达至此!”于是亦上本乞赐骸骨。黑仲襄晓得,也上本辞官,千里之外皆望风弃职。三处次第奏闻,不一月圣旨批下来,陶、湛两本俱准了,独黑定国本上批道:“黑定国系陶杞螟蛉之子,告养虽书其孝思,但陶杞自有嫡子侍奉,定国着照归供职,以固屏藩。该部知道。”当时陶、湛两公晓得旨意允了,便即日离任回家,两姓亲朋都来作贺。

    单说湛翌王到家,也不去干谒当道有司,也不去乘轿答拜宾客,也不把黄伞炫耀乡里,竟奉着父母仍退居柏秀村中。家里有几个旧仆苍头,数十个山童,一两队美婢,收拾起梅家的花园,多植老梅、丹桂、榆柳、芙蓉,四时花卉不绝,除问寝视膳之外,引着杏娘、佛奴、巧姑一班同去恣情游玩。一日走到飞仙洞口,对着佛奴笑道:“这是你担误我的去处,只落得今日天台重到,刘阮尚存,仙姬无恙。”遂怅然有感,口吟一绝道:玉洞桃花依旧开,仙郎仙子后归来。

    但看一曲沿溪路,却比当年长绿苔。

    翌王又走到挹绿堂上,对杏娘笑道:“这是你哥哥擒拿我的去处。谁晓得天理昭昭,陷入不过陷己,害我却反害身。今日凶残绝影,鸡肋余生,幸得重来会此,你看墙上《美人赋》宛然尚在。”不觉抚今追昔,又吟一绝道:挹绿堂边草色昏,曾从此地暗消魂。

    今朝重读《美人赋》,壁上溶溶半泪痕。

    杏娘此时见题起前情,回想哥哥已亡,父母乏嗣,目前富贵已不能与二亲同享,只留得-道韫,接伯道之单传。言念及此,不觉凄然泪下。又想当时几番颠倒,反成两姓良缘,一纸错笺,竟作三生公案,其中亲变为仇,仇变为亲,东牵西引,皆是老天撮合,必非人力所能。今日身归故园,恍然若梦,遂漫成一律道:归来重问归楼台,画阁朱扃一半开。

    啼鸟恋人呼故主,残花吹面扑新苔。

    吟投紫燕情无种,踪散红闺祸有胎。

    回首那堪成往事,几行清泪独徘徊。

    湛翌王道:“夫人不必伤感,万事皆在定数。我当日步进此园,不过春游既倦,乘醉发狂,哪有姻缘之想,谁料闲吟遣兴,因兴留情,因情惹祸,几至丧身狱底,又蒙皇天眷佑,脱此网罗,逃入贼巢,甫离贼巢,复入欲井,出得欲井,不意又在湖中博此微功,始得与夫人相会,幸谐百年连理,又复沉沦宦海,流狼名场,重承指点,方知扭断名缓,打开利锁。来到此地,回思往事,如同隔世,要知一饮一啄,俱有命数,丝毫不可强求也。”遂吟一律道:两度疯狂叩洞天,昔年景物尚依然。

    花间踪迹琼姬引,业上风流罪案牵。

    挹绿近开金谷酒,飞仙新度舞衣烟。

    重将旧事和悲说,一段纷更笑错笺。

    自此翌王终日寻山问水,弄月题花,带着许多侍婢姬妾,或有时到那大蓬山看悬崖飞瀑,或有时到那太华山望耸翠合云,或有时上武担山探五丁遗迹,或有时往香云山访伏虎奇踪,或泛舟清白江、浣花溪、小桃源、千秋万岁池中,誓必历尽名山胜境,所过之处,惟有酣歌畅饮,载鹤抱琴,朝中屡次征召,着原官起用,翌王立志不肯出仕。后来寿至八十六岁,官赠太保。

    然当时湛翌王暴得功名,正好躁急心热,只为被杏娘一言唤醒,方保得此身游行泉石,托迹烟霞,不受利禄所羁,不受爵位所惑,不为丰功大烈所设,却也无拘无束,快活逍遥,同着七个美姬,安享半生富贵。那醒名花梅杏娘共生三子,长子名大雄,攀了陶景节的女儿为妻,改姓了梅,接续梅公之后。次子名大器,攀了户部主事全汝玉为亲家,以见不忘始终周全之情。梅富春止存一女,就把幼子大材来攀了,以明释怨亲亲之意。佛奴亦生一子,名唤大度,攀了高巡按为亲家,以报救命之恩。巧姑亦生一子,名唤大渊,又攀了陶药侯螟蛉之子黑仲襄为亲家,以联知己骨rou之谊,其余如翠娥、春媚、芳姿、蟾怜亦皆有子,不及俱载,由是陶、湛、梅、高、黑、全六姓世为姻娅,子孙科第不绝云。

    如今这段佳人才子的新闻次第说完,看官们须要晓得,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一本章旨。若梅富春诬陷嫡妹,为非作歹,虽陶、湛两公许以自新之路,而苍天不宥,毕竟死于非命。陶药侯忠厚老成,便得遇险建功,身荣子贵。湛翌王只一念轻薄,便至身陷囹圄,颠连欲海,后来悔过迁善,挺身报国,方得功成名遂。却又足高气扬,幸喜顶门一棒,惊破黄粱,明哲保身,潜修硕德,乃有子孙科第之报。所以其人一念好善,即贾龙大盗,皆可作王国这干城;一念为恶,则富春宦裔,竟忍以同姓为仇敌。只祈看官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福寿绵长,后昆昌大。如此看来,这部小传不惟赞梅小姐丰姿窈窕之美,贞静冰雪之躁足以醒名花,亦可醒后世这薄待骨rou、逞凶肆势、宣滢丧节、贪位慕禄者矣。有诗为证:汩汩红尘一片腥,几番颠倒几清宁。

    陶公种德承天宠,湛子怀春陷黑囹。

    jianian盗不污梅女躁,干戈仍殒狗头形。

    半编奇事从君说,唤醒名花世不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