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拍卖预展元青花假作真时真 (第2/5页)
其实,话是这么说,谁都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买卖道儿暴露出去,金岳武失算就是先例。此时巴兰打断贾有道:"别插话,让三羊接着说!" 柳三羊道:"另一类元青花以大件器物为多,如瓷坛、瓷罐、梅瓶一类,其特点是胎体厚重,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这类器物做工精良,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十多层,画面也很满,但繁而不乱。说实话,这类器物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而你这个梅瓶,恰恰具备以上特点,着实让人纳罕,是不是真品,就颇费琢磨。" 贾有道道:"柳老师这话我不太理解。" 巴兰抢过话头道:"说白了吧,就因为真品元青花在国内传世品极少,所以你这两件东西是不是真品,便容易让人疑惑,假如是真品的话,确实就弥足珍贵了!" 贾有道还是不太服气,说:"是不是请服务员把柜台打开,咱们看看实物?"说着,他不等柳三羊答应,便招手叫来了服务员,说:"哥们儿,我朋友想近距离看看这两件元青花,劳你驾拿出来行吗?"因为贾有道脖子上挂着这两件元青花物主的塑料胸卡,服务员便轻手轻脚打开了柜台的锁。 贾有道把玉壶春瓶取出来,小心翼翼地递给柳三羊,说:"柳老师,你先掂掂这分量,绝对轻盈,胎釉细密!" 柳三羊没说话,只在手里掂了掂就还给了贾有道。接着,贾有道又把梅瓶递给他。他又掂了掂。还看了一眼上面的土沁。他感觉梅瓶上重下轻,分量不均匀。最后,贾有道交还服务员,立马又锁了起来。 贾有道说:"这可都是经过拍卖公司专家鉴定过的!" 柳三羊道:"现在高仿艺术品最令鉴定专家头疼。我给你说件真事,前几年一个景德镇烧窑高手,拿着两件元青花高仿瓷器来到北京,专家一看立即大喜,说,民间少见的好东西啊,我们收了!便开出高价。烧窑高手拿了钱以后说,我手里还有,你们还要吗?专家道,还有?什么意思?你的东西是哪儿来的?莫不是盗墓吧?烧窑高手道,什么呀,这些高仿都是我自己烧的!专家一拍脑门道,哎哟喂!打眼,打眼,该死!" "专家也会打眼?"贾有道问。 柳三羊道:"没错,什么三维扫描、老底接胎、化学腐蚀,做出来的东西跟真品一模一样,连专家都看不出来。高仿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品鉴定越来越难了。但以我自己的体会,高仿元青花在胎的重量问题上最容易露出破绽,因为用以制作元青花的麻仓官土(优质高岭土)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已枯竭,而现代仿古瓷作坊已无可能再配制出同元代化学成分完全相同的坯料。要么-轻飘飘-的高雅,要么-头轻脚重-的笨拙,而你这两件恰恰是玉壶春瓶轻飘飘,梅瓶却头重脚轻。" 贾有道沉默了一会儿,指着玉壶春瓶和梅瓶说:"柳老师,在元青花的鉴定因素中,你认为土沁应该占多大比重?我这两件东西可是都有土沁的!" 柳三羊道:"元代距今不过几百年,我不会把土沁的研究占太大的比重,因为很多高仿本身就很注重土沁的效果,有些造假者甚至将仿品埋在土里用尿碱浸泡,所以,建议大家在鉴定瓷器时不要用-鼻子闻、舌头添-这样的土招儿。" 周围的人们一片笑声,巴兰还开心地给柳三羊飞一个吻。而贾有道似乎对这个回答不够满意,说:"柳老师,距今七八百年的出土物应该是有土沁痕迹的,这也是元青花区别于明清瓷器的重要鉴别因素,而且是民间收藏家的经验!" 柳三羊道:"这两件东西的瓶底落的什么款?上不上釉?" 贾有道道:"无釉无款。" 柳三羊道:"前些年有个元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时,发现其中一只青花瓷底部上釉,且书写-八思巴文-,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耿宝昌先生在内的国内陶瓷鉴定权威都认为这是明代中晚期的产品,而你的两件东西既无釉也无款。" 贾有道疑惑道:"鉴定元青花有这么多讲究吗?" 柳三羊道:"没错。还有元代器中,梅瓶出土时通常是带盖的,梅瓶的盖子分双层,内层起到塞子的作用,外层起到盖子的作用。而你的梅瓶却没有盖子,于是,又少了一个鉴定的条件。" "啊,是这样!"贾有道再也招架不住,一下子蔫下来,蓦然间感觉大脑混沌,两眼模糊,他不管别人如何,自己急火火地蹲下身子掏出烟来。假了,就意味着赔了,多少天的殚精竭虑和多少年的积攒,都打水漂了!他刚打着打火机,却被一旁的服务员拦住说:"先生,展厅不允许吸烟的!" 巴兰道:"你也不好好想想,元青花真品太少见了,所以别人都淘换不来,可是怎么就你能淘换来?所以疑心你这个梅瓶是高仿,这还用得着理由吗?我的文渊阁的邻居知古斋老板-缺心眼-,就因为想元青花想疯了,花60万买了一个赝品,结果立马宣告倒闭,卷铺盖走人了!" 贾有道左想右想还是想不通,他看着巴兰道:"你们换个角度想想,那西安朋友是我多年至交,从没骗过我。我花这么多钱,他忍心不给我真品,只给我两件高仿吗?" 巴兰道:"你花55万买的对不对?" "没错。"贾有道点点头。 巴兰道:"这件事可以倒着推理——西安的古玩行家会这么大方,将两件真品元青花只卖55万吗?你知道一件品相好的元青花瓷罐在伦敦拍到226个亿人民币吗?即使在国内,仅是一件元青花莲池水禽松竹梅纹的小碗,前不久在天津德丰拍卖会上,成交价都高达950万元。你这个梅瓶如果是真品,别说50万,就是500万也不会到你手里,你信不信?" 贾有道听得两眼发直,却还抱着侥幸心理,说:"可是,万一西安的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