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那蓝田意外得子柳三羊终于开 (第5/6页)
月亮湾,纵然有钱也枉然"的风潮。可不是吗?这个价格只是以往市中心房价的一半!人们天天期盼房价下调,这不说来就来了吗?然而,真正马上掏钱的人却并不多。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四种情况,即有钱的人群有想掏钱的,也有观望等待、怕其中有诈的;没钱的人群有想筹钱的,更有实在没钱没招、望洋兴叹的。 而捷足先登者当数柳三羊和巴兰。柳三羊自从离婚以后一直住在哥哥柳大羊家里,早已感觉多有不便了,做梦都想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他在征询了柳大羊的意见以后,立即拿出前不久卖田黄赚的那65万的其中一小半,30万块钱,作为融资购房款交给尤二立,买下图纸上的一个楼层和朝向都差一些的50平米的房子。他没有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出去。而巴兰和柳三羊一样,那块田黄石也让她赚了65万,经过与那蓝田商议,决定全部拿去参加融资,买个楼层和朝向好一些的两室。她倒没想自己去住,而是想着等小区全部落成,房屋价格增值以后及时出手。 紧跟着叶红帆来找巴兰,问:"巴兰姐,市里融资盖月亮湾花园小区,你掺和了吗?"巴兰道:"掺和了,怎么,你也想掺和?"叶红帆道:"我听尤二立说是谁买房谁合适,楼盘起来以后转手再卖立马就赚钱,可是尤二立那人着三不着两,我不太相信他。" 巴兰说:"这么大的事你当然要三思而行,但月亮湾花园这个项目,市、区两级政府都有文件,总是可以相信的。" 叶红帆略一思索,觉得是这么回事。她立即返回红帆酒吧,又凑了两万块钱,总共200万元整,给港威公司送去了。她要买两个三室,而且要楼层好、朝向好的。打算一个作为结婚用,另一个出租吃租金。市中心的黄金地段,想必出租不会费多大劲儿。 威州市的市民和干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还真融来一些资金。但,只是5个亿,与预期设想的10个亿还相差一半。而一个月的期限已经到了。柳大羊及时召开办公会议,研究下一步措施。最后决定,在威州市周边地区打广告,扩大融资范围,广招财源。于是,一纸报告又送到那蓝田手里。 话说柳三羊和沈蔚商量好要开古玩店以后,就来找巴兰。他找巴兰不仅是找门脸房,还想请巴兰继续帮他找元青花小碗,因为柳大羊又向他求助了。巴兰对找门脸问题大包大揽,但一听继续找小碗,就立即笑弯了腰。最后把脸涨得通红不敢笑了,怕影响了肚子里的孩子。她只是印证了一句:"是不是柳大羊找你要来着?" 柳三羊道:"没错。" 巴兰道:"这事你甭管,难道你还助长他们索贿受贿吗?" 柳三羊道:"你弄错了,我哥是买小碗,不是白要。" 巴兰道:"你哥是想花钱,怎奈有的人却不想花钱!" 柳三羊道:"你是说——"巴兰打断他的话,说:"这话我只对你一个人说,你也没有出去宣传的义务,记住没有?" 柳三羊道:"是,我记住了。" 巴兰方才说道:"有的领导也说付钱,但你作为下属好意思伸手找领导要钱吗?再说你有这个胆量吗?现在社会这么复杂,我不相信眼下的干部身上没有闪失,如果领导想拿你是问,一抓一个准儿,抓谁谁跑不了,你信不信?" 柳三羊道:"这个我信。"可是柳三羊转念一想,情况就不对了。按巴兰的口吻,给领导送东西只能干送不能收钱,那像哥哥柳大羊这个送法,得拿出多少钱去?哥哥家里有这么多钱吗?这不等于硬逼着柳大羊也去索贿受贿吗?他不索贿受贿拿什么给领导送?如此看来,哥哥柳大羊想靠拉拢关系官升一级,是不是太危险也太愚蠢?而巴兰虽说讲的是一面之词,怎奈很有道理。然而让柳三羊越加不理解的是,巴兰怎么会突然居高临下站到领导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了呢? 回去以后,柳三羊就劝导柳大羊放弃提职的念头,说:"现如今人情世故和经济利益搅在一起,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太复杂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安稳稳当你的建委主任算了,不出事就算烧高香,提什么职呀!"柳大羊哈哈一笑说:"让你帮我弄小碗你就让我放弃提职,是不是怕我不给你钱?"柳三羊道:"我是看这条路凶险,你不走也罢。" 柳大羊道:"现在不是我想主动送小碗,而是人家主动开口要小碗,你说我怎么办?硬顶?软拖?装聋作哑当耳边风?再说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驾驭复杂局面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必修功课,怕什么?怕就能解决问题吗?" 柳三羊不做声了。问题真是复杂。人家是开口要小碗了,这没错,但同时人家说付钱了,这就没有把柄了。至于你敢不敢去要钱,那是你的问题。 就在柳三羊思前想后替柳大羊担忧的时候,巴兰急匆匆地给他打来电话,说:"三羊你的运气真好,出让门脸的还真有。"——与她的文渊阁一墙之隔的邻居知古斋正打算兑出去——"你赶紧来看看房子吧!" 柳三羊合上手机便急忙来到文渊阁。 巴兰文渊阁的邻居知古斋,老板姓薛名新颜。过去是收破烂的,文革结束后的退赔时期他确实赚了不少钱,但后来都便宜洗头房、泡脚屋的女人了。一个曾经手里有钱的人,现如今已经变得两手空空,说是一贫如洗也不为过。但他却很爱虚荣,总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实并不真懂古玩,尽说外行话,打眼上当家常便饭,因而行里人给他起个绰号"缺心眼"。文革退赔时期基本上没有假货,怎么傻也不至于太离谱,而眼下不行了,现在假货、赝品充斥市场,形势变了他却没跟着变,还不假思索地买东西,他听说元青花特别值钱,便梦想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